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总编周记:给“小端”往前走的动力

从“大端”到“小端”,不单单只是营运型态改变,而是希望与读者做一次沟通,希望改变“用户不应该为服务或内容付费”的观念。

2018年6月13日,亚洲出版协会“2018年卓越新闻奖”颁奖现场。

2018年6月13日,亚洲出版协会“2018年卓越新闻奖”颁奖现场。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李志德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8-06-17

#总编周记

上个星期三,是个让端传媒的大伙难忘的夜晚。湾仔会展中心的大厅里,亚洲出版协会(SOPA)主办的“2018年卓越新闻奖”颁奖典礼正在进行。在十五个相关的奖项里,端传媒在九个项目中获得十项提名,Initium Media的名字一再被司仪点到,明明参加的是晚餐会,但完全没有意识到下肚的是什么,唯一能做的,就只是紧紧张张地听著每个奖项的结果,而最终我们共拿下六项大奖

尽管我们在2015年上线后,在2016年、17年的卓越新闻奖评选中都交出了精采的成绩。但今年获奖的意义不同以往,因为“大端”已经成了“小端”。

“大端”、“小端”是我们自己用的称呼,“大端”指的是2015年创立之初到去年四月的端传媒;“小端”指的是去年四月到今时今日。大、小端的分野,不消说,读者肯定清楚,去年四月的一次大裁员,我们损失了百分之七十的工作伙伴,营运型态也做了彻彻底底的改变。

端传媒裁员,在当时的业界,是桩半大不小的新闻,引起诸多讨论。那时有一篇文章《端新闻裁员之后,之后会如何》这样写道:

“端传媒或许也会趁这个时候开放小额捐赠或者订阅,......接下来的挑战都会是商业性的、而非内容性的。我个人是期待端传媒在内容付费上能够取得成功,毕竟,使用者付费,这对端传媒这样的媒体而言,恐怕才是最好的模式。”

一年之后重看这篇文章,感慨之余,也敬佩作者的眼光和判断。端传媒随后的确走上了群众募资和付费订阅的营运型态,读者的支持,让我们能够在过去的一年里,继续实践我们对新闻的理想,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开启付费制这个决定,做来并不容易。因为如果放宽视野看大环境,就在端传媒思考改变营运型态的同时,在业界有标竿地位的《南华早报》被阿里巴巴集团收购,新团队最重要的决策就是拆掉了付费墙。阿里巴巴的高管认为:“用户不应该为服务或内容付费。最终要付费的应该是希望接触到这些用户的广告商。”

阿里的高管没有说错,放眼大中华区或华文媒体,潮流的确如此,偏偏端传媒就是逆著潮流往前走。

一年了,顶著风往前走的小端没有倒下,还在SOPA和其它华文新闻奖里,交出了不亚于大端时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小端还多了一些同行的伙伴,不管在台湾、香港,或者国际新闻机构的中文网,逐渐开始有同行和小端一样,相信并且敢于尝试推动付费订阅。

这不单单只是端传媒改变了营运型态,而是希望与读者做一次沟通,希望改变的,正是“用户不应该为服务或内容付费”的观念。免费的信息不必然劣质,但个人免费,并不等于社会、国家和整个华文社群也是零成本。因为过去十年,网路信息传播的种种问题,包括假新闻、虚伪信息、仇恨言论散布......等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这种经营型态所造成;而真心实意的内容提供者,在整个结构里几乎无可避免地成了被剥削的一群。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推动这个结构做出一些改变。过去一年响应小端付费制的读者,我们需要您不间断的支持。而还没有加入的,我们也期待您参与这场阅读革命,和我们一起为华文世界做出一点有益的改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