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全球最大食品并购案无疾而终,卡夫亨氏放弃收购联合利华

刊登于 2017-02-20

卡夫亨氏公司主要生产干酪、番茄酱、调味料、坚果零食等食品。
卡夫亨氏生产了众多经典食品。

在食品巨头卡夫亨氏(Kraft Heinz)计划向联合利华(Unilever)发起1430亿美元收购的消息曝光,并遭到联合利华拒绝后,卡夫亨氏于2月19日正式撤回了收购要约。这宗本可能创下史上最大一宗的食品企业收购案,从接洽消息流出到卡夫亨氏撤回要约,不到3天就匆匆收场。

根据联合利华的解释,拒绝要约是因为无论从财务还是战略角度出发,这宗合并对联合利华的股东来说都并没有好处。而卡夫亨氏的发言人则指出,收购消息“太早”被披露,使得两间公司很难继续就协议内容继续协商。

卡夫亨氏与联合利华分别是全球知名的食品饮料业巨头和快消品制造商,卡夫亨氏生产了亨氏(Heinz)番茄酱、奥利奥(Oreo)、太平梳打、趣多多(Chips Ahoy!)、菓珍(Tang)速溶饮料、瑞士三角巧克力(Toblerone)等长盛不衰的经典食品,联合利华则拥有立顿红茶(Lipton)、奥妙洗衣(OMO)、多芬香皂(Dove)、和路雪雪糕(Wall's)等多款风靡全球的产品。

如果这宗交易顺利推进,不仅一间规模超过雀巢、拥有数十万员工的食品、快消品巨头将横空出世;这宗并购案本身也会成为全球第二大并购案,仅次于2000年英国电信商沃达丰(Vodafone )以1830亿美元收购德国曼内斯曼(Mannesmann)的案例。

卡夫亨氏与联合利华就并购接触一事最早由金融时报在2月17日披露,当天联合利华与卡夫亨氏的股价分别上涨13.4%和10.7%。联合利华随即回应,指1430亿美元的要约报价过低,因此公司无意介入谈判。

目前卡夫亨氏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分别是著名投资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和巴西首富雷曼(Jorge Paulo Lemann)旗下的私募基金3G,两间机构合共持股超过50%。3G 集团素以激进的投资策略著称,曾多次进行敌意收购,并习惯在完成并购后以极端的“零基预算”(zero-based budgeting)大幅削减开支、弥补收购带来的债务。这种管理风格无疑与推崇可持续发展联合利华有些格格不入。市场一度认为,即便联合利华明确表达拒意,卡夫亨氏依然会进行敌意收购。

不过,根据金融时报引述的知情人士消息,巴菲特与雷曼在商讨后认为,强行收购联合利华的代价太大,最终选择了放弃。而据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这宗并购无疾而终,主要还是因为交易消息过早泄露,使进一步的斡旋变得相当困难。该名人士还指卡夫亨氏为推动谈判做出了巨大让步,包括同意继续使用联合利华的名字,以及准备大幅提高报价等。

另一重阻碍则可能来自英国政府。两间集团正就并购接洽的消息流出不久,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要求官员检查政府是否有正当理由干预这宗交易。特雷莎·梅担心,2010年卡夫食品(当时卡夫尚未与亨氏合并)收购英国巧克力制造商吉百利(Cadbury)后关闭英国工厂的事会再度上演,从而导致英国工作岗位流失。

18 %
143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相比联合利华2月16日收市时的股价溢价18%。

声音

看上去卡夫亨氏低估了联合利华的内在价值,也低估了收购这样一间股东们会反对如此高调变动的荷兰公司所面临的挑战。

杰富瑞国际(Jefferies International)消费品分析师Martin Deboo

敌意收购

敌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是指目标公司的经营者拒绝与收购者合作,对收购持反对和抗拒态度的公司收购。当事双方采用各种攻防策略完成收购行为,并希望取得控制性股权,成为大股东。双方强烈的对抗性是其基本特点,敌意收购通常会使得收购方大幅度地增加收购成本。进行敌意收购的收购公司一般被称作“黑衣骑士”。(资料来自MBA 智库百科)

来源:金融时报路透社BBC纽约时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