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香港百物档案馆:有“物”有真相,我们可以一起备份香港吗?

许多事,你和我,“虽然预计得到,但没想过来得那么快”,消失的可以挽回吗?

“香港百物档案馆”的策展人黄宇鹏(左)与艺术家江耀荣(右)。

“香港百物档案馆”的策展人黄宇鹏(左)与艺术家江耀荣(右)。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凌梓鎏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1-09-17

#香港记忆#香港艺术

早前八月,在湾仔富德楼的艺文空间“艺鹄”,出现了一个“香港百物档案馆”(HongKongers Archive)开放日。档案馆由香港艺术家江耀荣(小江)发起,是他在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做硕士研究时,酝酿出来的项目。那“香港百物”从何来?就靠小江向所有香港人,公开征集“关于香港的物件”,条件几乎不设限,纯粹碍于他要自费存仓:“暂时只收藏小于一位成年人体积的物件。”他笑:“犯法的东西如毒品,当然不收。”

开放日已结束,但档案馆将持续征收物件,至2046年。这些年港人都明白,多一个镜头,多一份真相。档案馆想做的,不外是多一件物件,多一个见证,反映港人的身份认同。有人捐赠今年6月24日,《苹果日报》出版的最后一期报纸。当日小江正兼职foodpanda通宵更外卖员,凌晨在街头买了一份收藏。“这件事对我颇大冲击,虽然预计得到,但没想过来得那么快。”消失变日常,港人的收藏和备份意识瞬间提升,想把好物藏笼底,他日留给后代。小江说:“有些捐赠者都有这种意识。”

当苹果遇上文汇

办开放日时,小江请朋友黄宇鹏(小土)来策展,两人常在现场坐镇。小土曾于岭南大学修读文化研究硕士:“香港学者说,当我们面对九七回归的大限,想重整‘我是谁’,便有身份认同的讨论,也出现焦虑。”这是他年轻时读到的理论,现在感觉自己置身另一处境:“觉得有些东西正在消失,想挽回或重新建立。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很靠整个社会参与。所以档案馆公开征集物件,是想大家以流动的状态去谈论,而不是老早就认定香港是怎样的。”

小江在台湾读书时,接触后殖民地主义的讨论,特别记得一个概念:“在理论层面,有个term叫‘众声喧哗’,意思是我们在一个平台,讨论身份认同或相关议题时,可容纳很多不同人的意见或杂声。”他公开征集物件,就是想档案馆能众声喧哗。“例如有人捐了《苹果日报》(最终章),也有人捐了《文汇报》,内容指《苹果日报》是‘毒苹果’,我们两者都收藏。”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