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现届香港政府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基建开支大幅增加25%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财政预算案,减少派糖、维持经常性开支增幅,花在基建的钱却大幅增加25%,用得其所吗?

端传媒 香港组

刊登于 2017-02-22

2017年2月22日,现届香港政府公布任内最后一份财政预算案,由刚刚接替曾俊华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外界一直盛传曾俊华和特首梁振英理财哲学“唱反调”:梁振英倾向进取,而曾俊华则强调“量入为出”。新一份预算案,换上与梁振英友好的陈茂波,情况又如何?

陈茂波早上宣布预算案之初便指出:“想尽力运用大家一起努力积累下来的财富,照顾社会上有需要的市民,纾缓中产家庭的生活重担,以及为香港建设美好的将来作出恰当的投资。”

端传媒研究本届及梁振英政府过往四届财政预算案数据发现,五年来政府用于福利、教育、医疗的经常性开支有所增加,但与之相比,基建开支的增幅大幅抛离;另外,今次预算案,中产家庭受惠明显多于基层。

2017-18年度财政预算案今日公布,陈茂波指没有任何预算案能满足所有市民需要。
2017-18年度财政预算案今日公布,陈茂波指没有任何预算案能满足所有市民需要。

公帑花在哪:“派糖”相似,基建开支大幅增加

过往曾俊华经常说政府不能乱花钱,被外界批评只以短期派糖措施纾解民困,拒绝增加经常性开支,是“守财奴”。

今年经常性开支增至3710亿元,虽然增幅有6.8%,但以增幅比较,上个年度增幅其实有7.1%,比今年还高。也就是说,陈茂波对长远开支的承担,较曾俊华更少。

教育、医疗和社福占经常性开支超过六成。这几个项目的开支都有增加,增幅由5%至11%不等,与曾俊华年代的增幅相若,可见陈茂波同样未有大刀阔斧增加经常性开支。

相比起经常开支,今年预计花在基建的开支,则远远抛离其他项目,由上个年度的858亿元,一年间增加25%至1072亿元。

在“派糖”优惠方面,今届预算案大致延续过往方向。

中产人士普遍关心宽减税项,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与去年一样宽减75%,以二万为上限;个人、已婚人士、供养父母免税额,全部维持不变;伤残受养人和供养弟妹免税额,则略为增加;而薪俸税边际税阶,也会由40000元扩阔至45000元。

基层方面,去年财政预算案,政府取消了连续实施9年的公屋免租,引起坊间争议。今年陈茂波延续做法,没有宽免租金措施。综援方面,他也同样按照去年方针,额外发放相当于一个月的综援、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其中一笔较显眼的,算是政府预留了300亿,加强安老和残疾人士康复服务。

17/18财政预算,怎样影响中产人士?
17/18财政预算,怎样影响中产人士?
17/18财政预算,怎样影响基层?
17/18财政预算,怎样影响基层?

公帑来自哪:主要靠卖地,印花税和地价收入急升

那么香港政府的公帑目前主要来自哪些地方?

根据2017/18财政预算案,公帑主要来自利得税(1390亿元)、地价收入(1010亿元)和其他收入(1330亿元)等六大领域。

不过,翻查过去五年数据,发现最大增幅的收入类别,是来自物业及土地买卖的印花税收入,以及政府卖地地价收入,其中,前者升幅为53.5%,后者为46.38%。

这显示港府收入目前主要依赖卖地和地产市场,继续奉行高地价政策。公布此次财政预算案时,陈茂波指出,香港税基狭窄,政府收入来源集中,以本年度为例,政府所录得盈余,绝大部分源自卖地收入和印花税,收入远超预期。

香港税基狭窄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但对此香港政府暂无进取行动,税制已40年没有检讨。

政府公帑来自哪:卖地和印花税收入增幅最大
政府公帑来自哪:卖地和印花税收入增幅最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