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中国通过首部《中医药法》,家传中医将可获医师资格

刊登于 2016-12-26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中医药法。图为中国浙江一家中医药店职员正在配药。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医药法》。图为浙江一家中医药店职员正在配药。

12月25日,中国第12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下简称:《中医药法》)。这项早自1980年代初提议订立的新法例,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中国首部中医药法。

据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中医药法》共9章63条,内容包括5大要点:

  • 明确了中医药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
  •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 加大对中医药业的扶持力度;
  • 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加强对中医药的监管;
  • 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中国民间中医从业人员一般出身自师承、家传等培养方式。报导指,《中医药法》兼顾考虑医疗安全风险,为经过多年实践而确认具备医术专长的师承、家传中医,开辟了新的专业资格获取途径。中医从业人员日后可通过实践技能、效果考核以获取专业中医医师资格。

另外,当局过往对中医诊所采取许可管理,即行政审批管理模式,新法生效后将改为备案管理;经备案的中医诊所亦将严禁开展备案诊疗范围以外的医疗活动,以降低医疗安全风险,及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这(通过订立《中医药法》)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产生深远的国内国际影响。

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二处副处长张涛

中国政府近年来对中医的发展可谓大力扶持。自1980年开始,中国卫生部便制订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工作方针;1982年版《宪法》也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此后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这一项。

然而,从学界到民间,关于中医药的争论从未停止过。近十几年来年,以科普作家方舟子、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等为代表的反中医人士纷纷撰文阐述各自观点。方舟子主张废除中医“阴阳五行”、“经脉气血”等理论,但支持用科学方法检验中药的有效性;张功耀则认为中医可以存在,但不应该被国家支持,也不应再试图将其与现代医学结合。

声音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

西医有中医値得学习的地方,例如西医系统化、简单化、高效化,而且有先进仪器和机器协助医生看病,但中医有几千年历史,积聚了很长时间和很多的经验,値得西医借鉴。

BBC 中文网网友 candy

任何学科都不可能以法的形式来确保它的“继承”、“弘扬”、“扶持”和“促进”。更何况“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未必能保护公众健康。事实上,中医药一直在为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添乱。其中,添乱最多的是中草药注射剂和中草药插手预防医学领域,干扰我国的防疫抗疫工作。

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2012年文章

中医存废争议

中医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以古代中国汉民族的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废除中医是试图将中医学的理论或实践彻底废除的努力,主要多进行于中国大陆。有时这些主张并不是要立法禁止中医师行医,而是试图通过在学校体制、国家医疗体制等领域驱除中医学的影响和作用来达到让中医逐渐流入民间甚至消亡,所以一些人又将这种诉求以较为缓和的“取消中医”、“限制中医”、“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等名称来表述。其主要依据是他们认为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相比较糟粕太多,缺乏科学依据,不是科学或甚至是伪科学。每次废除中医的运动,都有人强烈反对。双方争论焦点通常包括是否有科学方法和哲学思想等等。20世纪上半叶,主张废除中医者往往出自民族改造主义,而反对废除中医的人,则焦灼于药理医理方面。20世纪下半叶以降,支持废除中医者往往焦灼于药理药效,而反对废除中医者则爱举民粹民族主义大旗(却没想到支持废除中医者也可以用动保主义大旗反制)。至今为止在中国及海外这两派的争论还在继续。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来源:中国新闻网BBC 中文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