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杜卿:作为“记忆之场”的巴黎圣母院,透过脆弱寻回神圣价值

诸如沙特尔大教堂等盛期的哥特式教堂,也有与之比肩的美学价值,而为何独独巴黎圣母院与法国深层命运相连,在它险些焚毁时,世上有如此多灵魂深受触动?

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烟在大教堂内的十字架前升起。

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烟在大教堂内的十字架前升起。摄:Philippe Wojazer/AFP/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9-04-23

#巴黎圣母院#法国#杜卿#评论

“人们的眼睛一齐望着教堂屋顶,他们看到的景象异常恐怖。在比正中的圆花窗更高的那层楼廊顶上,在两座钟塔之间,腾起了一股带着无数火花的大火,一股猛烈的疯狂的大火,一阵阵夜风把它烧着的碎片卷刮到烟雾里......”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描绘的可怖情景,不幸于2019年4月15日成真。巴黎圣母院经历了自大革命以来最严重的灾难。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火灾时亲赴现场,随后发表讲话,宣称将在5年内修复圣母院:“我们会携手将它重建......因为这是法国人所期冀的,是我们的历史所应得的,因为这是我们深层的命运”。

巴黎圣母院自有其无比的艺术价值,作为哥特风格由早期转向盛期的过渡,它“极其紧凑简洁,达到了罗马式建筑或者早期式建筑所无法企及的和谐一致”(雨果称之为“石头交响诗”)。不过,诸如沙特尔(Chartre)大教堂等盛期的哥特式教堂,也有与之比肩的美学价值,而为何独独巴黎圣母院与法国深层命运相连,在它险些焚毁时,世上有如此多灵魂深受触动?亦或是,它如何获取如此巨大的象征力量,在民族神话与个人记忆交织的集体文本的象征体系中,被置于中心?

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整栋建筑笼罩在浓浓烟尘中。
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整栋建筑笼罩在浓浓烟尘中。摄:Philippe Lopez /AFP/Getty Images

君主制命运的纪念碑

艺术史学家巫鸿曾在其著作中探讨艺术品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他从德国学者里格尔(Alois Riegl)处借用这一概念,后者认为,“‘纪念碑性’不仅仅存在于‘有意而为’的庆典式纪念建筑或雕塑中,所涵盖对象应当同时包括‘无意而为’的东西(如遗址)以及任何具有‘年代价值’的物件”,因此,使得一个物体成为纪念碑的,是“其内在的纪念性和礼仪功能”。巫鸿进而认为,“一座有功能的纪念碑,不管它的形状和质地如何,总要承担保存记忆、构造历史的功能,总力图使某位人物、某个事件或某种制度不朽,总要巩固某种社会关系或某个共同体的纽带,总要成为界定某个政治活动或礼制行为的中心,总要实现生者和死者的交通,或是现在与未来的联系”。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