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出版界及学术界联名呼吁淡化影响因子,寻求更准确的学术评价

端传媒记者 张可

刊登于 2016-07-13

 自然杂志刊文批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不合理。图为德国一个学生在温习。
《自然》杂志等资深编辑及学术人士联名刊文,批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不合理。图为德国一名学生在温习。

多年以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都被视作评价该期刊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数据目前由汤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每年出版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发布。但由于影响因子的计算太过粗略,又经常被用来评价某篇论文或某个研究者的学术水平,这一指标在近几年备受争议。

近日,包括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的母公司 Springer Nature 在内的几家重量级学术出版机构的资深编辑,以及数位科学家,在论文预印本网站 bioRxiv 联名发表文章,呼吁各大学术期刊淡化影响因子,转而专注于各自期刊中每项研究的价值。

7月11日,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的8个会刊在各自网站去掉了影响因子数据,并宣布不会在市场宣传和广告中展示其影响因子。该学会首席执委 Stefano Bertuzzi 是反对影响因子的先锋之一,他此前担任美国细胞生物学会执行主任时,就禁止在年会上谈论影响因子。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清除影响因子的话语空间。我们要让影响因子变得俗气,然后人们不再愿意谈论它。

美国微生物学会首席执委 Stefano Bertuzzi

影响因子最早由美国科学资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创始人 Eugene Garfield 于上世纪中期提出,曾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一系列重大革新。这一数据的计算方法为:某学术期刊此前两年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此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即每篇文章的平均被引率。比如某期刊2015年的影响因子,就是2013年和2014年刊出文章在2015年的被引用总数与该期刊2013年和2014年刊出文章总数的比值。

这一看似合理的“平均被引率”的广泛使用,被部分人指责是在破坏科学评价体系,因为科研机构经常使用这个数据作为论文质量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评价论文作者的水准。

汤森路透公司发言人 Heidi Siegel 表示,影响因子是对期刊进行粗略评价的指标,不能用作对单篇论文影响力或作者水平的评价。但她仍表示,汤森路透相信,影响因子仍然是对期刊整体评价的重要指标。

不过,呼吁淡化影响因子的联名论文作者之一、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结构生物学家 Stephen Curry 用数据表明,将影响因子作为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也是有局限的,哪怕是最著名的学术期刊。

影响因子的“长尾”。
影响因子的“长尾”。

Curry 及其研究团队对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11份著名学术期刊在2013年到2014年间刊发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期刊中大多数论文贡献的被引用次数都非常少:《自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38.1,但前两年刊出的论文有74.8%的被引次数都低于38次;《科学》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34.7,但也有75.5%的论文被引次数低于35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存在少数具有极高引用率的论文:《自然》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是905次,《科学》则是694次。

上述联名论文因此建议,期刊应淡化影响因子,换成引用分布曲线等作为评价指标,以提供期刊更全面的论文引用信息。《自然》和《科学》均表示,将对网站进行修改,采用更好的评价指标来代替影响因子。

尽管备受争议,但影响因子在一些地方仍然被广泛地用作学术评价。例如,中国大陆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一直将论文影响因子(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作为科研人员职位晋升和项目申请的重要指标,这导致许多学术期刊出现“灌水”现象,充斥着大量低水准论文。

此外,亦有学术期刊采用各种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比如,一些期刊要求投稿作者必须引用该期刊曾发表过的论文,作为接受投稿的交换条件,借此提高自己的影响因子。

200
香港大学校委会否决任命法律学院前院长陈文敏为副校长后,港大教育学院副教授李辉曾于2015年10月批评陈文敏学术成就低,称自己的“影响因子”是陈文敏的200倍,随后引起极大争议。

声音

引用分布曲线确实比影响因子更理想,但影响因子并非没有意义,它作为学者选择文献来源的依据仍然很方便。目前否认影响因子的做法意味着否认过去整个期刊出版领域的评价系统,意味着否认过去期刊编辑和同行评议工作的质量控制系统,这并不合适。

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文献计量学家 Ludo Waltman

(联名文章)看上去阵容强大,似乎力度也不小,许多重量级的学术期刊都支持淡化影响因子的做法。但是这些杂志其实都是影响因子的受益者,我非常怀疑这是作秀,而不是真正的反对……搞一个所谓引用分布曲线无非是将影响因子进行改头换面的做法,或者说对期刊影响力更准确的判断,但是并不能避免有学术机构和个人将杂志影响力作为学者和论文影响力的判断指标。

中国第二军医大学教授、气体生物学家孙学军

这个分布评价也是很flawed(有缺陷),也许应该回归100年前的科学研究,前沿的非大众的创新研究估计连引用都无法用来评估。其实当今的科学评价体系都是非常flawed,是资本主义发展产物(这些超级盈利的出版集团就是证据),社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科学发展以为加大投入增加科研人员就可以加速科学发现和转化……大多都是跟踪研究,很少有人去大胆设想,仔细验证 (很难得到资金)。

科学网网友姜小炜

学术不端的起因来自科研评估系统。因为该系统往往简单地将经济利益和职业前途与一些量化指标挂钩,如发表的论文数量──特别是发表在影响因子达到某个级别以上的期刊上,以及获得的资金数量等。

自然出版集团去年11月发布《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

期刊引用报告

汤森路透每年出版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对包括 SCI 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来源:自然杂志科学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