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深度

这是一位沉睡的巨人吗:印度的游戏设计与文化

作家佛里曼曾为《地球是平的》一书访问印度游戏公司 Dhruva 的创办者 ,后者宣布:“印度即将成为超级大国。”

Oleomingus 工作室的 《Somewhere》

Oleomingus 工作室的 《Somewhere》 游戏截图

特约撰稿人 Souvik Mukherjee 翻译 杨静

刊登于 2021-01-09

#Game ON

2020年九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以“损害印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威胁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为由,宣布封禁中国公司研发的118款手机App” 。 当时,两国边界的局面日益紧张,折射在电子游戏世界,则是热门手游《绝地求生》(Player Unknown‘s Battle Grounds, PUB-G)在印度被下架。这款手游在印度拥有超过五千万玩家。禁令颁布之后,市面上马上出现一款类似游戏,FAU-G: Fearless and United Guards ——被玩家戏称为印度吃鸡游戏。这款游戏由印度本地开发,并请宝莱坞演员 Akshay Kumar 代言。在这些禁令面前,印度的游戏世界仍然充满自身特色:《绝地求生》似乎又归来的可能;新冠疫情中,印度独立奇幻游戏《Raji:远古传奇》(Raji: An Ancient Epic)扬名全球;印度游戏设计师 Poornima Seetharaman 被选入“女性游戏人名人堂”(Women in Games Hall of Fame)。

Fau-G
Fau-G 游戏截图

2009年,著名游戏设计师 Ernest Adams 把印度游戏称为“沉睡的巨人”。十多年后,我们要问的是,这位巨人是否已经准备好醒来了。

印度的游戏史和西方、日本与中国都非常不同。要知道,电子计算机虽然相对而言较早进入印度这个战后独立的国家,要到1990年代才在全印度普及。在那之前,由于印度极度臃肿的官僚系统,IT产业的企业主都受困于政府对于营业执照的严苛管制。尽管印度重量级IT公司比如塔塔咨询服务公司或威普罗公司已经在美欧开设海外分公司,国内的电子游戏产业还是鸦雀无声。而任天堂和世嘉这些全球游戏巨头则一早放弃了印度市场,据印度记者Rishi Alwani 报导,当时任天堂产品的价格对于印度人而言实在太高,大家认为给孩子的玩具不值得花这么多钱。任天堂的游戏机那时在全印的销量不过两三百台,也无怪随后三十年这家公司基本一直无视印度市场。

虽然大牌们纷纷避开印度,八九十年代西方流行的 Amiga 电脑和 Amstrad 电脑也没能进入印度家庭,非正规市场上却已经有不少翻版的游戏机和游戏盘了。九十年代末,先是486电脑、然后是奔腾一代、二代,越来越多的学校电脑、办公室电脑上,出现了可以“共享”的游戏,比如欧美流行的Dangerous Dave、DigDug,不久还有大名鼎鼎的《德军总部》(Wolfenstein)和《绝地武士》(Doom)。本地公司 Mitashi 推出了自己的游戏机,消费者可以在这些机器上玩到任天堂、世嘉和雅达利的游戏。诸如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钦奈这样的大城市里,也出现大型游戏机——一般都是在电影院的大厅和游戏机舖里。一位博客作者这样回忆:“当时印度人的体育休闲慢慢减少,很大原因是电子游戏的流行。我们这一代见证了电子游戏的兴起,不断有新游戏厅出现在城市街头,在电子游戏里我们也可以打保龄球和气垫球。我当时特别喜欢去德里的一家游戏厅,不过我从来没有还爱在家里打游戏。”(Thadani 2013),同时,掌上游戏机也出现在非正规市场。九十年代末,电脑终于进入中产家庭,孩子们开始玩《帝国时代》( Age of Empires)、摩托车赛车游戏 Road Rash 和《极品飞车》(Need for Speed)。青少年们热衷购买游戏杂志《Chip》或者仍在运营的《Digit》,杂志一般都附送 CD 光盘,光盘里就有这些游戏。那也是互联网进入中产家庭的时代,大家都在疯狂下载盗版游戏。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