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间谍小说大师勒卡雷也走了:残酷世界是怎样运作的

我们该庆幸他没有妄想成为一个改变世界,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的间谍,而成为一位用通俗小说启发我们思考生存这命题的伟大作家。

英国小说家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于12月12日在英国康沃尔去世,终年89岁。图为勒卡雷拍摄2001年。

英国小说家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于12月12日在英国康沃尔去世,终年89岁。图为勒卡雷拍摄2001年。摄:Leonardo Cendamo/Getty Images

谭剑

刊登于 2020-12-18

#勒卡雷

综观英国报章的勒卡雷讣闻,标题除了称他为“间谍小说大师”(master spy writer)或“出身自间谍的小说家”(spy turned novelist)之类,多是称他为“《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作者”(author of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难免让人觉得有点欠缺。

其实以勒卡雷(John le Carré)在英国家传户晓的大名,早就可以像他笔下的角色史迈利(George Smiley)般获颁起码是OB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大英帝国勋章)的勋衔,成为 Lord David或Sir David,但他在1982年时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夫人执政时已表明拒绝授勋。他讨厌传媒大亨梅铎(Rupert Murdoch)的话近乎人身攻击,他说两人吃饭只花了25分钟;批评鲁西迪(Salman Rushdie FRSL)的《撒旦诗篇》,说:“我的立场是,冒犯伟大的宗教,并没有日常生活的法例或自然法则指明可以不受惩罚。”(My position was that there is no law in life or nature that says great religions may be insulted with impunity.) 换言之,不能滥用言论自由这种较为进步的思想在言论上攻击观念上相对较为保守的宗教。两位重量级作家在1997年开始交恶,至2012年才兵释前嫌。

虽然在伊顿公学执过教鞭,但他打从心底极其讨厌那种自视过高的精英阶层。即使名成利就,但他讨厌城市的舒适生活,不是住在伦敦的豪宅或高价公寓里,或者瑞士的农舍(他用《冷战谍魂》的版税买下),而是住在远离尘嚣的英国Cornwall乡间超过40年。他同情揭露“棱镜计划”的吹哨人斯诺登(Edward Snowden),同情被视为棋子的间谍,同情被送去试验药物的非洲儿童。在高墙和鸡蛋之间,他永远同情后者,不管在书外或书内都一样。他讨厌虚伪,声称“自己从来不是模范丈夫和父亲,也没有兴趣装成那个样子。”(I have been neither a model husband nor a model father, and am not interested in appearing that way.)

童年是作家的存款簿

本名为David Cornwell的勒卡雷,1931年出生,5岁时就被母亲抛弃,到他21岁去找她时,她已另外组织家庭,和新丈夫生下孩子。他由父亲养大,那人永远锦衣华服,开Bentley,摆排场,交游广阔,声称认识所有上流社会的人,也会对他施行体罚。后来他发现父亲其实是个撤谎成瘾的骗徒,毕生事业都是靠吹牛骗来,甚至到勒卡雷成名后,父亲在外地遇到麻烦或坐牢时仍然会发电报向他要钱,有时勒卡雷要尴尬地找在地的经纪人代为缴交费用。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