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

“生日报”计划:钱钢和他的旧报旅行

新闻史不好教,老报人钱钢想了个办法,让学生们在历史中找到新闻,在旧闻中理解历史。

特约撰稿人 王一苇

刊登于 2016-09-16

 钱钢。
钱钢。

9月开学后,香港大学半山腰上已有102年历史的仪礼堂,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JMSC),二楼的一间小课室,每周都有一个夜晚人头攒动。

这是资深新闻人钱钢的《中国新闻史》课堂,从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讲起。钱钢今年63岁,板寸短发略见花白,平日总戴着金属框眼镜,斯文温和。从解放军军报记者开始,他从事新闻采编近40年,曾以1976年灾后亲身经历和1984年重访写成《唐山大地震》,被奉为经典。2003年,50岁的钱钢来到香港,加入成立才4年的JMSC,担任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在那百岁小楼中,围绕中国新闻与历史,教课、研究、写作,转眼已经13年。

《中国新闻史》2011年开讲,是门小课,每个学期,大概二三十个新闻系研究生选修。但每次上课,本专业学生、外校来的旁听者,上届乃至上上届的毕业生组成的听课队伍远超选课人数。而钱钢在JMSC开的暑期新闻史通识课程“通传媒、识中国”,几乎香港主要传媒的中国组记者、编辑,甚至主编,都来过。

听课者们期待的,除了钱钢的讲授,还有他特设的课前“开胃小菜”,由学生讲述的“生日报”。

惊心动魄的生日报

“生日报”是《中国新闻史》的一份课堂作业。每位同学都要寻找父母或自己出生当天的家乡报纸,从当年的报头、新闻甚至广告中搜集值得一谈的材料,经探索和考据后,在课上做10分钟的演讲。

开讲新课,钱钢总会用自己的“生日报”给学生做示范。他出生在1953年。当年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史达林)去世,中国各地纷纷致哀。斯大林的俄文名字意为“钢铁”,而父亲也为他取名为“钢”。钱钢还发现,当时《人民日报》还是一份“有牙齿的报纸”,时常登载批评党政机关的报道;而香港的《华侨日报》上满是热映的英美电影广告。

这个时代对于讲台下的学生而言,大多是陌生的。来港大读研的学生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他们的父母大部分生于上世纪50到70年代。钱钢曾说,“记者也是史家,新闻的理念在面对历史寻访和写作时是一样的”,他要求学生们,在旧闻中寻找 “历史的蛛丝马迹” 。

2014年9月,上海女生吴妍娇在这个课堂上讲述了父亲的生日报。她阅读1960年的上海《文汇报》,得知广东省轰动一时的“马口火灾事件”,进一步搜索发现,官方的“救火英雄”名单上少了六个名字。这六个救火牺牲者,都是处于劳教中的“右派”。直到火灾发生45年后,才有媒体揭露出这一尘封内幕。

“做生日报就像翻看一部有温度有厚度的老电影,”吴妍娇说,“情节、人物都带着某种年代感,甚至有些画面因为‘种种原因’模糊不清,但我们却从中剥离出真相”。

比吴妍娇低一届的徐然,来自江苏常州。她在1964年的《台湾征信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寥寥数语称“新疆的一个共匪少将军官已逃到苏俄”,却因字迹模糊,看不清这军官的名字。她求助网络,几经核实,发现这位维吾尔族少将名叫祖农·太也夫,他的叛逃,竟引发六万余边民外逃,史称“伊塔事件”。徐然继续分析,推测大饥荒、新疆民族分裂势力和中苏关系共同造成了这场逃亡。

广东人冯梓莹和重庆人刘乐凯,是唯一一对“组队”做生日报的学生。他们在父母的生日报上都看到了关于“驾机起义英雄”的新闻,50多年前,有不少从台湾飞行员驾机飞到大陆“投诚”而成为新闻主角。“乐莹莹”组合继续挖掘材料,发现了在大陆报纸上“不存在”的历史:从大陆“驾机起义”前往台湾的人数也不少。当年,两岸还在金门打过“宣传仗”,对驾机起义者给予金条奖励。直到1989年两岸关系缓和后,“驾机起义”才销声匿迹。

“生日报”中还有一些史料是未经报载而独一无二的,它们来自学生采访家中长辈时得知的家族历史。

来自内蒙古的姚晓天,在爸爸生日前几天的报纸上看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报道,和奶奶一聊才知道,爸爸成为早产儿,正是因为奶奶在这场运动中打扫卫生时,从小凳子上摔了下来。

一位香港学生的妈妈是归国华侨,一度被派至安徽农场,后到香港,成为公屋居民。她展示的珍贵照片,显示内地“文化大革命”(文革)时期,一位女青年到港后刚刚有点打扮的样子。

“生日报演示的好处是,有大叙述,又有小叙述,”钱钢说,“既让人看到时代大背景,也让人看到生活的细枝末节。 ”

除了父母出生时的历史,学生们还挖掘自己生日附近的事件,比如80年代末内地一连串的动乱。

家乡在江苏的张雯生于1989年8月。虽然之前已了解“六四事件”,生日报仍给了她新的视角。从自己的生日报上,张雯看到国家领导人视察上海、表彰平息“动乱”的武警,新闻中一再强调 “四项基本原则”。她还发现,反腐倡廉成了当时热话,连重点拍摄的电视剧,都以现实和改革为主题。

来自四川攀枝花的李慎,在1986年生日当天的《四川日报》上,看到纪实文章《唐山大地震》,作者正是老师钱钢。这是唐山地震十周年的纪念连载报导。

历史与现实,时代与个人,通过旧报产生了奇妙的关联。

报纸上钱钢《唐山大地震》的文章。
报纸上钱钢《唐山大地震》的文章。

来自北海道报馆的新闻史教学法

“新闻史可不好教啊。年轻人没有多少兴趣,”钱钢记得一次在饭桌上谈起想开新闻史课程,一位传播学教授如此回应。为了“盘活课程,让大家快乐学习”,钱钢有过许多奇思妙想,比如让学生模拟竞选中共总书记,发表演说,而“生日报”的灵感来自5年多前的一次旅行。

2011年初,钱钢访问日本。在北海道的报馆入口处有台机器,钱钢投入硬币、在触摸屏上输入出生日期后,机器打印出了他出生那天的 《北海道新闻》。这一瞬间给了他灵感,从父母或自己的生日报开始接触新闻史的资料,会不会是一条路?

同年夏天,钱钢第一次将“生日报”的概念引入香港大学《通传媒、识中国》公开课。秋天,“生日报”实验在港大新闻硕士课程和广州中山大学也开始了。2015年,钱钢受邀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设“中国当代新闻史”课程,“生日报”又进入了深研院的新闻课堂。

“生日报”初生时,董晋之担任《通传媒、识中国》公开课助教。据她回忆,最初目的只是让大家触摸旧报,激发好奇心,没有太多深入的探究。但不论是在香港还是内地,北方还是南方,“生日报”都成功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热情和创意,探究成果独特而丰厚。

在中山大学,讲“三反五反”(编注: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针对国家机关和私营企业的一场政治整风运动),几个女生把《人民日报》上“一个会计的自杀”的故事改编成了话剧;讲文革“红八月”(编注:1966年8月,毛泽东首次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支持“造反”,大规模的暴力和动乱由此开始),几个男女生戴上红袖章,像当年的狂热少年那样在台上且唱且跳。 在港大,学生们改编相声、弹唱反战歌曲;在北大深研院,有学生专门为生日报演示制作了时长5分多钟的动画,用戏说的形式“盘点”大饥荒后的1963年。

乐趣之外,“生日报”的演示中也有不少静默和悲伤。港大的一位同学讲起祖父在文革中的遭遇,一度情绪失控,泣不成声。

“回到现场,是历史教学的关键,”钱钢说,“生日报演示为同学创造了触摸历史的机会,让他们初尝寻觅史料、考证史实、大海捞针、慧眼识珠的滋味。这方法帮助他们,将我讲述的新闻史转化为人的故事,更好把握每个历史节点的语境。”

现任香港树仁大学新传网总编的资深媒体人陈竞新,就是这样通过“生日报”开始“读懂”大陆新闻的。

陈竞新出生在文革发动的1966年。2014年参加港大公开课时,他看到当年香港《星岛日报》上报道“毛泽东行踪不明”,西方专家推测毛已病危,“看到这消息,当时的感觉只是有趣,所以报告时也只是当笑话蜻蜓点水式地讲述”,但钱钢却对这则新闻很感兴趣,陈竞新于是进一步探究,发现这其实是文革爆发前毛泽东部署的重要一步──“我才知道自己是捉到宝也不懂。”

“好记者是‘有根的人’,那根就是历史感。”钱钢说。

钱钢与同学们在光影中看历史报章。
钱钢与同学们在光影中看历史报章。

痴迷旧闻,“这是我的家常便饭”

钱钢对旧报的痴迷,始于上海徐家汇的藏书楼。

1990年,钱钢的太太于劲正创作长篇纪实文学《上海1949:大崩溃》,钱钢跟着她在藏书楼看了一段时间民国报纸,其中有《申报》、《新闻报》、《大公报》,感到“大开眼界”──“昔人旧事从未消逝,历史只是在我们的身边熟睡着”──从此成瘾,“拿起放不下”,这些年读了多少旧报早已算不清,用他的话说,“这是我的家常便饭”。

后来,他在编辑《20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主持《南方周末》、参与纪录片《幼童》策划拍摄的过程中,都很重视“旧闻”。2005年,钱钢在港大图书馆特藏部读了一年旧报纸,2006年写成《旧闻记者》一书,解读六十年前《大公报》等报刊的新闻。在自序中,钱钢说:“在历史面前,传媒人无法掩饰自己的人格。前辈们逐日留下了他们的白纸黑字;对后人,我们也一样。”

2016年是文革发动50周年,从1月开始,钱钢选取这五年来课堂上学生所做过的1958年至1976年的“生日报”,整理成文,刊登在网站上,以作历史的纪念。截至8月,共发表62篇。

在为“生日报”系列文章撰写的结语中,独立媒体人江雪称之为一场“知识和思维的宴席”。宴席五年,仍未散场。

9月又至,港大迎来了又一批新闻系学生,他们的旧报旅行即将启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