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洛德:滴滴顺风车乘客被害之后,公众该如何要求科技公司?

我们更应该客观地看待科技公司和它们的故事,洞悉每一场 “社会运动” 背后的商业逻辑与逐利的倾向。

从分辨平台与警方的责任归属,到探讨 “赋予顺风车产品社交价值是否合理”,每天服务 1300 万人的滴滴打车,正在经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质疑和挑战。

从分辨平台与警方的责任归属,到探讨 “赋予顺风车产品社交价值是否合理”,每天服务 1300 万人的滴滴打车,正在经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质疑和挑战。图:Imagine China

刊登于 2018-08-28

#洛德#评论

“刚才坐在前排的司机夸我好漂亮。我有点害怕。”收到朋友S的微信时,我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恐惧——在中国大陆,连续发生的滴滴公司“顺风车”女性乘客遭到司机强奸和杀害事件,已经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愤怒和恐慌。

8月25日,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通报证实,一名20岁的女性在乘坐滴滴顺风车的过程中,遭到司机的强奸和杀害(以下简称 “乐清案件”)。这距离今年5月发生在河南的空姐搭乘滴滴遇害案,只过去还不到3个月的时间。

滴滴出行公司创始人程维和总裁柳青,终于在愤怒的举国民意下,于8月28日发表《郑重道歉》,称“很多同事开始动摇,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正确的事,全公司开始深刻检视甚至质疑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是正确。大家陷入了自我审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顺风车是滴滴公司推出的不同于其快车、专车的网约车服务,其在产品设定与管理上,较专车和快车而言,存在引起极大争议之处:“顺风车”在取得资格上更容易,并且暗含了“社交”乃至“相亲”的功能。而与之相应的就是更大风险,据2016年中国《新快报》报导,深圳公安部门排查当地的网约车司机时的发现:8000名网约车司机中,有吸毒前科的人员1425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1661名——姑且不论这一统计是否夸张,在顺风车产品的“社交”与“相亲”设定之下,乘客无疑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现实的悲剧也不断证实这一点。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