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張可:如何跟“魔鬼”做交易?“一中承诺”下的台湾困境

台湾的校园,是北京到现在为止,最难攻克的“堡垒”。

刊登于 2017-03-09

有人认为“一中承诺”蚕食了台湾的言论自由。
有人认为“一中承诺”蚕食了台湾的言论自由。

庸人自扰?假戏真做?

在一篇有关“一中承诺”的网志下,有陆生给原 PO 留言道:“本来两岸都心知肚明的,面子的事,非得往里(里)子里(里)钻”。同样,也有陆生评论:“哈维尔笔下的水果商人并不在乎挂出的‘无产阶级大团结’标语的意义,陆生或者学校大多也不在乎‘一中承诺书’的内涵,大家都只是不想惹麻烦,戴上党交给你的假面。只是,假面带久了,就忘记了真实的面容;谎言说久了,就成了‘真实’的样貌。”

这两位陆生各自所代表的观点,分别基于不同的立场。

对这一桩公案表示不屑者认为,这明显是有人“暗中搞事”,破坏了过去既有运作良好的模糊和默契,打破了潜规则,实在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签署这种“承诺书”就是在同“魔鬼”做交易,鲸吞蚕食台湾的言论自由,迟早假戏真做,害人害己。

就事论事的说,当我们讨论“承诺书”时,首先应该了解,为什么大陆主管机构,会要求大陆交换生和研修生所在的台湾高校签订这样的文件?是处心积虑让台湾钻进“一个中国”所设计的圈套,还是地方官僚机构为了自我卸责发明的“保险阀”?

如果私立大学认可这样的承诺,或许更多是为了广纳生源,弥补自身的财务缺口。那么“旱涝保收”(每年保证获得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许下这样的承诺,又是什么因素影响?

进一步说,如果这样一纸承诺真的在大学里有效运作,它究竟是透过什么样的方式发挥作用,还是仅仅在大陆学生和学校的脑袋里装了一个“小警总”?

面对这三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今天中国社会的语言政治。

避险的承诺书,台湾何以接受?

经常收看《新闻联播》的人,想必不难察觉到,中国是一个政治术语和修辞泛滥的国家;几乎所有的重大政治文件,都要在开头使用一系列的政治术语作为修饰。例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这些修辞,人们未必都信,可是这样的情况反映出:中国长期受到单一性政治语言的垄断,以及这种政治语言已经渗透在社会的日常实作当中。

从具体层面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的官僚机构已经形成一种制度惯性:讲求政治正确,讲求趋吉避凶。

以大陆学生来台为例,几乎所有的大陆学生出发之前,都会参加“行前准备会”。一般说来,就是地方的台办人员,提醒大陆学生在台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这其中自然会有关于统独问题的争议。一言以蔽之,就是“你在台湾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能支持台独”。

这种提醒,一则是善意避免陆生陷入纠纷,招来“无妄之灾”;另一则也是“尽其职责”,万一有其管辖之下的来台大陆学生,“执迷不悟”落入“魔道”,他日造成“恶劣影响”,那时追究起来,地方台办亦可为自己澄清责任。

于是乎,这构成了今天两岸交流中大陆涉台机构自上而下的基本行为逻辑。

在笔者看来,“承诺书事件”大致亦遵循这样一种路径:所谓“丑话说在前”,承诺书中的“不涉及政治议题”、“不涉及一中一台、两个中国”,就是先用一套政治语言为自己撇清责任,同时也为赴台交流的交换生、研修生“打预防针”。

那么,既然不少私校出于财务考量,为了能够扩大生源,多出具证明,敷衍了事。公立学校又何以萧规曹随加入这语言游戏呢?

很多来到台湾的大陆学位生,多是先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台,进而觉得值得继续攻读下去,转而申请学位项目。公立大学虽无迫切的财务压力,但是可能基于对学生的认识,与其中的连带关系,大学不忍因此横生枝节,抑或妨碍个别系所与大陆同行的交流需求,遂仿照他人,也糊里糊涂地掉了进去。

一位公立大学陆生在网路上自述:“有人就说,那就不要交流了吧。这是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也很可能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妥协之最终结局。是啊,说白了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不让陆生交换生来台交流。一团糟,是的,一团糟,但生活只会在这一团糟中继续,交流也是。”

承诺书阳谋,风险何在?

既然台湾诸多高校,都加入了这场语言政治的游戏,这是否已经对台湾校园的学术自由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是透过何种机制?或者说,有什么可能潜在的风险?

笔者看来,在台湾今天具有高度政治警觉和敏感的大学校园里,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视为政治黑手介入校园,因此,就算北京真的要施加这种影响力,必然只能透过“代理人”,间接的影响校园的政治生态,而这种方式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可能只有学生会或者学生议会了。

可是,北京要安插“代理人”也绝不容易。先前淡江大学陆生蔡博艺,即使身家清白,自己参选,在竞选学生会期间仍引发争端,终究难逃校内政治漩涡,成为“折翼的天使”。这样的“被猎巫”故事,所在多有,其结果也一再表明,旅台陆生的校园政治参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遑论短期的交换生或研修生。无辜陆生参与校政已经这么困难,更何况某种政治势力的代理人?他们真的能躲避放大镜的检视吗?回顾香港校园近年来类似的例子,便可知一二。

可以说,台湾的校园,是北京到现在为止,最难攻克的“堡垒”。所以,大陆对待台湾的策略,从来都不是“阴谋”,而是“阳谋”;“承诺书”也仅仅是这个阳谋的一部分,可是,正如戈培尔所言:“谎话说一万遍,即成真理”,最大的问题即在于此。也许台湾的大学并不相信承诺书的内容,只是敷衍,但是时间一长可能就不自觉的被“规范化”。

践行“最美丽风景是人”,需要真诚

在一些人看来,跟魔鬼做交易,本身就是伪命题。可是当“魔鬼”就在你身边,移不开也挪不走时,相处就变成不可避免的问题。就如同这次事件一样,如何能够“相处”而不出卖“灵魂”,本身折射出台湾在面对中国时的长期困境。

关于两岸的教育交流,台湾首先面对的就是陆生问题。陆生面对种种制度限制,本就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非来投”的一群人。笔者是其中一员,身居台湾已数年。根据身边的经验观察,一些陆生来台后,对台湾的敌意或反感,不减反增;这本身源于两套社会制度条件下,所形塑出不同的认知框架和情感结构所导致。

简言之,台湾人由于长期被中国政府打压,很容易造成一部分人将情绪发泄到陆生身上;大陆学生满怀憧憬来台,却无辜成为部分台湾人发泄怨恨与报复冲动的对象。大部分大陆学生不认为自己亏欠台湾什么,更不觉得自己做错什么,无法接受这种敌意与怒气。因此这种摩擦,加深了彼此嫌隙与恶感。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和制度条件下,台湾从一些陆生眼中的“自由复兴基地”,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魔鬼”相视的人,又帮助再造了新的“小魔鬼”,并最终成为这些怨恨者眼中的“魔鬼代言人”。

造成这样双输的结果,既是两岸历史和制度的形塑,也是台湾在陆生政策中,“功利化”和“妥协”的结果。具体而言,假如大陆学生只是被当做解决台湾高教危机的权宜之计,那么,台湾就无法摆脱“魔鬼藏在细节”中的诱惑和风险——例如签署“承诺书”来确保经济利益。而台湾政府“三限六不”政策,所衍生出一系列针对陆生的限制性条款,本身如同“承诺书”一样,都是妥协的产物,成为尴尬的“鸡肋”。

三限六不

陆生相关的法令规定有《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专科学校法》等,俗称“陆生三法”。为了让陆生来台求取学位,立法院在2010年修订了上述三法中的相关规定,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三限六不”。“三限”指的是限制采认高等学校学历、限制来台陆生总量、限制学历采认领域,“六不”则是指不涉及加分优待、不影响国内招生名额、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在学打工、不得在台就业、不得报考公职及专技考试等。

既然“承诺书”事件已经曝光,台湾教育部门和大学,也需要重新思考,在面对对岸具体事务的时候,是否有必要利用既有的校际联络机制,采取更加灵活一致的策略和立场。在当前两岸情势下,官方互动陷入停顿,只有台湾内部通气协商,形成一致的原则共同执行,或许不失为解法;而不是“各自为战”,到头来顾此失彼,内外交困。至于中央政府的执政团队,则应该站在更具人性高度的位置来筹划。

若是台湾能够避免像其对手那样思考,能够在陆生问题上少一点功利盘算,多一点“最美丽风景是人”的真诚,改变两岸现有框架与互动模式,从陆生开始相互走出“对敌人仁慈干嘛”的死循环,或许还能够在剪不断理还乱的两岸关系中,找到新的着力点。

(张可,台湾大学博士生)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