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国海证券承认涉200亿元“假章”协议,但恐引发中国债券信任危机

刊登于 2016-12-22

中国广西证监局检查国海证券债券业务。
连夜会议后,国海证券承认了涉200亿元“假章”协议,但其他券商短期内不得抛售。

12月20日,加剧中国债市巨震、发酵一个星期以来各方僵持不下的国海证券“假章门”事件,终于在监管部门的协调下取得进展:国海证券同意承认与22间机构签署的债券交易协议,将承担主要损失;同时,为了防止挤兑、给国海证券留出应对时间,短期内其他券商不得卖出所持的相关债券。

技术性违约牵扯出国海证券“假章门”

由于中国债市近期暴跌,12月13日,华龙证券爆出5亿人民币的政策性金融债出现技术性违约,并就此牵扯出国海证券涉及200亿人民币的“代持违约”。除了华龙证券,同批未按时交割的还有五矿证券等多间券商。尽管华龙证券与五矿证券已分别于12月14日、15日延期完成交割,多间券商同时出现技术性违约的反常现象却引起猜疑。12月14日一张在微信平台广泛流传的截图显示,“国海证券一个债券团队负责人张杨出国失联,请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债浮亏巨大,国海直接不要了,章是萝卜章(编者注:指假章)。”

随着事件快速发酵,国海证券不得不在12月15日早盘临时发布停牌公告,并在当天稍晚就债券团队负责人失联一事发布核查结果。

根据国海证券的声明,公司债券团队原负责人张杨、郭亮所涉业务相关协议中加盖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与公安机关备案印章不符,系私人伪造;国海证券既未授权张杨、郭亮开展文中所提及的相关业务及签订协议,自身也未签订任何相关协议。国海证券还表示,张杨已于2016年8月1日离职,而郭亮已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国海证券将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伪造公章的刑事责任。

就在同一天,广西证监局检查组也进入国海证券办公地点,对其债券等相关业务进行现场检查;而公安机关也已对国海证券印章伪造一事立案。

孰是孰非各有说法,监管部门强势介入

尽管国海证券认为,事件责任应由冒用公司名义、“伪造”公章的前员工承担,并称自己也是受害者,不过市场普遍认为,国海的声明是为了撇清自身责任,不承认协议是不愿承担债市暴跌产生的浮亏。

有机构人士质疑,两名涉事员工没有私刻公章的动机,所有协议都是代公司签署,如果有巨额收益也是在公司账面;也有分析指出,签订协议时两人均为国海证券员工且担任要职,国海证券理应承担交易损失;还有机构人士提及,交易时没人能够判断对方员工是否在职,以这种方式推脱下去,将没有人敢和国海证券做交易。

根据事后统计,共有22间证券公司和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海证券签署的协议加盖了国海证券所说的造假公章,涉及总金额约200亿人民币。

为解决僵局、避免更大规模的市场动荡,中国证券业协会于12月20日连夜召集几十家涉事机构商讨解决方案。会议由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主持,从当晚7点持续到深夜,尽管期间数度僵持不下,但最终达成共识:国海证券需承认代持协议,但其他机构不得挤兑,公投承担一定风险。据《21世纪经济报导》透露,为防止会议内容泄漏,开会前所有人都上交了手机;而监管部门领导一度表示,“今天如果没有谈出一个结果,大家都别走”。

真假公章加剧市场动荡,引发同业信任危机

受国海证券事件影响,12月15日国债期货各品种一开盘便历史性地全部跌停,国债现债成交利率上涨超过3.4%,深交所隔夜国债逆回购利率飙升800个基点至10%。

尽管12月16日中国央行紧急释放了394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12月19日又展开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市场流动性依然非常紧张,12月19日跨年拆借资金的利率一度飙升到12%,当天仅上海清算所就有8家企业发行人取消了近期的发债计划。

不过,国海证券“假章门”事件对市场更长期的影响在于破坏了同业间的信任。由于银行间市场的现券和回购交易建立在对交易对手的信任基础上,部分协议甚至是口头达成的,国海证券的假章事件正演化为一场债券市场的信任危机。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假章门”事件发生后,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都担心对方的章或人是假的,“这对本身流动性就不好的债券市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多名券商人士透露,其所在机构已暂停了所有的代持、过券等业务。甚至有券商人士表示,国海证券事件可能会终结债券市场近年通过券商代持加杠杆的操作模式。

国海证券

国海证券成立于2001年,由原广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增资扩股脱胎而成,是广西区内成立的第一家可从事综合类业务的全国性证券公司。2011年8月,国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借壳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成为A股第16家上市券商。2014年7月,公司经中国证监会评定为A类A级券商。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来源:财新网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导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