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智能手机的普及,却造就了“数码二等公民”?

刊登于 2016-09-10

研究指严重依赖手机的用户将因获取的信息过少而存在沦为“数字化二等公民”的风险。
研究指严重依赖手机的用户将因获取的信息过少而存在沦为“数码二等公民”的风险。

智能手机在全球逐渐普及,许多声音认为,越来越多人能买得起手机并通过网络获得资讯,是科技为信息传播带来的一大贡献。不过,美国哈佛大学 Shorenstein 媒体、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却显示:手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实际上让许多人更难接触到真正有用的信息,一些手机用户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甚至会令其沦为“数码二等公民”(second-class digital citizenship)。

和过往的结论相似,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总结,我们正进入一个数码二等公民的年代。主导这个时代的,是只看得到手机的数码底层阶级。

哈佛大学 Shorenstein 中心研究员 Johanna Dunaway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使用眼球追踪技术,通过追踪读者对智能手机上信息的阅读方式和停留时间,最终发现:比起电脑,智能手机的使用者会花更短的时间阅读新闻,也更不愿意点击文中的超链接,因为在手机上加载新内容会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指出,和电脑相比,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的屏幕更小、网络速度相对更慢、上网费用更多,这些智能手机本身的特征造就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此前,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也有研究指,虽然包括纽约时报、USA TODAY、华盛顿邮报等在内的大部分新闻网站都在手机客户端和手机浏览器上有比网站更多的读者,但手机端读者对新闻内容的阅读时间却远远短于网页读者。

参与哈佛大学最近这项研究的 Shorenstein 中心研究员 Johanna Dunaway 指,这样的阅读习惯造成的结果,就是读者虽然看似能轻易接触更多信息源,但却越来越少认真、深入、探究式的阅读。在阅读内容上,更多人会偏向体育和娱乐新闻,而舍弃严肃的政治报导。手机造就的阅读习惯,加上读者本身已对碎片化和有偏向性的媒体内容较为青睐,将给未来的新闻机构带来更大的挑战。

研究还指,到2020年,人类三分之二的网络活动都将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意味着公众将被手机阅读获取的信息主导,情况堪忧。不仅如此,Johanna Dunaway 还在研究中发现,拉美裔、非裔和低收入美国人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受智能手机的影响和塑造。这意味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会催生出信息更不足的“数码二等公民”,还会在社会内部因收入、种族等区分出有信息落差的不同阶级,从而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

61 亿
根据爱立信在2015年发布的报告,到2020年,预计全球将有61亿人使用智能手机。

声音

给所有希望培养和保持网络读者数量的媒体:供手机阅读的新闻内容,必须考虑到手机阅读环境的约束而去精心设计。

哈佛大学 Shorenstein 中心研究员 Johanna Dunaway

如果我们承认,在地铁上看手机也是一种阅读,也是在吸收知识的话,那么此时此刻,或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勤于“阅读”的时代,差别仅在于所阅读得来的“软性资讯”多于“硬性知识”而已。

扫叶工房主持人之一傅月庵

长文章在手机阅读时代的市场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和美国基金会 John S. and James L. Knight Foundation在今年5月发布的研究,手机阅读时代,读者通过手机阅读1000个单词及以上的长篇文章,平均所需时间约为123秒,较短文章要多,且贡献的访问量也和短篇文章差不多。长文章的回访率为4%,返回用户平均会花277秒来阅读一篇长文。报告证明,在以移动设备为中心的社会中,长篇新闻报导仍然占据一席之地。(资料来自皮尤研究中心)

来源:Nieman LabHarvard Kennedy School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