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逃犯条例

What's New: 被指拍摄港记者照片,广东记者遭包围责问

广东记协发声明谴责“粗暴无理侵犯记者正当采访权益”;香港记协对端传媒指出,不太适合由记者去核实另外一些记者的身份,另外,在香港这个政治混乱、敏感的时期,记者已经是“被针对的一群”,他建议拍摄记者前,可先询问对方意愿。

2019年8月20日,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晓前被指拍摄香港记者的大头照。

2019年8月20日,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晓前被指拍摄香港记者的大头照。图:端传媒

端传媒 香港组

刊登于 2019-08-21

#逃犯条例#香港

8月20日下午,香港警察例行记者会结束后,现场有记者指出怀疑一名红衣女子于记者会上对记者“影大头”(拍摄大头照)并上传微信,有香港记者向红衣女子出示自己的记者证,并询问她是否为记者,该女子起初拒绝出示证件,随后更多记者围著询问,该女子最后展示名片,显示其为广东广播电视台站长、主任记者陈晓前。事件在陆港引发两极舆论:事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大量网民批评香港记者;而在香港,舆论普遍不满陈晓前拍摄记者并上传微信。

事件之后,广东广播电视台(下称广东电视台)于昨晚发声明指,陈晓前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登记在册的记者,对于陈晓前在“香港警察总局新闻发布会后遭受的不礼貌对待表示强烈谴责”,并呼吁香港有关方面“营造公平、安全和稳定的新闻采访氛围”;同时,《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于23:02发布微博,指“内地女记者被港媒无礼围堵”、“强迫出示记者证”,“头条新闻”亦于23:50在微博转述央视新闻;而香港媒体《苹果日报》则以《广东台站长影记者容貌传微信》、香港电台以《广东广播电视台指驻港记者遭不礼貌对待 对此强烈谴责》、香港经济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证实记者身份 陈晓前谴责港媒:这是你们的新闻自由吗?》为题报导。

《苹果日报》记者于先生对端传媒表示,他当时最关心的是核实陈晓前的身份。他表示,陈在记者会不做笔记、拍摄记者的手法,令他心生怀疑。而同时,他也指出,最近香港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令同行在新闻现场十分警惕,要注意保护自己人身安全。

端传媒同时联系陈晓前发出采访邀请,希望了解事情完整经过等,陈晓前回应指“大公报已经回答了所有问题,内容属实”,并让记者参考《大公报》文章

冲突起因

自8月5日开始,特首林郑月娥宣布警方将会每日举办记者会。警方记者会无须提前报名,欢迎所有记者参加,据端传媒记者观察,至少在8月9日时,进入记者会之前可以不登记证件,亦无警方职员询问记者身份;几次记者会之后,警方才开始登记并要求入场记者出示记者证或名片,并登记机构名字、记者姓名及电话;而昨日冲突发生之后,今日入场前,警方职员要求记者出示记者证并作登记。

参与了20日警方记者会的《苹果日报》记者于先生对端传媒表示,他当时坐在陈晓前的前方位置,记者会开始后不久,身后有摄影记者提醒他留意后面有人专门拍摄记者样貌。于先生认为,当时有四个原因令他对陈晓前产生怀疑:一是陈桌面没有任何笔记薄或笔,二是陈不断以电话拍摄,三是陈一直没有举手发问,四是在记者会入场阶段,于先生发现警方没有核查她的记者证。

当时,记者会现场亦逐渐有其他记者对陈感到怀疑,于先生在记者会结束后,上前询问陈晓前“小姐你好,请问你边间传媒?”于指出,自己当时的语气是有礼貌的。陈答自己是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于续问“请问你头先有冇拍摄在场记者容貌?”陈做出从左扫向右的手势,于认为她的意思有可能是说自己拍摄“wide shot”(全景)。于续问陈是否真的没有拍摄现场记者正面,陈继续以手势回答,于随后出示自己记者证,称自己是《苹果日报》记者,续问陈“介唔介意出示记者证”。这时陈收拾物件并走向警察公共关系科职员,于追问:“你走啦?”“你唔谂住答呀?”

随后一众记者上前围堵陈晓前,警方安排陈走进警员通道。约10分钟后,陈晓前与警察公共关系科职员回到新闻发布会现场。面对众多记者质疑其身份,陈晓前出示名片并表示,“我是一个记者,大家今天都是来一个新闻发布会。你在这里发稿,我也是在这里发稿,就是这么简单。”对于现场记者希望她出示记者证的要求,陈晓前反问“你有什么资格查我的证件?”

于先生在一众记者围堵陈晓前时,问了三个问题:“记者证,唔系卡片呀小姐。”“妳剩系影提问嘅记者,咁有冇影答问题嘅警方高层?”“出席咁大嘅采访场合,唔带记者证,妳是否尊重采访场合?”三个问题,陈晓前均不做回答。

另有记者不断追问,为何要拍现场记者的大头照?陈晓前未有直接回应,“你们在这里拍片,我也在这里拍,就这么简单。”现场亦有记者质疑,“拍新闻为什么不摆上平台,要发在微信上,拍记者的大头像有什么新闻价值?”

多位记者希望陈晓前解释她所拍摄的内容用途是什么、会否在官网发布。面对众多记者质疑,陈晓前仅重复自己也是一名记者,有采访权、来报导警方记者会,之后大多时间保持微笑和沉默。

双方对峙约十分钟。最后,陈晓前在政府新闻处职员的引导下离开现场。

人身安全的忧虑,陆港记者证的差异

于先生表示,整个过程他最关心的是希望核实陈晓前是否真的是记者,而非陈的采访及拍摄手法。他表示陈在记者会不做笔记、拍摄记者的手法,令他心生怀疑。另外,他解释,香港采访一般操作,较少拍摄提问记者的近照,即使有亦是备用,“记者不应是新闻主角。”

于先生解释,近日香港一连串事件,令部分同行开始担心白色恐怖,元朗721涉黑无差别袭击事件中,有记者被打至流血,813机场发现《环球时报》记者怀疑拍摄示威者头像,以及一些街头斩人事件等,众多事件令不少同行在新闻现场都十分警惕,确保自身人身安全,“如果一个著黄色反光衣嘅人突然拎把刀出来,咁我哋点?”(编按:香港媒体记者在采访大型活动现场同场会穿反光背心以示识别,不少背心为黄色,亦有其他颜色)

他指自己个人来说,并不过分担心白色恐怖,“记者某程度是公众人物,我不会因为担心自己样貌被影而不尽记者的职责”,而昨日上前询问陈晓前,主要是希望了解陈的身份。于认为,昨天陈晓前出示的只是名片而非记者证,上面写有名字和新闻机构,而当时在场记者无法对比身份证以核实名片持有人是否就是陈晓前本人。

“如果她能出示记者证,成件事一早结束。”于认为,在香港正式的采访场合,即使主办方没有要求,新闻机构记者也应该随身携带记者证,这是在香港采访的传媒基本操守。

事后,陈晓前在微信朋友圈曾发文指出,她当时举起手机拍摄提问环节,是为了让后方编辑能详尽了解前方情况,故“将记者的提问和回答也进行拍摄和回传”。根据《苹果日报》等影片显示,陈晓前当时坐在后方,她举起手机,拍摄提问记者的背面。

中国内地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
中国内地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

另外,她亦向端传媒发来自己在“中国记者网”上的登记信息,根据信息,陈晓前于2015年4月获得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人民日报》则在今日发表文章,指陈晓前是广东广播电视台驻香港记者站站长,从今年三月开始来港报道,一直关注香港局势变化,昨日(20日)是她第三次参加警察记者会。陈晓前提及的“触电平台”,在微博上的官方帐号为“触电新闻”。8月17日,触电新闻视频显示,陈晓前曾在添马公园报道建制派“反暴力、救香港”集会;而对于昨日记者会亦有报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记者证背后,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和差异。在中国内地,拥有特定资质的新闻机构工作者须先参加各地新闻出版管理局安排的培训和考试,考试通过可获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随后记者才由单位代为向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申请记者证。记者证目前实行年检制度,每五年统换一次。然而,并不是所有内地媒体都拥有获得记者证的资质。

据了解,除国家机关统一发放的记者证外,内地新闻机构一般只给记者印发名片,并无机构本身发出的记者证。端传媒访问了中国内地的三名记者,他们表示目前内地记者大多不习惯携带国家机构出具的记者证出席活动,除非是中国政府的官方场合,其他一般活动只出示名片。

而在香港,记者证是由记者所就职的新闻媒体所出具,记者采访时官方和正式场合时一般会配戴记者证;除新闻机构以外,政府总部和立法会也会发出记者证和通行证,方便记者进入这两个部门采访,记者证一般需要以公司证明向相关机构申请。

陆港舆论和气氛两极

这场警方记者会上持续约10分钟的冲突,随即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环球时报》记者陈青青在微博上以实名发帖表示,“大家都是同行,客观真实地呈现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报道是我们每一个新闻记者应该有的专业精神。为什么《苹果日报》就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每一位记者都想得跟他们一样呢?”

昨日冲突亦引发内地网友对香港记者的指责,有人表示,“真可笑!一群假记者去围攻一个真记者!”亦有网友用“一群蟑螂”形容在场记者。还有网友认为,提问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应表明身份,在拍摄范围内亦属合理,“香港记者的脸怎么就见不得人呢,心里有鬼才会如此。其实根本不是拍摄的问题,而是政治立场的无端攻击。”

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对他质问陈晓前态度是否礼貌等批评声音,于先生指出“有片为证”:“她多番回避问题,妳作为新闻从业员,是否会以不同方式寻找真相?”他表示,陈回避问题的做法令一些记者感到愤怒,他本人并没有感到愤怒,他承认自己提问声音“相当大声”,并指原因是希望令收看直播的观众明白当时情形的严重性。

就此事,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声明强烈谴责“粗暴无理侵犯记者正当采访权益”,此为该机构罕有就记者采访权发声,此前其新闻动态多为转发中宣部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言、以及各地会议等。

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在今日(8月21日)发表声明,谴责“少数香港媒体记者粗暴侵犯记者正当采访权益”,又指新闻工作者享有自由的采访权,称是次事件是“对新闻自由的粗暴践踏”

这并非中国记协首次在反送中运动期间提及“新闻自由”。8月14日,中国记协发表声明,就813机场有环球时报记者被围堵及攻击事件做出“强烈谴责”,同样指新闻工作者依法享有采访权不容侵犯,并指事件践踏“新闻自由”。而中国记协向来罕有就记者采访权及新闻自由发声,其官方网站新闻动态多为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官方媒体报道。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杨健兴回应向端传媒查询时指出,未仔细回看事件完整影片,认为在警察记者会场合下,不太适合由记者去核实另外一些记者的身份,“好一点的做法是记者向警方要求澄清。”

此外,《大公报》就此事发文指出,外国记者会也有拍摄提问记者的“国际惯例”,杨健兴表示拍摄记者样貌等这种做法在香港不常见,记者会主角应该是台上而非台下的人。他又指,特别在香港这个政治混乱、敏感的时期,记者已经是“被针对的一群”,尤其是采访示威的记者,希望内地记者前来香港采访,应该了解他们拍摄记者行为的敏感性,有可能令香港记者怀疑他们的采访目的;他建议拍摄记者前,可先询问对方意愿。

杨健兴续指,陈晓前在微信的叙述以及大公报、内地官媒的报道,“上纲上线”,将香港记者形容为“好粗鲁、不礼貌”的人,他认为这对香港记者不公平,“她(陈晓前)没有尊重香港记者,不采访警方而拍摄记者,令人奇怪,应该给香港记者基本尊重,在拍摄前可询问对方。”

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运动延烧逾两个月,近日频繁出现针对记者的恶性事件,香港新闻界弥漫担忧氛围。7月21日元朗白衣人无差别攻击市民的事件中,当时正在西铁站做直播的立场新闻记者遭白衣人攻击;8月11日示威活动中,有港台记者和立场记者在北角街头采访时遇袭,遭到阻扰和殴打;8月4日示威现场,有人拾获一张《澳门论坛日报》记者证,经香港记者协会查询,该报澄清并无雇用持证人,而在香港记协报案后,警方拒绝立案调查。

除此之外,在8月20日凌晨发生的将军澳斩人事件中,遇袭受害者身份被证实为《信报》记者,疑凶被指曾发表不满示威者的言论。虽然目前未有证据显示疑凶目标为记者,但该事件仍在香港新闻界引发忧虑和愤怒。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