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2016年台北双年展:台湾是一座共振体

虽然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语境不同,却皆触及“人类世”共存的议题,超越“本土与国际”简单二元论。

特约撰稿人 杨达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6-10-27

【编者按】2016年台北双年展提供了近80组艺术家的作品,一时间难以清晰且全面地梳理脉络。我们特地以两篇文章分别描述和记叙。《2016年台北双年展:本土和国际未必是一种二选一》旨在从多位策展人的角度和经验,谈论台北双年展20年来的定位,缺失,迷茫和未来。本篇则是一篇索引,或可为观众展示双年展某几个层面的景观。

台北双年展展场照。
观众正观看2016年台北艺术展上展出的录像作品。

“我喜欢共鸣(Resonance),单一的命题容易对展览造成局限。”在2016年台北双年展的记者会上,狄瑟涵表示。这几乎成为理解此次展览的一把钥匙。除了录像、雕塑和绘画等常见的视觉艺术类作品,今届还包括了表演艺术、论坛、研讨会及电影放映等多种形式,在五个月的展期中(2017年2月5日闭幕)分阶段上演。

这不仅回应了此次双年展的主题“当下档案.未来系谱”中“档案”这一关键词,不同形式的对话、思考、创作都可平等视为某种档案,成为时代的反射和回响;也让双年展如有机体一般,散漫展开。在嘉年华般的双年展丛中,拒绝打卡式的到此一游,需要观者不断重返(re-visit),才有可能逐渐捕捉到展览的全貌。

狄瑟涵也强调“让美术馆的空间自然展开,在空荡的状态下,作品如交响乐中的乐器般互相奏鸣”。同一艺术家的作品散点分布在馆内各个角落,像比利时艺术家 Francis Alys 的一系列风景小画,零星而安静,乍看几乎不构成什么有力的论述,但不断偶遇,就能慢慢体会艺术家作画时“保持一段安全距离,却又够近,足以感受全然沉浸于景致”的心境。

今届参展的台湾艺术家数目为历届最多,但并没有处处强调“本土性”的政治正确/焦虑,也没有将台湾视为一种观看世界的透视镜。

回看1996年,时任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画家张振宇在筹备首届台北双年展时,撰文〈建构台湾文化艺术的主体性〉,提出“以不掩饰与回避”的态度,“建立台湾完整经验的体系”,然后以此出发“与国际交流及对话”,自然会超越“本土与国际”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思考。我不清楚狄瑟涵是否有读过20年前的这篇文章,但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在同一空间并置展出时,体现了丰富的互文性:虽然各作品身处的具体语境极为不同,跨度之大可以从亚洲的共产主义、南北韩对立、越战到台湾日治到民国时期的政治更迭等等,但皆由自身出发,触及诸如后殖民、移民、劳工、气候暖化、疾病、全球化等“人类世”(Anthropocene)共存的议题。

今届参展的台湾艺术家数目为历届最多,但并没有处处强调“本土性”的政治正确/焦虑,也没有将台湾视为一种观看世界的透视镜。去年的上海双年展,Anselm Franke 选取了“社会工厂”这一轻易联想到当代中国处境的主题,而其2012年担任台北双年展策展人时,选择了更为普世的《现代怪兽╱想像的死而复生》,着重展现各国艺术家对历史及其解读的不同思考。

以下选取八件(组)艺术作品,可以视为漫游今届台北双年展的索引:

01 旺莫利万计划

这是参观者入馆后遇到的第一批展览物。旺莫利万是柬埔寨独立后国家级的建筑师,他从法国建筑师(Le Corbusier)那里汲取现代主义的营业,又从传统的柬埔寨建筑中得到启发,参与了近100座建筑物的设计工作,成为1950年代至1960年代兴起的高棉新建筑(Khmer New Architecture)的代言人。不过其建筑及设计稿,历经70年代的红色高棉时期及90年代之后的现代化发展,正快速地从柬埔寨消失。2009年金边一群建筑师、建筑系学生以及研究者发起“旺莫利万计划”,希望推广、记录、研究旺莫利万的建筑。

02 Ângela FERREIRA:倾向遗忘

这件多媒体装置艺术结合了摄影、建筑、雕塑和动态影像,探究著名的人类学家夫妇 Jorge and Margot Dias 的生活与工作。1960及1970年代, Jorge and Margot Dias 夫妇因研究非洲南部国家北莫桑比克族群马孔德人(Makonde)而享誉国际,其著作为当时学者研究同类题目的必读作品。 Angela FERREIRA 从妻子 Margot Dias 的日记出发,从独白式的回忆中,展露人类学与殖民主义、权力与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

03 陈飞豪:《家族照相簿》

《家族照相簿》由两部分组成:《国家档案》和《家族史翻译文件》,从建筑、语言、文化、城市地景等多个方面思考日治到民国时期的政权更迭在台湾人身上留下的印记。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陈飞豪以片假名加中文字的方式,以第一人称书写旧照片的故事,而这段文字对于后来者而言,难以准确捕捉其全部意思。这一构思精准地捕捉了生于日治台湾及民国台湾转折期的人,复杂的身份、文化处境,以及与后人间的“断裂”,展现了台湾国族认同的多重而暧昧的面向。

04 陈界仁:残响世界

陈界仁的《残响世界》系列,体现了艺术家对收容汉生病患的乐生疗养院以及乐生保留运动的多重观看:2014年的《残响世界》从年迈的院民、陪伴院民至今的年轻女性、来自中国大陆与经历过文革的看护工,以及横跨日殖时期至今的虚构女政治犯等不同视点切入事件,2015年的《风入松》是改拍自重回乐生播放《残响世界》场景的后纪录片,而2016年《不洁者、非法者、非公民与被在地流放者们折射出的异声》(以下简称《异声》)是艺术家就乐生运动出发的主题演讲,并据此创作的同名装置作品。三件在不同时间中创作的作品,展现艺术家的持续性思考,而吊诡的是,纯以作品层面看,从《残响世界》的主要拍摄对象到《异声》中惊心动魄的药水声,乐生疗养院的病患在艺术家的层层思考中呈现逐渐消失的状态,让人不禁好奇,艺术家的社会关切到底是更接近还是远离了社会本身?

05 丁昶文&澎叶生:《杀人事件:二林奇案》

1941至1944年间发生的彰化二林的杀人弃尸案被视为台湾四大奇案之一。受害人石阿房与凶嫌卢章因同为日本政府征调的台籍军夫而相识,因交好结拜为兄弟,后卢章因觊觎石阿房的钱财,谋财害命,而警方因“假扮冤魂”而破案。丁昶文与声音艺术家澎叶生共同创作的《杀人事件:二林奇案》就以此为蓝本,将有关此案的歌仔曲与即时录制的蔗园弃尸现场声音交织一起,在多重的声音跌宕中开启多重时空。

06 边月龙绘画作品展

边月龙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的高丽人,在成为俄罗斯一流艺术学院的教授后,1953年,被苏联文化部派往北韩,以重建平壤艺术大学,并帮助其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展览展现了边月龙在北韩15个月的时间里,所创作的部分艺术作品,主题包括当时的平壤日常生活及自然风光。可以说边月龙的这段经历正如同一本厚厚的档案,里面包含了韩国于近代与当代曾历经的殖民化、国族分裂、战乱,亦离不开俄罗斯的共产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极权主义、冷战、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等历史主题。

07 任兴淳:《北汉山/北汉江》

本次展览最动人的作品之一。任兴淳是2015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银狮奖获得者,他分别于2015年至2016年拍摄的双频道录像《北汉山/北汉江》,展现了北韩女性 K 因怀抱着“南北韩10年后一定会统一”的想法,离开北韩,从中国到南韩生活、定居的经历。《北汉山》跟拍了 K 爬北汉山 的情景,她一面爬,一面闲谈般地述说自己的经历,而《北汉江》则以象征性的手法,呈现了 K 的儿时记忆、对家人的思念、在南韩生活的种种困难。两部录像互为补充,在 K 爬山时的气喘吁吁声中,呈现时代和个人经验如何交融一体。

08 陈以轩:《静物研究II:岛民》&《物件诗选》

这两组作品从一实一虚展现了在当代台湾,关于家的两种安置办法:《静物研究II:岛民》关于大桥下的游民,他们以各式各样的私人物品在三不管的城市空间里安家;而《物件诗选》则直接取材于房屋销售广告,以诗的形式重新编辑,是都市人对“家”的想象。商品广告的美好允诺与实际世界中游民的状态,形成吊诡的对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