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总编周记:其实,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为自己“庆生”的

对端传媒而言,唯一重要的事就是面向公众的高品质新闻服务,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情境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劣质疫苗事件,是一场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健康的公共安全事件,它的爆发,俨如十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的翻版。它似乎提醒著公众,一切还没有过去,仍然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只是换了个面貌。

劣质疫苗事件,是一场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健康的公共安全事件,它的爆发,俨如十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的翻版。它似乎提醒著公众,一切还没有过去,仍然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只是换了个面貌。摄: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李志德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8-08-05

#总编周记

过去两个星期的端传媒编辑室,用“人仰马翻”都不足以形容。从7月21号“疫苗之王”这一篇文章开始,一场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健康公共安全事件再度爆发,如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翻版。而无巧不巧,我们正筹备著“毒奶粉十年”的一系列回顾报导。劣质疫苗事件似乎提醒著公众,“它”没有过去,仍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里,只是换了个面貌。

“它”可以是:长期被漠视或者打击的消费者权利意识、媒体职能残缺、政府信息不公开,以及公共法律服务的缺席——除了北京一位律师向山东省政府申请了信息公开,几乎没有律师出面担当疫苗案的法律维权。和十年前毐奶粉爆发时的情况相比,这次的无奈和绝望更像掉进了一处深不见底的悬崖,坠落不停,不知何时是个了结。

和疫苗几乎同一时间,中国的#metoo运动也突然蔓延开来。这一波反性骚扰运动,从今年年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举报教授陈小武开始,到四月北京大学中文系,七月广州中山大学人类系为止,话题和讨论一直局限在校园和师生情境里。然而到七月下旬,中国民间公益圈和媒体业里的性骚扰案件举报,一下子进到了公众视野。如何评价这些情节轻重不一的性骚扰案件?存不存在诬陷的可能?法律和社会运动是否冲突等等议题,在中国经常对公共事务发表评论、倡议的知识份子间,甚至引发了激烈争辩。

在这些争辩进行的同时,“爆雷”没有停下来,最新的事件是北京龙泉寺住持,拥有“中国佛教学会会长”和“政协委员”头衔的释学诚,被弟子举报长期以偷换的佛法概念性骚扰甚而性侵出家女尼。95页举报书的规格之工整和它揭露的内容一样惊人。如果已知的情节属实,事件本身的恶劣程度就不下2001年在美国波士顿爆发的天主教性侵案件。更何况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这类案件同时重重冲击了党国体制。“中国#metoo”的规模前所未见,至今仍是现在进行式,端传媒编辑室会时刻守望这起事件的发展,不敢松懈。

端传媒创办三周年,就在这个当口到了我们眼前。回顾过去三年,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动的产业环境里跌跌撞撞,千辛万苦寻找永续经营之路的过程不足为外人道。自己的新闻,就留给电商专家或传媒业研究者去言说评价。对我们来讲,唯一重要的事就是面向公众的高品质新闻服务,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谈到高品质,美国纽约时报以“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自许,我们跟从这样的宣示,但在华文的语境里,重音更在”All”。你懂的!

说真的,今时今日,其实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为自己“庆生”。不过用户运营部的同事们还是努力在兵马倥偬之际抓紧时间,规划出一系列的三周年活动。九月一、二日在台北的论坛,主旨不是“庆祝”,而是“对话”,我们打开厨房,让各地的“大厨”和台湾知名的评论者对话,更重要的是和读者的面对面交流,一句鼓励、一段批评、一则选题的构想,或者一条报导的线索,都是启发、鼓舞我们迈向第四年、第五年......最强大的动力。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