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香港有山,自然有路:专访刘克襄

他从台湾不断来香港行山,从描写细节中倾注对山野的感情。

特约撰稿人 刘平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6-12-20

图为粉岭马屎埔一幅农地。
图为粉岭马屎埔一幅农地。

【作者按】跟刘克襄见面之前,有机会到斐济走一趟,大山大水的风光固然令人眼前一亮,但就在那一大片绵延不绝的绿之中,更令人思索香港城市景观的可贵,不在于显而易见的发展潜力,而是那四分之一沸沸扬扬的繁荣盛景,更加凸出了余下那四分之三郊野的宁静,乃至其不容或缺的地位与价值。从地理方面来说,“城乡共生”不再只是书本上或挂在口边的理论,对附近不少亚洲城市来说,那是难以抄袭的生活实践。

“我来香港是一种异地内化,异地内化是一个作家,至少是像我这样的作家,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很多台湾作家来了又离开,都是过客,但我对香港的感情跟一般作家是不一样的。”

“台湾这几年的环境意识很高,一直向不同地方取经,尤其是日本和欧美。但我一直在提醒,台湾旁边还有香港,香港郊野有很多优点都是台湾人看不到的。就像台湾一直在学日本的风水,鼓励大家用里山创意来保护环境,其实香港的风水林就是里山创意的一种。”出席香港文学生活馆“香港文学季.文学好自然”的讲座活动,刘克襄提及《四分之三的香港》在深圳出版,深圳这几年孜孜不倦向香港学习、看齐,她学会了香港的水泥钢筋部分,但唯独郊野这一块她忽视了、也没能耐照办煮碗过来。香港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只要懂得加以重视及利用,要顺应世界大潮发展成运动悠闲城市,刘克襄深信并不困难。

异地内化养成国际自然观

刚好是十年前,刘克襄因为教学缘故来到香港,并且开始在香港行山。断断续续进出香港,来了又走、走了再回来,刘克襄最舍不得的,就是那四分之三的郊野。在双城与山野之间游走,他以香港为座标思考城市跟自然、以至城市跟城市的关系之余,更慢慢将这个地方内化成个人的写作养份。“我来香港是一种异地内化,异地内化是一个作家,至少是像我这样的作家,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很多台湾作家来了又离开,都是过客,但我对香港的感情跟一般作家是不一样的,我来这里花很长时间,整天看自然、看鸟,又走很长的路,那是很踏实的感觉。”

不只台湾作家,不少台湾登山队队员来香港,山总是走了一遍就够,令他大呼可惜。“当你走进山里的时候,你会见到很多自然的美,那美是台湾没有的,那美是因为我对这地方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够跟台湾或其他地方作出更多的对照和思考,那是香港给我的是一堂自然课程。”经过香港山野多年来的洗涤和浸淫,刘克襄独特的国际自然观慢慢形成了。这种观念与视野跟保护北极熊、保护鲸鱼等环保呼声没有太大关系,某程度上,刘克襄提倡的这种国际自然观,乃从乡土出发连系世界。“我知道很多环保人士,包括香港的,他们都关心外面,却不关心香港本身,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我来这里,我怎么看香港跟台北自然郊野的关系?我怎么看香港跟深圳的关系?我怎么看香港在岭南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喜欢这样子的议题。”

如何回应乡土、回答土地,甚至跟自己生活的地方产生互动,经历了异地内化的过程,身土不二顺理成章内化成一种生活态度与价值。刘克襄坦言假如一直守在台湾,没有试过这些微观而深入的整理和对照,个人对自然、对环保的想法很可能还是流于浅俗,随着国际大潮流走、呼喊空洞的口号,却割裂了真正与土地连系的根。

香港自然写作 走出前人异路

《四分之三的香港》自2014年出版以来,累计卖出超过一万本,刘克襄过去曾多次说过,他把自己最好的书与经验献给了香港,也许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可能是——香港把自己最好的山野献给了刘克襄。尤其是97回归之后,大家开始重视土地、家园,意识到香港就这么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其中,自然要好好关心这个地方。保护菜园村、反对东北发展、守护大浪西湾、保育郊野公园,以至再早一点的保卫皇后码头等等,香港的郊野发展慢慢跟社会运动连上关系,这种意识反映在写作上,自然而然走出了跟前人不一样的道路。

《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见风水林》

作者:刘克襄
出版:远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保护菜园村、反对东北发展、守护大浪西湾、保育郊野公园,以至再早一点的保卫皇后码头等等,香港的郊野发展慢慢跟社会运动连上关系,这种意识反映在写作上,自然而然走出了跟前人不一样的道路。

“我觉得香港人现在对土地的情感,会比梁文道或马家辉那个年代更关注乡村、郊野这一块。在西西或董启章作品中的虚拟世代总是阶段性的,现在人们地气接得愈多,会有更多实在、真实的东西出现,我自己也好奇这些东西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出来,香港始终不同台湾,她会有自己的表现方式。”香港文学目前在自然书写方面的表现不算凸出、以至有点滞后,但刘克襄相信这一块迟早有人会补充过来,甚至比自己写得更好。“我很喜欢这边的菜市场,如果长期生活在这里,我对菜市场一定有一些自然书写,但现在不是我能够写到的;或是写南丫岛,南丫岛村落的移民发展史、变化,也不是我能够写的,只有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才可以写,而我只是比较好奇、关心这个地方而已。”

刘克襄的观察很仔细,像黄可伟的小说《田园志》就取材自菜园村事情,以青年参与社运的故事投射出对香港历史的想像,王德威形容其为“以小说对抗当代”。而继土地正义联盟刊印的《八乡锦田地区报》之后,一班本地农夫亦新近编写出农业杂志《种植香港》,这些都不失为香港自然书写的新尝试。

旁观者的南方想像

虽然刘克襄从异地内化找到了对香港的认同,但他始终以“外来人”与“旁观者”自居,甚至认为这是种必要的视角。“当旁观者用这角度来看的时候,香港人会发现,原来人家对我们的自然这么有兴趣,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启发。就像台湾,日本人在台湾发现了这么多他们没有的自然东西,这是日本人的南方想像。台湾为日本人提供了南方想像,香港也提供了台湾作家一种南方想像;反过来,如果台湾提供了香港一种岛的想像,那日本就是另外一种大岛想像。

刘克襄之于香港的南方想像,他不讳言较有把握的是文学与自然生态。像陈浩基写香港警察与香港历史的推理小说《13.67》,以及马家辉引来一时话题的《龙头凤尾》,都是近年令刘克襄惊喜的作品之一。“每个年代香港都有一些很迷人的作家出现,他们跟城市对话,让我们看见一个非常不一样的香港。对很多文学创作者来说,这个地方漠视文学与文化,在这么一个不营养的菜园,却长出非常优秀的书来,是很了不起的。”

至于将自然生态融入文学,从早年观鸟、写鸟、书写自然史《台湾鸟类研究开拓史》、《后山探险》,到后来创作动物小说像《风鸟皮诺查》、《座头鲸赫连么么》,以及散文如《山黄麻家书》、《自然旅情》,甚至是绘本《鲸鱼不快乐时》、《豆鼠私生活》等等,刘克襄走访的地方愈来愈多、愈来愈深入,写出来、画出来的东西亦愈来愈细致立体,套用他自己的说话,就是“多了解就多想,多想就多写东西”。从“鸟人”、自然生态专家到作家,刘克襄的博物志趣注定了他成为台湾自然书写这支异军的领军人物,既书写自然山野、也让书写回归原初纯粹的观察、整理与记录,构成了刘克襄独一无二的书写风格。

刘克襄。
刘克襄。

诗化语言 透露登山美学

台湾在自然书写的领域上,表现得比香港更为成熟、多元化,有写高山的、也有写海滨的,而最早将人文情怀和文学元素加入观察记录之中的作家,刘克襄可谓其中一人。读他的《四分之三的香港》,他写与候鸟邂逅,“那种候鸟的惊鸿一瞥,怪声一扬,或许,这辈子就这么一回接触”;他写大浪湾径,“年轻人走过沙滩,往往会惊喜浪漫好一阵。我这等半百年纪,同样有着惬意的生命风景”,刘克襄往往在方位与数字之间,掺杂诗化的语言,透露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情。

刘克襄更为看重香港山野所扮演的角色,慢慢地透过不同角度发展出一套香港登山美学,副题“行山.穿村.遇见风水林”或可作如是解,借着这三组关键词贯穿香港山岭,向大家指出,原来城市中的山还有这些玩法。

“我只是一个一个地作记录,我写的都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例如我写水稻田,我会想到这里应该可以把水稻田恢复;又或是南生围,我会注意到她过去的历史。”作为外来人,刘克襄注意到这些,这表示了甚么?“我已经来过同一个地方好几次了,像大浪湾,我已经去了20次以上,相信香港人都不会去这么多次吧?”阅读书中每一个细节,不难发现刘克襄的感情,就倾注在这些客观记录与细节描写上。

香港缺乏自然书写,但登山文章早于上世纪60、70年代已经出现,记录何时到达哪里,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功能性较重。一心让更多人认识香港郊野,刘克襄更为看重香港山野所扮演的角色,慢慢地透过不同角度发展出一套香港登山美学,副题“行山.穿村.遇见风水林”或可作如是解,借着这三组关键词贯穿香港山岭,向大家指出,原来城市中的山还有这些玩法。“里面有很多美学,香港的风水林、步道等等都是互相影响。如果香港没有这些东西,我怎么写都写不出来,现在因为这些养份,我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

平缓泥土路 走来美好

随着麦理浩径今年获《国家地理杂志》选为“全球20大最佳行山径”之一,印证了刘克襄的眼光绝对错不了,便利的公共交通工具一下子将人从城市带到山野之间,全世界只有少之又少的城市可以做到,而香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香港山径最迷人的地方,是百分之八十的路都是泥土路。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你每天走石屎路,什么时候可以走到泥土路?可是只要你到外面,一个小时之后就可以踏上泥土路,其他城市的泥土路本来不多,平缓的则更少,香港又长又平缓的泥土路十分珍贵,泥土在山路上自然长出来,十分美好。”

多条行山径陆续被发现偷偷铺上胶垫甚至是石屎,刘克襄对此大表担心,早前因“香港文学季.文学好自然”活动来港的时候,更不忙宣扬反对石屎步道、保留泥土山径的讯息。“希望能多写一些文章,尽力宣传一下,让更多人关注。”面对政府近年三番四次“霸王硬上弓”的做法,不少人都以为要“硬食”胶路、石屎路,刘克襄天性乐观,认为信念先行,很多事都有可能解决。例如三、四年前香港旅游发展局邀请他一起推行郊野旅游,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今年计划卷土重来,希望认真再推一次,企图让大家发现香港在购物和美食以外的绿色城市底蕴。成效如何不得而知,但经过刘克襄这几年来不断宣讲,至少愈来愈多人都知道,香港并非没有山,有山自然有路,对于乡郊保育、城市规划以至政治生态发展,未尝没有隐喻的意味。

刘克襄现居台中,专事写作之余,他同时是上善人文基金会的董事长。上善人文基金会是一所民间组织,早前买下了台中一间百年老书店,他们正积极将书店大楼重新装潢、弄出个更有意义的复合型书店,计划明年7月开幕,欢迎香港朋友到台中参观。此外,刘克襄说不妨用诚品书店的内容来想像它︰“我们希望比诚品走得更远更前,这书店肯定是台中的灵魂所在,因这书店我们跟台中文学馆做了些连结,期望将这城市变成一个更为在地的城市,将文化多样性带到台中。”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