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香港出现首宗外地传入寨卡病毒感染个案

刊登于 2016-08-26

本港出现首宗外地传入寨卡病毒感染个案。图为寨卡病毒主要病媒埃及伊蚊。
8月25日,香港确诊首宗外地传入寨卡病毒感染个案。图为寨卡病毒主要病媒埃及伊蚊。

8月25日,香港确诊首宗外地传入寨卡病毒感染个案,患者为一名38岁女子,过往健康记录良好。她曾于8月6日至20日到加勒比海的圣巴泰勒米岛旅游,期间曾被蚊虫叮咬,并于20日出现关节痛和红眼病等寨卡病毒感染病征,但并没有发烧。她于23日到私家医院门诊求医,院方安排为她验血及验尿,25日傍晚化验结果显示对寨卡病毒呈阳性反应。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挺雄表示,目前这名女子情况稳定,已入住基督教联合医院的无病媒(无蚊)环境接受隔离治疗,并且已将个案通知世界卫生组织,将会密切监察最新发展。他还透露,和这名女子一同旅行的另外3人至今没有出现病征。

这名女子居住于将军澳日出康城,在中环国际金融中心工作,返港后曾在市区逗留,并到过清水湾。食物环境卫生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李明伟表示,当局26日将派员前往她的住所和工作地点及返港后逗留过的地方进行调查及灭蚊工作。

寨卡病毒主要由埃及伊蚊传播,病征包括皮疹、发烧、肌肉或关节酸痛等,但一般症状轻微且仅持续数天。目前较受关注是该病带来的不良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目前研究基本认为寨卡病毒是“小头症”和吉巴氏综合症的成因。

南美是寨卡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地区,目前巴西至今已有逾8万宗确诊个案。此外,中国内地和台湾也已分别录得22宗和6宗经外地传入的个案。

100000+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挺雄表示,每年有超过100000人从中美及南美来港,因此香港有寨卡病毒从外地传入的风险,需要做好相关防控措施。

小头症

小头畸形(microcephaly),又称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头围相对于其年龄与性别的平均值小三个标准差以上的状况。小头畸形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会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出现。多种的发展状况或染色体异常都可造成小头畸形。一般而言,有小头症的人的预期寿命会减短。受影响的新生儿常有着许多的神经缺陷及癫痫发作(seizure)。严重的智能发展缺陷是常见的,但运动机能(motor function)的障碍可能要到较后来才会展现。惊厥(Convulsion)也是可能出现的。小头症没有特定的疗法。历史上知名的小头畸形患者有路易十二和弗朗索瓦一世的弄臣多里布来(Triboulet)等。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公报香港01商业电台星岛日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