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传媒 10 岁了!一路走来,我们始终相信,有些故事必须被说出,真相需要被守护。这十年的坚持,来自读者的信任与支持。未来的每一步,我们仍需要你同行。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一起订阅守护独立报导,让真相持续被看见。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会面,双方政府陆续释出部分结论,美中双方在关税、科技战等面向达成有限度的共识。许多原有的对抗手段并未被真正取消,仅是约定延缓一年,日后再行协商。部分项目的具体数额、执行方式等关键细节也仍不明朗。
路特社引述新加坡大型投资银行Maybank Securities高阶主管的即时回应,认为「整体而言,这是战术性的休止,而非战略面的突破,在科技、供应链、稀土等方面的根本紧张关系都未解决」。
投资银行家Manish Singh则向财经媒体彭博社戏称,这反映中美两国之间「订阅制外交」(subscription diplomacy)的新趋势,亦即已经不打算解决长期的问题,而是双方每隔一段时间就准备重新争取更好的条件。
贸易平衡:美方关税下降10%,换取中方购买黄豆
针对贸易平衡与关税相关问题,中美双方皆决定部分放宽今年度新增的限制。
特朗普答允减少中国输美货物的关税税率,总体而言等于从57%下降至47%,降幅为10%。相对地,中国则表态愿意重新开始购买美国生产的黄豆等农产品,特朗普也表示中方可能将开始自阿拉斯加购买石油和天然气。
重新购买黄豆是美国媒体的一大关切焦点。中国政府于本波贸易战中启动抵制美国黄豆的措施,意图借由影响美国农业选区对特朗普施压。如今,特朗普表示中方将会购买「巨量」(tremendous amounts)的黄豆,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中国承诺未来3年每年会购买2500万公吨黄豆,且在明年1月之前就会先买1200万公吨。
不过据路透社报导,可能因为中方起初关于购买黄豆的宣示太过模糊,芝加哥黄豆期货今日不涨反跌,表示投资人依然不乐观。彭博社亦报导,中国黄豆加工制品价格疲软,需求亦持续停滞,重新开放进口对美国农业的帮助可能有限。事实上,美国去年向中国出口的黄豆就有2700万公吨,因此称不上是显著增加。
值得补充的是,依照美方说法,本次关税调降10%,名目上来自为止痛药芬太尼(fentanyl)问题所设的20%额外关税,原先目标是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期协助防堵芬太尼走私进入美国。芬太尼是一种效力比吗啡高50至100倍的鸦片类止痛药,且极具成瘾性。
特朗普表示,习近平承诺将会「非常努力」(work very hard)处理芬太尼问题,双方皆未公布具体努力方向。

科技战:美方暂缓多项禁令,换稀土管制回到10月以前
众所瞩目的科技战问题上,美方承诺暂停多项原定将对中国实施的限制与调查,换取中方暂缓实施于10月新宣布的稀土管制体系。
根据已知资讯,美方将暂缓实施其于9月公布的更新版「50%出口禁令」,亦即,敏感科技出口的黑名单将维持不变,1年内尚不会纳入由这些企业持股超过50%的转投资企业──上个月,美国商务部宣称这是关闭法律漏洞的必要措施。
另外,美方也将暂停对中国造船、航运产业的各项林林总总的调查与制裁手段。其中包含高昂的港口使用费,而中方应该亦会暂停为了报复美国而祭出的港口使用费。
美方让步的目的,是要换取中方持续出口稀土。中国于10月初宣布最新的稀土出口管制,不仅扩张需经核准才能出口的类别,更表示即使是外国厂商于外国生产的产品,只要用到中国的稀土,销往他国之前同样也必须接受北京核准,包含汽车、手机、武器等诸多产业皆可能因此被迫停止生产。
目前,此一新体系暂缓上路,延迟时间同样为1年。需注意,暂缓实施的只有10月新管制,依照现有资讯,中方于今年4月针对7项关键稀土的出口管制应将延续实施。而根据报导,半年来中国政府对这些稀土放行的速度难以预测,即使准许出口亦可能耗时极长,在美国和欧洲都严重影响汽车等产业的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晶片(又称芯片)议题上,双方并无新结论。美国贸易代表Jamieson Greer受访时仅表示,「辉达(Nvidia,又称英伟达)会和中国谈,看看有可能怎么做」。虽然国会两党主流意见仍反对美制的先进晶片输往中国,但辉达向来希望美国政府放宽对中禁令。而在7月谈判之后,美国政府也确实放宽其对H20晶片输往中国的限制,但路特社指出,如今反倒是中国政府认为H20晶片依然不够先进,仍不如继续扶植华为,期望华为能更快赶上辉达的技术水准。
总体而言,此次会谈之后,双方都只有暂缓实施2025年度新展开的部分攻势。在美方7月放宽H20晶片出口禁令之后,两国皆未额外放宽今年以前既有的禁令。同时,包含中国于4月颁布的稀土出口新规定在内,部分今年新增的重要管制措施依然将持续运作。
国安与军事:TikTok、乌克兰、台湾皆非会谈重点
在更广泛的双边关系上,特朗普表示将于明年4月访问中国;在那之后,习近平也可能访问美国,但时间和地点都有待确定。路透社报导也引述不具名中方官员意见,表示特朗普称呼自己和习近平的会面是「G2会谈」,这点让中方相当满意──G2此一名称并非由特朗普发明,而是小布殊和奥巴马时期曾一度流行的词汇,当时美方外交圈不少论者主张应与中国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以双边对话共同解决各项国际问题,而G2正是这个阵营对此一非正式对话机制的称呼,与所谓「中美国」(Chimerica)的说法系出同源。面对美中矛盾逐渐台面化,这类用词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后鲜少有人继续使用,却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重见天日。
但在双人互动以外,目前为止的讯息显示,此次会谈结论与军事、国家安全等问题大抵无关。在TikTok转让方面,双方并无更新一步的讨论。在乌克兰议题上,特朗普表示「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讨论」,但仅表示要「看看能否一起达到什么」,且明确表示未特别讨论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的问题——俄罗斯的财政目前极其仰赖能源出口,中国和印度是两大主要买家,特朗普政府10月22日公布最新对俄罗斯制裁措施,主力即为对石油公司的制裁。
相较于被「花了很长时间」的乌克兰,特朗普表示台湾议题完全没有被提及。这样的结果,也相当符合特朗普与国务卿卢比奥(Macro Rubio,台译卢比欧)先前对媒体的预告。
会前,多家媒体皆提及习近平可能有意将台湾议题放上谈判桌。比如《金融时报》报导,多个美国盟国都相当关注特朗普是否将回应习近平的期待,改变美国官方对台政策的用词,比如从「不支持」台湾独立改为「反对」台湾独立。该报首席外交评论人Gideon Rachman亦于特习会前以专文分析此一议题,认为华府内的其他人应能有效劝阻特朗普往此一方向前进,以免被盟邦认为美国容许中国称霸亚太。但他也警告,特朗普倘若做出较为「随意」的发言,依然将带来「危险」,让北京更可能低估攻台的风险与成本。单就此而言,这项「危险」并未因为本次特习会而扩大。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