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在不同年龄阶段,科学家取得重大成就的机率其实一样

刊登于 2016-11-09

不论在哪个年龄段,科学家们都可以取得最佳成就。
科学家在不同年龄阶段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机率其实一样。

达尔文(Charles Darwin)29岁得出自然选择理论(natural selection);居里夫人(Marie Skłodowska Curie)不到30岁开创放射性(Radioactivity)研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26岁迎来他的“奇迹之年”……

不少人认为,科学领域中大部分激动人心的成果,通常发表于科学家职业生涯的早期。然而,由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日在学术杂志《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其中经过对众多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具影响力的科学成果是个性、持续性、纯粹的运气以及智力等多种因素的结合;反而,在科学家的各个年龄阶段,发表出重大科学成果的概率其实都一样。

年龄或者身份与论文的重要程度无关……归根结底是永不放弃,因为一旦放弃,就意味着创造力的枯竭。

美国东北大学物理学家、论文通讯作者 Albert-Laszlo Barabasi

该团队的研究从物理学家入手,追溯1893年以来的文献资料,锁定了2856位物理学家;这批物理学家均拥有至少20年以上的职业生涯,且每5年发表至少1篇被广泛引用的“有影响力”论文。团队就他们的论文发表于职业生涯哪一个阶段,进行了数据分析。

结果显示,虽然年轻的物理学家有更多的成果,但他们的成功其实与年龄无关,而是因为生产率——年轻的科学家会尝试更多的实验,所以他们碰到“好东西”的可能性也更大。也就是说,假设生产率得以维持,科学家们在50岁时产出重要成果的可能性与25岁时相同。

而成功概率是随机分布的,能否在正确的时间致力于正确的项目是运气问题。然而,偶然的选择是否能够转化成有影响力的、被广泛认可的贡献,很大程度上更依赖另一要素,研究人员称之为 Q 因素。

Q 因素大致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能力,其中又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元素,如智商、野心、执行力、乐于接受新理念、与团队协作的能力等。甚至,写作论文时所采取的表达方式,也可被纳入 Q 因素之内。

“Q 因素是如此有趣,因为它可能包含一些人们本身具有、但不被视为成功关键要素的能力,”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 Zach Hambrick 说,“以数学心理学领域为例,假如你发表一个有趣的研究成果,但论文写得令读者难以阅读的话,你就不会获得广泛的影响力。”

研究人员还称,Q 因素最令人惊奇之处,是它不会随时间而变化;这打破了一个常见的假设,说明了一个人累积的经验愈多,未必就愈能够在特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这令人震惊,”论文通讯作者 Albert-Laszlo Barabasi 说,“我们发现 Q、生产率和运气这三个因素是互相独立的。”

除了物理学家,研究人员还收集了其他领域科学家的数据资料,经分析后发现其结论同样成立。

综合其研究结果,该团队得出结论——大获成功的论文是 Q 因素、个人在某特定领域的能力优势以及运气相结合的产物。而就更广泛的意义而言,不仅科学家们要找到与自身特质相契合的实验项目,作家与写作题材、音乐家与演奏风格、舞蹈家与舞蹈种类等,都需要相互匹配才能提高成功机率。

因此,一个高生产率的人也可能永远不会很成功,Q 因素优秀的人也可能职业生涯很失败。“无论你怎么称呼 Q 因素,它在不同领域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荣誉教授 Dean Simonton 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有些人在某一领域非常成功,但更换职业后就变得平平无奇。”

声音

想要成功,任何时候都不晚。

纽约时报科学记者 Benedict Carey

朗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在1801年、即他57岁时首次发表了关于演化的文章,66 岁时终于发表他关于进化论的伟大著作《动物哲学》(Philosophie Zoologique)。这个例子说明了我的观点,那就是有必要将特定理论所处的社会背景考虑在内。具有争议的理论往往会在科学家晚年才得以出版,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有更多的智慧和名誉地位来支持自己提出的理论。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心理学家 Frank Sulloway

生产率

生产率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指由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中的效能和效率表现,是某段时间内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得的产量,以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较多的产品即是生产率提高。今日人类工作时间并非比古代人更长,而是在工作上透过科技而更有效率因此获得比古代人富足的生活,生产率提高是经济成长的真正本源,能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及提高生活水平。(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来源:纽约时报ScienceMagPhys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