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香港独立音乐表演场地被指违规经营,过时条例扼杀本地艺术?

刊登于 2017-03-08

Hidden Agenda被食环署指涉违规经营。
香港知名的独立音乐表演场地 Hidden Agenda 被指涉违规经营。

香港知名的独立音乐表演场地 Hidden Agenda (以下简称 HA)自2009年开业以来,多次因“违规使用工厦土地”而被迫搬迁。去年12月,HA 成功众筹50万元后再度开张,但3月7日晚,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职员以购票入场的方式“卧底”进场,以违反《公众娱乐场所条例》再次对 HA 提出警告,双方一度产生冲突。事件经 HA 的 Facebook Page 曝光后引发关注,有不少声音质疑香港现行法例落后,限制本地文艺事业发展。

公众娱乐场所条例

根据公众娱乐场所条例,任何人如未获发牌当局(即食物环境卫生署署长)发给牌照而经营或使用任何公众娱樂场所,即属违法。一经定罪,可处第4级罚款及监禁6个月,并可就罪行持续的期间,另处罚款每日2000元。

当晚多位食环署职员在演出前到场,怀疑 HA 未申请“公众娱乐场所牌照”,要求 HA 负责人许仲和出示相关资料以做记录,并称有机会以此检控 HA 在没有事前取得牌照的情况下经营演出,双方因此发生争执。许仲和指,香港有关工厦的土地用途条例早已过时,如果照此规定,许多工厦场所都存在违规经营的情况,认为政府内部应就相关规定进行检讨,而非一味进行检控。

随着香港工业自80年代起逐渐迁移至内地,不少工厦面临人去楼空的景象,却为包括音乐人、艺术家、设计师在内等一众文化艺术工作者提供以较低廉租金租用场所的机会。但根据上世纪60年代制定、沿用至今的《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规定,没有从事任何有形产品的生产和处理的,均不能算是工业,在这种情况下,设计、 文化艺术、资料处理等行业,基本上都不能被视作工业经营。

HA 的诞生地观塘就是香港独立音乐的重要区域,聚集大量乐队排练室、乐器行及少数表演场地。但在地契未改变用途的情况下,HA 因不能申请公众娱乐场所牌照而一直在法律灰色地带游走,经营期间三度搬迁,更多次被政府部门上门调查。至去年12月重开,HA 希望改变状况,改借助申请“食物加工牌”,通过营运一间“合法、合规”的外卖小食店来继续经营。

一路以来我们为了可以合法经营,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无奈地契问题,根本无路可行。

Hidden Agenda

这次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于工厦规管条例落后的关注。不少声音认为,现时工厦规管条例完全忽视了工厂北移后导致大量空置单位的情况,而政府只是一味对“违规经营”进行打压,并没有透过检讨法例来达致双赢的出路。

2010年4月,港府曾推出活化工厦计划,允许15年以上旧工厦的业主,免补地价将整幢工厦改建为写字楼、住宅、艺术工作室等。但有报导指出,这一政策反倒令工厦单位租金不断攀升,有大量本地文化艺术工作者因无法负担愈来愈高的租金而被迫迁离,最终扼杀了本地文化创意工业。

声音

2012 年的观塘,私人分层工厂大厦与私人工贸大厦的空置率,分别仅得 6.8%及 5.7%……它们成为了音乐人工作室、剧场、电影制作室、舞蹈排练室、街头艺术工作室、画廊、手工艺工作坊、体育训练场所、无数中小型工业单位……它们自 90 年代已进驻,随时间的蕴酿生成了不同的社群与文化。空间使用者不计其数,那是他们生活的地方。

《我们来自工厦》一书

目前许多工厦内仍有工业活动,部分涉及贮存危险物品,若举行吸引大量人流的活动会增加消防风险,因此政府在放宽用途限制时,须谨慎行事。

2016年11月,时任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表示,放宽工业大厦非工业用途限制的最重要原则,是不会构成严重消防风险

不去解决各类危险品货仓的安全问题,却去扫荡周边的安全使用者,这是什么逻辑?出事了就急于“做 show”,没事时又拿工厦创作室为例子证明香港创意无限。这是已谈论了超过十年的问题,连“工厦艺术关注组”也成立多年了,至今政府只在口头上放宽了说法,曙光未见……

香港艺术家王天仁

来源:立场新闻苹果日报Hidden Agenda 脸书专页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