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端传媒五周年

国际组主编:在断裂的现实中,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想像力,被放在了哪里?

所谓对世界的“认识”,便是去认识的动作,便是能够去认识的那份信心。端的国际报道,可以试著,传达出一份这样的信心吗?

图:端传媒设计部

端传媒国际组主编 宁卉

刊登于 2020-08-05

#端传媒五周年

一直做国际报道的缘故,在路上的状态比较多。疫情打破了我常年在动的规律,静态的日常持续半年多后,心生诸多不安。在编辑部商量出“我们还能在断裂世界中建立连结吗”这个五周年主题的时候,远程的我,也有些出神。对于国际组,这个主题不太像“特辑”,而是“本质”;而这个本质,在2020年,正被一次次证明、又一次次挑战着。

仅一瞬,病毒就爬满了世界的连结之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病毒的介质——曾经彼此联系多紧密,如今就要承担多强的风险。夺取数十万计生命的病毒,也像是21世纪这个星球的政治经济脉络里的一个寓言。

端国际组和撰稿人,天各一方,我们织起的线索,看到这份张力。最近发表的《实验室里的政治阴影,被FBI瞄准的中国“千人计划”》报道,细细解释,曾经广受赞誉的扩国界科学合作,怎样在今天成为了罪犯?美国的强力制裁,譬如对中国公司华为的举措,还跨洋游说深入华为迄今最为成功的海外市场:欧洲——在中美逐底竞争的态势下,获得5G技术话语权的中国,如何应对欧洲的变故?请关注将在8月6日发布的重磅报道《从头号海外市场到中美科技冷战前线:华为在欧洲的“下半场战事”》

危机提醒了一个关上大门自我保护的选项,危机也刺激了一直膨胀的矛盾,舆论场上,仿佛无人会刹车、仿佛全世界会“加速”到最坏的预期中……我心中常常冒出的一份不安是:在这个挣扎着存活下去的现实中,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会被放置在一个怎样的位置?我们对世界的想像力,也会被不断爆出的头条吓住、锁定吗?

疫情前最后一次采访已经是大半年前了。在西南大西洋的公海上,那边常年漂着很多中国渔船,我们登上了其中一艘。船上有一个第一次出海的年轻人,从山东一路随船到地球另一端,才20出头的他,又跳脱又像是被错置了,他签了两年的合同,按中国渔船在那片海域的作法,一年,都不会见到陆地。临别前,他说以前老听人说大海,真在海上,才觉得大海没啥好看的;末了,他又嬉笑着说,不过,出海的话,父母就不能催婚了……

我很珍视这样的只字片语。在充斥着翻天覆地般大事件的时代,有时会害怕自己会失去耐心和信心,去直视被大事件影响到的,鲜活、脆弱、摇摆的个体命运;而不管他们的境遇怎样迥异,亦都有与千里外你我可以连结的地方……今天发布的这篇《蓝色“法外之地”,回不去的讨海人》,也借五周年特辑,推荐给你。

还记得初做国际记者时,从未怀疑过,世界是敞开的、像是在安静地等待着我和身边任何人的;而所谓对世界的“认识”,便是去认识的动作,便是能够去认识的那份信心、那个路途。好些年过去了,今天的世界,还在传达这样的信息吗?

端的国际报道,可以试着,传出一份这样的信心吗?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