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编读手记

给K的回信:世界的异乡人

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时,不如做个云游四方的异乡人,然后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小端

刊登于 2016-09-10

#编读手记

小端信箱005:关于自由和独立

我的身边有非常多观点迥异的人,有社交账号的头像全都是国旗的,有自称犬儒主义对这个国度大失所望的愤青,有专门翻墙在Instagram和Facebook发表情包的家伙,也有抱着“政治太复杂我保持距离”的态度的。

我其实在这么多这么多同学中算是很温和很中立的那个,甚至有点呃…沟通障碍。我回头看我的成长历程,关于国家的概念已经是模糊的了,许多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解释(我当然不知道是谁在骗我),而对于一个世界的整体,我很明白它的范围和特征。所以听到他们对国家政治的讨论,总觉得像是偏见。

咦,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种cosmopolitism的味道?其实有一点点相似吧。

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带我去过东南亚还有香港,前几年又去了欧洲的一些国家,在旅行中,以及各种有机会见识到多元文化的碰撞的事情里,我开始意识到:并不是某个区域、某个市长、某个国家塑造了我的生活、塑造了我。不是说生在哪里就必然属于哪里,在我看来,爱和归属感是建立在联系和影响上的。

所以说,如果你要问我属于哪里?我的回答大概会是“21世纪”。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拥有着独立的空间和私人爱好,而世界是建立在大家都认同的通识上的。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而且被尊重。我爱死这样的世界了。

我好像没有办法对自由下一个很棒的定义。但我知道什么是不自由。

不自由很糟糕。

那是教育局检查的时候学校到处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否认,都是好词语,但我讨厌强制背这些)

那是我可爱的历史老师讲胡适的时候引言:“现在有人对你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然后又笑笑说,“又跟你们扯蛋了。唉,主权与人权问题上,怎么能‘乱说话’呢。”

不自由很糟糕,而不独立更糟糕。有时我觉得,后者还是前者的诱因。

关于自由和独立,历史学者傅国涌曾经说“我看现在你们都写自由撰稿人,我还是觉得自己叫独立撰稿人比较好,因为自由不自由是环境决定的,独立不独立是我可以承诺的。”

前几天我到看知乎上关于美国大选的讨论,有个关于桑德斯的问题的回答者被一群人评论“白左”、“圣母婊”。看到微博上一些艺人被网友强迫着道歉,底下的评论不堪入目。看到媒体的文章里的词语“白左大本营”、“坚决抵制”、“绝不让XX的阴谋诡计得逞”。不禁觉得,天哪,这是21世纪吗,为什么这些话语模式让我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呢?就算可以完全自由地发言,这些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话还是呛得人难受啊。

“最重要的是,在一个适于居住的国家里,追求一种适于居住的语言。”嗯,是伯尔说的。

为什么这么喜欢端呢?“新闻、观点、历史、美…”都在不断地重塑这个世界的模样啊,我期待Change makers的出现,而且好希望自己也可以跟上他们的脚步。

我在学校里也有给好朋友推荐过端,还有一些我喜欢的podcast,有时也会跟他们讲feminism和LGBT。其实很多大陆人对于平等、尊重和包容都是有潜在的信仰的,应该是的。

所以啊,假若你问我“这个世界会好吗?”我认真想一想,还是会说“嗯,对啊对啊。”

一只想要浪游四方的K

小端信箱
小端信箱

给K的信:世界的异乡人

感谢来信。你的来信在公司回信小组的同事手中转了一圈,大家对我们00后读者有这种视野惊喜一番,后来信最终分到我的手里,十分荣幸。

你提到,你也面对著很多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对的那种格格不入感。

青春期学生在校园群体中自觉格格不入或与众不同,是一个普世且长久的议题。在更早一些时候,那些自认有点文艺天分的孩子,在中国的校园里夹缝生存。美国的孩子为了“受欢迎”几乎耗尽心力。香港学生面对著类似的问题。“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恐怕是大众最为雷同的感受之一。尤其是青少年,在世界上的不同时空,因著不同的主题,每一个孩子都在面对著这个同样的心灵地狱。

这种感受不能说是错觉,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总会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成为我们爱自己的理由之一;但又可以说是错觉,因为世界之大,每一个个体都未必有他所自认的那么特别。有时候这种格格不入感确实存在,使我们对周遭世界感到不适;有时候这种感觉可能更是一个舒适的心灵平台,让我们找到自己相比于他人的优越之处,从而更加珍爱自己。

你的格格不入感,来自于同学间对于国家政治的不同理解:他们观点丰富,有一些社会思考,有些甚至代表了当今中国青年最流行的政治面孔,但是你却不太能在其中找到知音。

这大概是你与端特别投契的原因。你在来信中说,“如果你要问我属于哪里?我的回答大概会是‘21世纪’。”这两段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两段,当中那种世界公民的思想,也恰恰与端不谋而合。如果你觉得端让你有亲切感,大概是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读到了来自这个视角的尝试?作为对你那句话的应和,我将我们总编的一句话转送与你:

有一回,在办公桌与茶水间的缝隙中,在香港身份认同问题讨论的风暴之中,我问她你认为自己是哪里人?你是江南人吗?你会说自己是香港人吗?她说,我不想觉得自己是哪里人……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的异乡人吧。

我是这个世界的异乡人。

在我们自以为遗世独立,怆然涕下的时候,所幸有广阔的网络,让我们可以寻找到同温层,不必如陈子昂一般孤独。这是大概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光怪陆离之中,最大的一项福音吧。如今的青年精英网络群体喜欢说“跳出同温层”,但是对于每一个孤独的灵魂来说,大概首先要“找到同温层”,再来考虑跳出吧。毕竟我们都需要爱与被爱呀。而这是不是在整个异乡的世界里寻找同乡呢?

所以,如果你也是我还记得的、校园中青春学生的模样的话,那下面这句话,你应该会喜欢:

你并不是一个人。

來自端的 湘云

给端写信:editor@theinitium.com,和我们谈谈自由,谈谈世界。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