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俄国革命百年:革命的悲剧由谁决定?

革命者面前往往是这样的困局,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抓住机会,还是错失机会等待准备好的那一天?

2017年11月6日:俄罗斯有集会纪念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参加者携带红旗和列宁的肖像游行。

2017年11月6日:俄罗斯有集会纪念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参加者携带红旗和列宁的肖像游行。摄:Alexander Ryumin\TASS via Getty Images)

张跃然

刊登于 2017-11-07

#深度俄罗斯#评论#张跃然

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的一百年后,无论是在中国,俄罗斯或是其他地方,这场革命的相关叙述与评价都五花八门、甚至针锋相对。这种多样性既体现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永恒主题——对俄国革命的评价,永远植根于评价者对其当下所处政治环境的理解——也体现出这场革命本身的过程和遗产是多么复杂。

因为革命之后的苏联史充满了悲剧,所以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告别革命吗?或者在面对高压强权的地方,十月革命的历史,仍然有进步价值吗?在一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如何立足于当下这个时代,重新反思这场革命?今天的政治运动参与者,可以从这场革命中学到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我们回到俄国革命的历史情境本身,去仔细观察1917年俄国的行动者们——尤其是布尔什维克——面对怎样的局势、他们为什么做出了他们最终做出的选择、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究竟是什么历史情境的产物。只有透过具体的历史情境,我们才能将当下面对的现实与1917年的俄国对接,发现背后相同的历史困境,从而由“告别革命”与“革命万岁”的天真想象中走出来。

革命是否发生,是由革命者决定的吗?

让我们先把视线拉到1917的后一年:1918年,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失败后,德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erg)被捕遇害前曾写下一篇题为《柏林秩序井然》的文章,反思这场革命的前前后后。在文章中,卢森堡坦诚地承认,彼时的德国,没有给革命提供成熟的准备条件。但她更明确地指出,并不能因为革命准备不充分,就认为这场革命的发动是错误的:“革命不是凭自己的愿望,在广阔的田野上按照‘战略家们’巧妙地制定的计划行动的。革命的敌人也有主动性,的确,通常说来,他们发挥主动性的情况比革命本身要多得多。”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下、在镇压革命力量的步步紧逼下,发动革命是唯一的选择,而革命一旦发动,开弓就没有回头箭——“革命的内在规律是在跨出第一步以后决不能停下来采取无所作为的被动态度。”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