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深度

入围奥斯卡的艾未未:我和中国政权是恒久不变的对立关系

艾未未动用200人团队拍摄的全球难民问题纪录片《人流》引发关注和争议。他本人也在片中出现,他说,因为自己也有“难民”的身份认同。他说自己六十岁了,从来不是世界公民,而是一个现代的吉普赛人,永远的异议者。

艾未未以全球难民问题纪录片《人流》入围奥斯卡。但和大多数记录难民的纪录片不同,《人流》并没有紧跟任何具体个人的叙事,令此片引发争议。图为2017年2月21日,艾未未在柏林工作室。

艾未未以全球难民问题纪录片《人流》入围奥斯卡。但和大多数记录难民的纪录片不同,《人流》并没有紧跟任何具体个人的叙事,令此片引发争议。图为2017年2月21日,艾未未在柏林工作室。摄: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曾金燕 发自美国

刊登于 2018-01-12

纪录片导演艾未未入围了奥斯卡。这位极富争议的著名艺术家曾以工作室名义,在中国拍摄过多部以抗争与记忆为题材的公民行动纪录片,这是第一次他拍摄中国以外的题材。《人流》(Human Flow)动用了两百人的团队,走访23个国家,集中拍摄如今困扰欧洲乃至全球的难民危机。

不过,和大多数记录难民的纪录片不同,《人流》并没有紧跟任何具体个人的叙事,全片看完能够记住的人物名字,可能也只有片中的“艾未未”本人。和导演的其它作品一样,这也令此片再度引发争议。

《人流》电影预告片。

如何建构电影中的真实?或是走向虚构、再在虚构中表现比瞬间事实更加真实的社会现实?这是导演手中掌握的力量。在《人流》影片中,艾未未选择了自己作为穿针引线的角色——“艾未未”是一个疯魔结合的吟游者、说书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戏谑穿行于战争废墟、难民的迁徙中、和各类边界隔离的现场。大量航拍镜头的运用,为说书人增添了神的视角:航拍跟随著难民人流趟过欧洲大地的河流、亚洲地区的森林,目睹土地和天空被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分割,国土边界上绵延不断的铁丝网、挡板、栅栏……壮阔的视觉效果,与摄影机前的难民,形成某种强烈反差:难民们穿著整齐划一的服装、住进整齐划一的无顶单元格,排成行,展示自己无声的面孔。在这样的画面里,肤色、性别、样貌都不再重要,人不再是丰富而具体的个体,而是像蚂蚁一样的存在。

就这样,摄影机的强势权力和难民的失语面孔同时在场,艾未未并在其中安排穿插了难民母国最优秀的诗歌片段,这使得《人流》脱离新闻性、事件性和人物塑造等常见的纪录片手法,而是给出了历史的宏大语境,形成对难民议题,带有哲学意味的拷问。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