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风物深度

移民澳洲又回流香港:他为何一直要拍三级片

在澳洲学校幻想自己是陈浩南;拒绝香港导演圈由低做起的规矩;想给九龙皇帝拍部科幻片⋯

导演陈翊恒热爱健身,常常作街头装扮。

导演陈翊恒热爱健身,常常作街头装扮。摄:卢翊铭/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张书玮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7-06-19

#异乡人

“如果电影台正好播,你又正好换到这个台,我想拍那种你会看下去的电影,看过都能再享受一次的戏。”

陈翊恒很熟悉 Sharp 出品的一款 TV/VCR Combo 电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初,Sharp 曾自信满满宣布这一型号产品是电视机的未来。就在同时期,陈翊恒在这种电视机上看了无数港产片录影带。童年的固定节目,全家人每逢周日先去教堂,之后中午就聚在祖母家中打麻将消遣。八九零交替,他还不到十岁,祖母家附近的九龙城广场当时还未修建完毕。陈翊恒不玩麻将,自己去楼下的金狮影视超特店租借录影带,借来的多数是成龙和许氏兄弟。无数个九龙城的周末下午,那是他最初与电影的接触。成龙《A计划》正片播送完毕,花絮中看到他冲破玻璃跳下来的侧拍镜头,原来那一幕有上百人在现场协力。“我开始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个岗位是要去创造一个世界。”

港产片在澳洲并没有“时差”

电影梦埋种在港产片意气风发的年代,金狮影视超特店在香港大张旗鼓,分店林立。谁知在九十年代末,盗版横行,金狮负债累累,不得不清盘。那时间陈翊恒已经跟家人移民去了澳洲,很多香港家庭在89后都有类似经历,他1991年离开,2001年才回流。走时“细路仔”,回来时变了“大只仔”。他如今的装扮有时是嘻哈街头风,有时穿着贴身的运动衣,外型似足一个 rapper,但举止却不是嘻哈式。

九年的移民生活,他想来错过了金狮的结业。但他没错过电影。去澳洲之后仍有看港产片吗?“全家香港人过去,怎么会不看港产片?”他的父母和姑丈家都有很多录影带,华人文化在当地也颇为强势,“而且去到澳洲的时候,当地的电影工业每年大概只产出十部戏左右,多数是艺术电影,主打电影节。”与九十年代初年产200套电影的香港相比,澳洲的娱乐文化对华人的确吸引力有限。港产片跟随移民扩散到海外,陈翊恒仍然可以继续用 TV/VCR Combo 看电影。

“当时要去电影院,就要开车去市区。”他和家人移民到昆士兰布里斯本的 Tingalpa 区,“市区太远,很少去电影院,接触电影主要靠录影带。”Tingalpa 的生活区,餐厅洗衣铺次第排开,当地的连锁店 Video Ezy 就在这些店铺旁边。“通常是先买一盒 pizza,然后去隔壁租录影带回家看。”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