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连串袭击,德国怎么了?当地华人有话说

相对于千里之外的华人朋友来说,德国本土百姓的反应出人意料得平淡冷静。但短期内将危机减至最小,却是迫在眉睫。

特约撰稿人 王薇 发自德国

刊登于 2016-07-26

慕尼黑枪击案,警员在现场执勤。
慕尼黑枪击案,警员在现场执勤。

“啊,原来枪手是在德国出生长大的伊朗裔,看来这不算是恐怖袭击,”说起慕尼黑商场枪击事件的调查结果,德国友人似乎如释负重,继续吮着咖啡聊起家长里短,留下我一脸困惑,满腹疑问。

两年前从美国移居德国后,以为再也不用受到恐怖威胁困扰,可以踏踏实实乘坐飞机火车,无忧无虑走在闹市街头。想象中的欧洲,民风淳朴,安定祥和,就算偶发暴力事件,也就是在喝醉酒、输了球或者失业太久后暂时释放一下过激情绪。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前年德国之翼航班人为坠毁,去年跨年夜我居住的地方科隆,发生集体性侵犯,上周德国南部火车伤人,紧接着又发生慕尼黑商场大规模枪击、街头砍人、音乐节爆炸一系列暴力事件逐步瓦解人们的心理安全防线,特别是最近周边国家屡遭袭击之后,人们不禁担忧,恐怖阴霾终于也覆盖到德国上空?一向以安保强国示人的德国,为何一时间暴力事件此起彼伏?

遇“恐”不“惧”

慕尼黑商场枪击案发生第二天早上,把手机打开,收到5则来自中国友人的微信,询问我的目前状况,并提醒要减少出行,注意安全。相对于千里之外的异国民众来说,德国本土百姓的反应出人意料得平淡冷静,他们的态度与官方警方的神经紧绷、风声鹤唳也呈鲜明对比。

“不怕?”

“怕,又能怎样?”

身边几个德国朋友的意见相似,反正防不胜防,又不能在恐惧中惶惶不能终日,不如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加强对移民和难民的监控,防范恐怖分子混迹其中?事实证明,德国近几年发生的重大枪击事件始作俑者中,本土与外来人士均有,族裔和宗教背景各有不同。慕尼黑商场枪击案凶手虽然来自伊朗裔家庭,但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与恐怖组织没有关系,受害者也几乎都是来自移民家庭的青少年。

加强对枪支管控,减少暴力事件杀伤力?德国已经是欧洲枪支管制最为严格的国家,私人拥有和携带枪支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批手续。然而,在欧盟区内,枪支能从一个国家流入另一国,需要跨境管制才能筑造防线。就算没有枪支,也不见得能消除隐患,上周的火车伤人事件凶器就只是一把刀斧。

加强警力投入,提高防范应对能力?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西德警方反恐行动一败涂地,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但经过数十年历练,德国警察部队实力已非同日而语。虽然媒体报道他们曾多次查获恐怖组织袭击计划,捣毁行动窝点,但对慕尼黑商场枪击案的反应又遭诟病,事发几个小时后,商场内人员还未完全撤离,枪手人数和去向都无法确定。从图像上看,一些在现场追击的警察只穿着T恤背心和短裤,全然没有特种部队重装上阵的架势。当地警方连夜从全国各地借调来警力2300多人协助追查,最终发现凶手只是一个18岁少年,还眼睁睁看着他自杀身亡。尽管如此,德国友人在说起本国警力时还是充满信心,反而对加强警力投入和权限忧心忡忡。

“如果能力的加强会带来权力的扩大,我宁可不要这种安全保护。”

“我可不希望在火车站、飞机场接受重重盘查,逛个商场也有人监控。为了防范电影院遇袭,难道要派个警察坐我旁边一起看不成?”

“如果警方力量加强,他们会不会自行创造机会使用这些力量,反而会因防恐而致恐?”

在这种“live free or die hard(不自由毋宁死)”的公众态度面前,难怪就连德国警方标配是否增加头盔的问题都迟迟未决。

加强舆论关注,形成社会压力?德国友人认为,这样做只会使更多处于社会边缘、想方设法获得公众关注的人采取极端手段,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淡而处之,让他们造成社会恐慌的企图无法得逞。

德国科隆火车站曾发生涉及难民的性侵案。
德国科隆火车站曾发生涉及难民的性侵案。

“同”而不“化”?

一系列袭击事件与移民难民问题之间的联系可谓“房间里的大象”,不能说破,但也无法否认。事实上,三次备受瞩目的袭击都与外来者有关: 科隆集体性侵犯事件有中东难民参与(也有分析认为不能就此认为完全是难民所为),火车持刀伤人的罪魁是一名来自阿富汗的未成年难民,慕尼黑商场枪击作案者是德国土生土长的伊朗裔移民家庭后代,最近一次南部城市街头杀人案及音乐会爆炸,嫌犯都是叙利亚难民。没有确凿证据显示他们受到境外恐怖组织指使,发动袭击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唯一可能的公约数就是,他们是否在同化过程中遭遇挫折而产生不满和暴力情绪。

在美国,公开表示排斥穆斯林的人成为总统候选人;而在德国,排斥外族是一个敏感禁忌话题。

尽管新纳粹主义势力仍在,但普通百姓至少表面上对于接收移民难民保持平和,或许是因为历史负担,或是道德准则,就算担心所需承受的经济和安全负担,在叙利亚难民潮汹涌而至的时候,德国人还是敞开了大门。

一个德国朋友曾坦言,令人反感和抗拒的不是移民,而是那些在德国不劳而获、依靠政府救济还经常惹是生非的人,无论是外来还是本土,无论何种宗教和文化背景。不少移民和难民在德国努力学习工作,诚实守法,在这个陌生国度重建生活,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为了帮助移民难民同化,德国联邦和地方政府也着实采取不少社会政策,如提供免费同化知识和德语课程,在教育和就业上也予以资助和优惠,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也为本国未来经济发展创造劳动力保障。然而,良好愿望并不一定带来积极成果。

在德国短期内接受同化存在难度。一些移民朋友坦言,德语是一门语法相对复杂多变的语言,令不少外来者望洋兴叹,阿拉伯语移民要从字母开始学起。另外,德国教育体系与众不同,让没在德国接受过教育的外来者难以切入,就算在本国接受过良好教育,在就业市场上也会吃亏。此外,大多数移民难民来自发展中或不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虽然接受德国政府资助,但仅足以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社区或者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与主流社会接触互动机会有限。

主观上,同化需要“你情我愿”,德国政府和社会提供条件,移民和难民自己也要有足够积极性和努力。记得一位住在柏林的德国朋友曾提到,来自某一国家的大批新移民聚集在一个社区,不仅没有融入主流社会的愿望,还要求在自己社区中开设学校,以本国语言授课,俨然一个“城中城”。此外,德国政府的资助确保难民基本生活,使一些人满足于此,失去同化动力。还有一些人固守原来习俗,哪怕与德国主流文化格格不入。

就算同在一个国家、使用同一种语言,如果不能真正实现文化认同、思想转化,“同化”也只是油浮于水,更甚者,会产生毁灭性的化学反应。

真正隐患?

相对于一连串暴力袭击事件,似乎更让德国民众忧心忡忡的是土耳其内政。目前,兵变已经得到控制,但如果埃尔多安政权再发生动摇,可能会使目前安置在土耳其边境的大批难民涌入欧洲,使安全形势和同化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暴力事件存在随机性,影响范围也有限,但难民危机势必会广泛牵涉公众利益,如果处理不好,破坏力不可估量。

自从去年科隆和周边地区大批接收难民,数起难民涉嫌破坏社会治安的事件见诸于报端。今年4月,与科隆所在北威州相邻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一座小镇,一名叙利亚难民由于不满拥挤的居住条件,在他居住的由旅馆临时改建的难民营内放火,造成4名当地居民和两名消防员受伤。作案时,他还在墙上划出纳粹党的十字记号,企图让外界以为这是极右翼组织所为。两个月后,杜塞尔多夫一处难民营也发生蓄意放火事件。据报道,起因是两个住在这里的摩洛哥人,抱怨难民营的伊朗裔保安故意没有按照斋月早餐时间安排,及时叫醒他们。此前,这处难民营中已屡有不同宗教背景人士之间的冲突。

谈及接收和安置难民问题,不少德国友人言语中都显露出两难境地。不否定人道主义关怀的出发点,也承认大部分难民确实需要帮助,也能安分守己、努力重建新生活,他们的朋友中也不乏拥有难民背景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坦言,如今这波难民潮存在鱼龙混杂的问题,给当地社会增添负担。一名德国朋友说,在一些中东国家盛传谣言,德国政府会给难民安排公寓别墅,提供丰厚资助,因此很多人想方设法以难民身份来到这里,希望改变命运,而非是真正需要帮助的难民。也有其他消息源说,少数伊朗人混作难民来到德国,发现不像他们想象的马上就能过上富裕生活,又纷纷离开。

笔者也从一名联邦警察处听说,他们在机场或火车站经常会遇到自称叙利亚难民的外来者,声称护照被政府没收或毁坏,说一口阿拉伯语,联邦警察也无法分辨他们究竟是来自叙利亚还是其他国家,只能先行接收。

或许,宽松的难民政策将来会带来经济红利,但这一结论是建立在他们能够真正融入当地教育文化、社会环境的前提下,而能做到这一点,德国需要付出多大代价,能否在短时间内消化接收难民的压力,将危机减至最小,收益最大化,这可能是民众目前更关注、更期待解决的问题。

(注:作者曾在美国担任常驻记者,两年前移居德国。)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