女权运动者从1995年北京世妇会召开时的开创与期待,到2015年的愤怒与忍耐,刻画出中国从妇女学到女权主义发展的五条轨迹:国家女权主义日渐式微;市场与开发利用女性生产力为主导的国家女权主义同谋,在国家对女性权利保障制度缺位的情况下,一方面提供了女性主体解放的土壤,另一方面步步逼近成为全方位侵犯女权的主力;妇女/社会性别学科逐渐建立并广泛普及;草根女权运动更加多元但依旧力量薄弱。
从开放走向保守的政治空间
就职于密歇根大学的中国妇女运动史及当代妇女研究知名学者王政,接受曹雅学的访谈评论4月10日还在押的五位女权主义者时愤怒了:“现在的问题是,你不非法他也来抓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表达愤怒并不是王政的风格。1989年,王政与一批留学从事妇女学研究的女博士,发起成立了海外中华妇女学学会。1993年起该学会与中国的大学和妇女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研讨、培训和女权思想相关的翻译,旨在高校开辟女权学术领域并与世界接轨。密歇根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即为一例,是王政推动建立的性别教育研究基地。越来越多年轻的海归女博士也进入性别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