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Twins《布拉格之恋》:无法衡量的時事变局

至于那些放下负担追求个人自由的人,他们选择承受的生命之轻,别人又安知多重?

刊登于 2016-10-30

1968年8月21日,布拉格,捷克民众在街头上包围着俄国坦克。
1968年8月21日,布拉格,捷克民众在街头上包围着俄国坦克。

谈起布拉格之恋,普遍人第一印象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书中男女主角的灵欲交缠、未竟全功的革命,都是小资文青最能“永续”的论题 。或许正因如此,昆德拉另一著作《笑忘书》,也曾先后成为王菲和张敬轩歌曲名。二人是乐坛公认的才华型歌手,歌曲内涵素有市场保证,演绎复杂情感绝不欺场。 相对来说,初出道贩卖青春活力的Twins,近年歌路从少女情怀日渐步向成熟,但要表达出乱世中的海誓山盟,似乎还是力有不逮。

歌曲起首数秒已有如预告着悲壮命运,密集大提琴与铜钹节奏连环交替,却一霎柳暗花明,钻进小提琴主奏华尔兹,然后迎上二人歌声与手风琴旋律。如此激情与细腻,还以为在听萧斯塔科维奇的苏式歌剧。不得不提,《布拉格之恋》由蔡卓妍亲自作曲,原该洗耳恭听,无奈严励行的神级编曲实在抢耳,令人欲罢不能。来自李峻一的歌词同样上乘,首段“怀着敬意去凭吊布拉格广场”、“但坦克横越过边境熔坏了铜像”,话音未落,纪录片中布拉格之春的震撼,已一幕幕映在眼前。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战后的新兴国家,乃当时中欧的思想文化摇篮,以自由风气闻名于世。然而,面对两战期间守成与侵略势力波谲云诡,小国处于壁垒前线,也无可避免沦为附庸。

原著中,运动前后只作过场,昆德拉更关心个人在浓厚政治气氛下的生活。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战后的新兴国家,乃当时中欧的思想文化摇篮,以自由风气闻名于世。然而,面对两战期间守成与侵略势力波谲云诡,小国处于壁垒前线,也无可避免沦为附庸。当“残日悄悄染红了那古老钟楼”,也就是一切媚俗的开端。

极度理想化的共产主义及其一切党八股,在东欧人民还未意识之际,已彻底改变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撇开“风派”不谈,其余的人无论是否真心拥护共产政权,或接受现实变成顺民,或坚决抵抗变成炮灰。书中主角汤马士与莎宾娜,偏反对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生活,享受放荡不羁的轻浮人生,并近乎犬儒地视理想为媚俗。这种心态,放眼任何充满政治矛盾、群众运动的社会,也是恒常的钟摆。

布拉格之春后的移民潮,说明面对持续的高压,人民亦终有一日会在梦中惊醒。而事实上,共产党内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改革派,以至哈维尔、昆德拉在内的地下结社,在同一时期都挑战过苏联及国内保守派的底线,而在他们之前,不得善终或无法抬头的人也的确是汗牛充栋。

当这丧钟亦为你我而敲时,“留下世俗纷争不理/离开血腥的革命/某日等到美丽远景”,也只为在沉重生命觅一片净土。

流亡者的现实逻辑,旁观者或可贬为苟且,但也会有人不畏地问“谁愿接受风火洗礼/来测试敲钟约誓”?当这丧钟亦为你我而敲时,“留下世俗纷争不理/离开血腥的革命/某日等到美丽远景”,也只为在沉重生命觅一片净土。可惜大众独好英雄烈士,正如歌词所言,“千万个故事/从不写于正史”。至于那些放下负担追求个人自由的人,他们选择承受的生命之轻,别人又安知多重?

按此Spotify收听《布拉格之恋》

作词:李峻一
    作曲:蔡卓妍
  编曲:Johnny Yim
  监制:梁锡池

怀着敬意去凭吊布拉格广场
埋在旅客脚下有战争里的风霜
大教堂摇动过钟声庆祝挚爱遇上
但坦克还越过边境溶坏了铜像

谁愿接受风火洗礼 来测试敲钟约誓
爱未可给枪炮炸毁

这一对恋人 愿意 在危难时亦抱紧
不惊怕伤痕 就怕 在沦陷时又要分
战祸时 心心印 和平时代更应爱人

残日悄悄染红了那古老 钟楼
门外过去有情侣去恩爱手牵手
乱世中能共舞依偎永不会说后悔
若战火来袭化飞灰求下世重会

留下世俗纷争不理 离开血腥的革命
某日等到美丽远景

这一对恋人 愿意 在危难时亦抱紧
不惊怕伤痕 就怕 在沦陷时又要分
战祸时 心心印 和平时代更应爱人

千万个故事 从不写于正史
谁是真心意 焚城未会磨灭

当一对恋人 便要 在危难时亦抱紧
不惊怕伤痕 就怕 在沦陷时又要分
战祸时 心心印 和平时代更应爱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