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张凯闳:台湾大客车不安全?破解五种迷思

一般大众对于大客车所知有限,于是产生不少谬论迷思,逐渐形成台湾社会对台制大客车的既定印象。

刊登于 2017-02-20

游览车屡发生重大事故,引起各讨论游览车的安全问题。
游览车屡发生重大事故,引起各讨论游览车的安全问题。

台湾近来每逢大客车事故,即便肇因不尽然是车辆本身造成,但总免不了会有各式各样针对车体安全的批判质疑出现。毕竟搭载诸多乘客的车辆发生重大伤亡,车安问题自然也成为焦点。

有关台湾大客车车辆的讨论众说纷纭;一般大众对于大客车所知有限,于是产生不少谬论迷思,逐渐形成台湾社会对台制大客车的既定印象。

以下就以五个常常被提及的大客车迷思来厘清:

污名化的“拼装车”

不少人所批判的“拼装车”,其实是大客车生产的常态,没必要被妖魔化。

首先,台湾近年几次游览车事故(注一),常见车体遭受撞击后分离而酿成重大伤害。于是,许多人便归咎于台湾的游览车都是“拼装车”;似乎“拼装车”相对于“原装进口”,就是不安全。但事实为何?

这种说法,其实是把小客车的生产概念套用在大客车上,以为一辆车就该从头到尾由单独一间厂商完成,否则就是“拼装车”。举例来说,一辆丰田(Toyota)的家用轿车,就该在 Toyota 工厂的流水线上完成,不该出现 Toyota 的车套上了其他车牌的车壳。然而在大客车的生产流程中,底盘与车体分属不同厂商,即便在欧美日等地都是相当常见的。固然有些车厂有统包的能力,但全世界多数车厂仍是分别施作。

大客车的生产著重专业分工。以欧洲来说,虽然有像是富豪集团(Volvo)、梅斯特斯-平治(Benz,奔驰)或是猛狮(MAN)等车厂,拥有完整供应客户从底盘到全车的能力。但是,这些车厂更多是生产底盘,再交给其他的车体厂制造车体——像是伊利萨尔(Irizar)便是欧洲车体大厂。

至于全车单厂制作的作法,相对于分开施作,可能反而更符合台湾大众对“拼装车”的想像。一般大客车因为底盘与车体分开施作,靠底盘大梁提供车身支撑与承重;而整车厂的车辆采用全承载式(注二)的设计,利用全车骨架来分担原本底盘大梁的作用。整车厂专精于制造全承载车款,但是引擎、变速箱以至于车轴等零组件,往往仍仰赖他厂提供——于是客户可以选择搭载康明斯(Cummins)、Benz或是MAN等厂商提供的引擎,而变速箱也可以选择采埃孚(ZF)或是福伊特(Voith)等厂商,让客户有相当多样的选择空间。

简而言之,不少人所批判的“拼装车”,其实是大客车生产的常态,没必要被妖魔化。有些人以为原装进口的欧美大客车是“一体成形”的,实际上全世界厂商(包括所谓真正的“原厂”)的车辆组装,仍都是由各种骨架组件焊接而成,再覆盖车身蒙皮,而不像小客车有所谓“一体成形”的整车骨架。

台制大客车,铁工厂制造?

第二种常听到的说法,宣称台湾的大客车都是“铁工厂”生产——让人以为只要有简单铁棚作坊,用简陋的设备就能开工的。

会产生这种论点,源于台湾过去数十年来,台制大客车与进口的国光号MCI客车(灰狗巴士)安全纪录的对比——前者车祸曾造成不少伤亡,相对而言后者也曾发生数次车祸,但是人员伤亡轻微。当时两者对照之下,逐渐形成“台湾车体不安全,灰狗巴士安全”的印象。

诚然,早年台湾对于大客车车体并无安全规范。当时大大小小的车体厂林立,多达四十余家;有些车体厂以打造货车为主,偶尔才兼着打造几辆大客车车体。当时大客车车体打造材料是否安全,结构有没有偷料,凭借的是车体厂良心。

不过自2008年起,车体厂要打造大客车车身,均要通过车测中心(ARTC)车辆安全审验中心(VSCC)的检验和认证。其认证标准则是参照欧洲的车辆结构强度法规(俗称ECE R66),车体打造均需要按照认证通过的骨架与结构计算图施作,同时车体厂工厂也需通过VSCC 的查核方能开工。自此之后,大客车车体打造已有一定的安全门槛,并非所谓的“铁工厂造车”。新出厂的大客车已经相当安全。

许多不了解台湾大客车的评论者,总认为台湾车体厂只是关起门“土炮”制作,但实际上不少车体厂都时常至国外考察,并引进相关技术。除此之外,台湾车体厂也常与欧洲底盘商合作,后者会派驻技师到台湾车厂,两地厂商也会合力拓展海外市场。例如近期便有车体厂与欧洲底盘商合作,外销台湾打造的双层巴士到韩国。台湾车体厂早非吴下阿蒙。

“卡车底盘”与车高的迷思

第三,不时有人指出台湾的游览车是“用卡车底盘打造”。这种状况是否存在?

其实,业界不少人也会笑称自己开的车是“卡车底盘”——不过这其实是因为,台湾仍有不少大客车跟卡车一样底盘采用“钢板悬吊”,其舒适度跟卡车一样差。实际上台湾的甲类大客车(前轮与后轮间轴距长度逾4公尺以上)全部都是采用专门的巴士底盘,只有部分乙类大客车(轴距未逾4公尺、核定总车重少于4.5吨)因为市场需求差异(注三),才会采用卡车底盘打造成游览车。根据交通部的统计估算,以台湾大客车总数34000辆,后者乙类车大概不到1200辆。

传统上,因为采用钢板悬吊的车辆较为平价,且车辆养护也较为简单,因而不少大客车会选用钢板悬吊的底盘。但近年在比较强调车辆舒适度的趋势下,游览车多半改用乘坐感更为舒适的气垫悬吊。目前钢板悬吊的车款,多半还用于一般市区公车。而交通部也订出自今年7月31日起,新出厂的游览车都必须采用外扩式气垫悬吊,不但令车身更稳定安全外,乘客搭乘也更为舒适。

第四种迷思,是关于“车高”。许多人认为,台湾游览车的“双层”车体“太高”导致重心高,是许多翻车事故的主因。因此提出台湾应该采用日本或欧洲的“单层”游览车的看法。

这是相当严重的错误认知。早年台湾对于大客车车高限制为3.8公尺,因为过去几次车祸后的事故检讨而陆续调降。自2007年起新出厂的大客车限高为3.5公尺,这远比欧洲或是日本来的严苛。以邻近的日本来说,车辆限高为3.8公尺,而欧洲更是能到4公尺。

实际上,车辆是否会翻车还要考量到很多因素,包含车辆轴距、车辆载重、行驶车速还有道路情况等。以欧规ECE R66的标准是:“当车辆静止时,满载侧倾28度、空车侧倾35度时不会翻车,就算通过检验”。台湾人常以车高来单论事故主因,有违公允。

五年新车条款,不利高规车种

因应“教育部五年限制”而新买的便宜车款,却多半缺乏类似的主动式安全配备。

最后,自从2006年梅岭游览车事故以后,教育部颁布了一项“学校办理户外教学活动租用车辆应行注意事项”,规定各级学校租用游览车,限定五年以下车辆为原则。该事项推行之后,各级机关乃至于一般民间租用游览车也纷纷效法,导致许多以学校机关为重点客群的业者,不得不由高价的欧系车款,转为相较便宜的日、韩系车款,以期能在五年内收回成本。

通常一辆游览车的车况在三到五年时,引擎会逐渐达到最顺畅的时期,之后一直到第七、八年之后,才会需要大型保养。在保养得宜的情况下,一辆车开到十五年甚至是到二十年后才需要淘汰,这在欧美等地都是正常的事。

以台湾两大欧系车厂 Volvo 和斯堪尼亚(Scania)的车款来说,一辆成车行情价至少750万台币(约188万港币)起跳。日、韩系,甚至近年来中国厂牌的成车价却只要500至600万台币(约125至150万港币),价格比欧系车款少了三分之一甚至到一半。这些相较便宜的车辆,动力系统与主动安全性自然比不上欧系车款。

当欧系车款早已在台湾市场导入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时(如循迹防滑系统或是防锁死刹车系统ABS等),因应“教育部五年限制”而新买的便宜车款,却多半缺乏类似的主动式安全配备。到头来,并不会因为车辆比较新就让安全有所提升。

综观欧美日等地,也并没有强制大客车的淘汰年限,车龄逾二十年的车辆仍旧可以载客营运,况且车龄新旧往往并非事故主因。如何落实车辆保修、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制度,以及提升司机的驾驶水平,反而才是比车龄、车体,更值得关心的所在。

陌生造成的误解与迷思,加上媒体的推波助燃,往往造成不知情民众信以为真,模糊了真正该检讨的课题。

(张凯闳,巴士文化研究者,关注巴士的脸书页面不知所云经营者)

注一:例如,2006年梅岭游览车事故与2007年阳明山游览车事故。

注二:全承载式大客车的车身是一体的,没有底盘大梁,受到冲击的时候,撞击力道是由整个车身去分散承担,而不是承受在底盘大梁上,这种结构的好处会是比较轻量化,但是缺点是久了其实车身会慢慢变形。传统上的做法是将引擎和变速箱等机电设备装在底盘上。全承载式的车款没有底盘,而车辆的引擎和变速箱是直接装上车壳里。

注三:因为载客需求不同,如载客数较少(10~20人)的时候不需要用到大型巴士,或是部分地方限制大型车辆出入,为了这种状况,于是延伸出以8吨半的卡车底盘打造成巴士的情况。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