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阅读碎片化的时代,你还会完整读完一篇深度报道吗?

深度报导如何能够叫好又叫座?

端小二2017-05-10 发起

花时间和精神专注地阅读变得奢侈,大家渐渐倾向以零碎的阅读填补忙碌的间隙。
花时间和精神专注地阅读变得奢侈,大家渐渐倾向以零碎的阅读填补忙碌的间隙。摄:Billy H.C. Kwok/Getty Images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注意力无可避免地分薄。要花时间和精神专注地阅读变得奢侈,大家渐渐倾向以零碎的阅读填补忙碌的间隙。根据我们的调查,越来越多读者选择在通勤路上,或是寤寐之际,利用手机阅读新闻信息。

阅读碎片化的时代,你还会完整读完一篇深度报导吗?

有别于每日新闻、即时新闻,厚积薄发的深度报导,其所覆盖的时间跨度大、受访者多、面向丰富,制作的周期也因此变长,最终作品也往往篇幅更长、深度更深、涉及面更广。为了把庞杂的信息能够清晰地带给读者,还需要制作大量配套的产品,如互动页面、设计图、直观的视频,又令深度报导制作的成本更甚。

过去一个月的危机,让我们开始回顾自己之前产品的投入,同时也参考了些同业制作的优秀报导所需成本。我们发现,好的深度报导作品、多媒体作品常为人传颂,但读者在看一篇深度文章、玩一个有趣网页、看一段影片时,通常难以意识到它背后的投入。

例如,我们的香港葵涌广场专题,总共花了7位同事约2个月的时间,制作成本约3万港元,用立体动画完整地重现葵涌广场。而《我们会吃光海洋吗?》系列,记者和摄影师走访两岸多个城市,再配合设计师和网页工程师的创意,才得以完成。

但深度报导不单只需要我们的用心,更需要是读者能够花时间阅读及讨论。纵使我们相信对深度报导的需求一直都在,但深度报导在信息零散化的今天,不得不说是网络上的异数。

你一般花多少时间阅读深度报导?你会一口气读完吗?

在人人都能提供第一手信息的时代,专业记者所撰写的深度报道,对你还有价值和意义吗?

深度报导应该怎样制作、呈现、传播?如何能够叫好又叫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