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中国叙事在西方: 站在闭环外喊话的人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叙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美国叙事这个闭环交集甚少。

电影《悬丝4》 剧照。

电影《悬丝4》 剧照。图:网上图片

特约撰稿人 王门门 发自旧金山

刊登于 2018-12-20

#文化输出#王门门

编者按:吴亦凡粉丝美国刷榜事件已经过去了许久,但是中国明星试图进军美国演艺界的尝试向来有之。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他们在输出的到底是什么?为何“输出”本身并不意味著“成功”?美国演艺圈、艺术圈,乃至电影、文学圈,是一个能轻易接收外界刺激的圈子吗?那些被接纳与不被接纳的人,得到、失去与贡献的、被认可的,又是什么?本文由工作和生活在美国的中国艺术家王门门撰写,她与读者分享作为艺术家在美国的观察与体验。

每年,每月,每天,都有一些西方之外的艺术家、创作者、流量明星试图受到西方市场认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他们向这个闭环里投掷着一样样他们所珍视的东西:天赋、勤恳、本土市场和资本、本土粉丝的忠诚度、商业转化潜力。但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是甘于、止于输出文化景观和文化体验,还是更有野心一些,输出文化叙事。但选择后者意味着承担更多风险,也更易受到冷落。

1.

1994年,美国艺术家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完成了《悬丝4》的拍摄。这是《悬丝》五部曲中的第一部。八年之后,艺评人乔纳森·乔斯为《卫报》撰文,将《悬丝》系列誉为“继1929年的《一条安达鲁狗》后,首部真正伟大的艺术电影”(注1);这一从诞生之日起就饱受争议的作品,从此成了艺术史上绕不开的一章。

次年,《悬丝4》在欧洲和北美等地展映。此时,年仅28岁的马修·巴尼已经参加过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和两届惠特尼双年展,上升势头之疾,一时无人能及。如果说在《悬丝4》之前,尚有一些评论家认为,这颗划破纽约夜空的艺术新星只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克里斯·伯顿(Chris Burden)和维托·阿肯锡(Vito Acconci)等人身后,那么《悬丝4》之后,虽然厌恶他作品的人立刻提出了新的批评,但也同时开始承认:巴尼建造了一个起码在美学上高度自恰的体系。

然而这种自恰却不仅限于美学上。

《悬丝4》,像它之后的四部一样,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叙事上,都包含着一个闭环结构:它开始于、也结束于一座眺望着爱尔兰海的白色建筑中,摄于地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之间的马恩岛 (Isle of Man) 上。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