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六四”后首次,政治局四常委出席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刊登于 2016-12-09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三名政治局常委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图为201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礼。
自习近平2012年上台后,就不断加强中共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

自六四事件后,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及党组织建设工作,几乎每年都会由高层领导出面召开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最多时也曾有3位政治局常委接见参会人员。但在刚刚过去的12月7日及8日,这一会议的级别却被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26年来,首次有4名政治局常委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发表讲话。媒体分析指,这反映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得到高层超乎一般的关注和重视”。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

本次会议名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除习近平外,主管精神文明建设与宣传的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也发表讲话,另两名常委王岐山、张高丽参加会议。8日晚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头用12分钟播出会议情况(节目总长30分钟)。

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中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即一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道路。

刘云山在总结讲话中称,习近平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办好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六四”后的高校党建工作会议

中国在1949年以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承袭自苏联,但在1980年代中后期,部分高校开始出现淡化和否定此种教育的声音。1989年“六四事件”后,当局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失误,决定在以高校为首的各级学校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党组织和共青团建设、政治教材编写、工会和学生会工作等各方面。

1990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和国家教委党组在北京联合召开首届“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总结高校党建工作的经验教训”,“反对和平演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时的报导称:“举行这样大规模的会议专门研究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这在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

该会议自1990年至2014年共召开了23次(1994年、1996年、2011年未召开,2013年先后召开两次),均是由中组部、中宣部及后来改组的教育部联合举办。2014年底举行的第23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由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宣读习近平相关指示。随后两年内,当局都未召开此类会议,直到本次超高规格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北京青年报旗下微信公号“政知局”分析指,高校党建工作会是否就此“转型升级”还尚待观察,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得到高层超乎一般的关注和重视”。

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自习近平上台的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当局已陆续针对军队、群团组织、媒体、国有企业等领域召开全国性的高规格政治工作会议,其宗旨无一例外都是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而在本次针对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课程则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思想政治课

指共产主义国家在军队及国家教育系统中进行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在中国,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指导。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则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等等。(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习近平称教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应该“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他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作出要求:“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人民日报8日头版报导称,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已联合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进一步理顺地方党委对高校党的工作的领导管理体制”,不日即将印发。该《意见》势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根据该报导,自2014年起,中组部、教育部就已在部分高校试点开展院系级党组织书记在“党建”方面的考核工作,今年已在所有中央直管高校及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面推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这些工作包括: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课题组及科研平台设置党支部;推进党组织进学生社区、公寓及社团等等。

北京某高校教师对端传媒表示,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到政治元素在校园内的蔓延。他举例称,9月开学后,学校强制要求各班主任召开“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可采取主旨演讲、集体讨论、知识竞赛、辩论等多种形式,其目的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此外,非强制性的活动则包括举办有丰厚奖金的“优秀网络文章大赛”,但要求文章“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甚至还需要“对广大师生网民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在网络上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的转发、评论和引用量。”

而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就针对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提出要求,其中就包括媒体、高校等要做到“七不讲”,即不要讲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也不能讲中共的历史错误、权贵资产阶级以及司法独立。受此影响,中国高校的文史社科专业研究为之一顿,不仅出现大量的研究禁区,亦有高校老师因违反规定被开除。

56 %
据新华社报导,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国高校大学生党员总数逾211万人,占全国高校学生的7.7%;高校教职工党员总数为125万人,占高校教职工总数的56%。

声音

建立高校人文社科课程的政治标准和教师标准,打造一个模子,不合格的课不能上,人要清退。今后讲所有的课,都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肯定,我们肯定,马克思否定的,我们否定。那些马克思之后出来的思想和理论,我们就别教了。实在要教,也得将之嵌入马克思的框子里。是不是这样啊?

2015年1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发表微博

这些年来,最令人痛心的不是有关部门的打压,而是面对完全无理的种种限制,高校管理者和某些学者的顺从。我们的自由不是被剥夺的,是我们自己拱手相让的。为了区区私利,大学可以放弃基本的学术自主,任由权力的铁蹄粗暴践踏这学术田园。如果大家都一起说不,哪里有这般凄风苦雨!

2015年10月18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

中国高校的行政体制

中国高校目前实行中共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一般代表政府执行国家教育政策,接受校党委的领导。高校党委书记的行政地位高于校长,但一般不参与主持校务,不以“校长”称。但由于党委书记召集的党委会或党委常委会对学校的重大工作有决定权,并对所有学校中层干部的任免有决定作用,校长办公会是执行党委常委会决议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决议的机构,因此高校党委书记对学校校务具有重要影响。校长全面主持主持校务,领导校办公室,对内为最高行政及学术主管,对外代表学校,主要职责一般为学科建设及对外交流。校长在党内组织地位相当于校党委副书记。(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来源:新华社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部人民日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