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特首选战

香港特首选委会选举:非建制夺327席 投票率46%破纪录

刊登于 2016-12-12

#香港特首#2017香港特首选战#香港

2016年12月11日,香港,2016年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投票日。
2016年12月11日,香港举行“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12月12日下午,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编注:该委员会职能为提名及选出行政长官)点票结果出炉。根据立场新闻报导,在1194个席位中,建制派取得逾800席。而协调派出共352人参选的非建制派,选前目标取得至少300个“选举委员会”委员资格,最终取得至少327席(编注:包括在不经今次选举的宗教界获得至少1席,及本身自动享有委员资格的27名非建制派立法会议员)。

根据政府公布的界别选举结果,非建制派在高等教育界、法律界、教育界、卫生服务界及资讯科技界均全取30席,在社会福利界则全取60席。另外,非建制派在医学界派出的19人亦全部当选,而在工程界则由上届仅2席大幅提升至今届的15席,在中医界则取得“零的突破”赢下3席。

而在被视为现任特首梁振英“票仓”的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非建制派派出共27人参选,其中26人当选,而建制派仅获得余下的4席;梁振英已于12月9日宣布放弃竞逐连任特首。

此次选举的投票率高达46%,较上届高出逾18%,亦超越过去3次选委会选举,为历来最高。有分析认为,高投票率反映出选民不满梁振英过去数年的管治,即使梁振英已宣布不竞逐连任,但选民亦担心会有与他同样、甚至更差的候选人出现,因此令投票率上升。

非建制派委员将要协调如何运用选票

非建制派首次在卫生服务界全取30席,非建制派协调名单“衞・真普30”发言人列明慧指,会尽力阻止“祸港”的人当选特首,而“祸港”的定义为不重启政改、不撤回人大8.31决定及重推《基本法》23条立法等;她们将采取策略投票,力求每一票得其所用,不会轻言投白票。

参选法律界选委并成功当选的前立法会议员梁家杰表示,非建制派全取法律界30席,反映出选民不满人大释法,以及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对香港法治的冲击和破坏。他表示,团队必定会质询特首选人有关人大释法和会否支持再推《基本法》23条的取态。

梁家杰又表示,事前没有预计投票率如此高,形容高投票率显示香港人没有气馁,亦已把握机会表态。他敦促中央政府“放弃大石压死蟹、一国吞噬两制的思维”,指香港人已清楚表达“不只换人、还要换制度”的诉求。

不过,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嶽指,即使非建制派取得300票,但现时选委仍未就如何运用选票达成共识。他又表示,非建制派候选人在大部分专业界别全取席位,而且得票理想,这显示不同专业界别的政治诉求清晰,包括不满现任特首梁振英施政、争取真普选等,日后中央或特首候选人都要正视今次的选举结果。

  • 资讯科技界:30席(全取席位)
  • 卫生服务界:30席(全取席位)
  • 法律界:30席(全取席位)
  • 社会福利界:60席(全取席位)
  • 高等教育界:30席(全取席位)
  • 教育界:30席(全取席位)
  • 中医界:3席
  • 医学界:19席
  • 工程界:15席
  • 会计界:26席
  • 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26席
  • 宗教界(在今次界别选举以外,由6大宗教平分,部分透过抽签形式分配委员资格):至少1席
  • 立法会现任议员(在今次界别选举以外,原已享有委员资格):27人
  • 合共至少327席

选举委员会

香港自1997年主权移交中国以来,至今尚未实现普选行政长官。按现行选举制度,行政长官由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故又被批评者称为“小圈子选举”。选举委员会成员必须为香港永久性居民,分别来自38个界别分组,代表不同行业、专业、劳工、社会服务团体及区域组织。要成为香港特首,需先获150名选委提名,并取得至少601名选委投票支持,因此选举委员会选举被视为香港特首选举首战。在今届选委中,由于梁颂恒、游蕙祯因宣誓问题丧失议员资格,另外3名议员因为身兼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关系,身份重叠,以及进出口界有一人在提名期过后才知道不是选民,未能参选。因此,应由1200人组成的新一届选委会实际人数为1194人。在12月11日的选委选举中,1239名候选人竞逐25个界别共733个席位。(端传媒综合整理)

来源:香港电台苹果日报商业电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