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跨国大投行在英国是怎样避税的?

刊登于 2015-12-24

七家大型投资银行2014年在英国仅缴纳3100万美元税款。摄 : Peter Macdiarmid/GETTY
七家大型投资银行2014年在英国仅缴纳3100万美元税款。

投资银行利润惊人,是否也贡献了巨额的税金呢?根据路透社的报导,摩根大通、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野村控股、摩根斯坦利、高盛和瑞银这7间大型投资银行,2014年在英国缴纳的税款总额仅为3100万美元,尽管它们的总营收高达310亿美元,盈利也有53亿美元之巨。

2013年欧盟调整规定,要求银行按国界公布获利情况和纳税数额,相关数据因此流出。欧洲议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会主席 Sharon Bowles 是要求银行按国别发布报告的推动者之一。他表示,“英国对待银行可能比其他国家更加宽容,可能会令公众感到不快。这就是我们通过这一举措的原因,好让人们可以进行分析。”涉及到的投行均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英国税务当局 HMRC 与财政部也以事关纳税人机密为由,拒绝发表意见。

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课税情况,显示他们声称要支付合理份额税金都是假象。他们依赖纳税人为其风险背书,却只向国库支付最低的金额。

反对党工党议员 John Mann

文件显示,部分银行未缴税主要由于报告亏损,或仅报告规模较小的分支业务获利从而享受较低税率。其中,摩根大通、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野村控股和摩根斯坦利这5间投行的主要分支业务并未缴纳公司税。盈利达19.8亿美元的情况下,高盛的纳税额也仅为2260万美元,约相当于盈利额的1%。

摩根大通在英国的投行分支2014年获利26亿美元,税负本应为5.24亿美元,但针对外资公司的税惠政策、前一缴税期的多付税款和“其他可用的税惠收益”将这笔税款抵消。高盛在英国的分支机构税负较低,则主要由于在发放股票奖励前将这笔款项从获利中扣除。美银美林和瑞银均因为“使用了历史亏损结转”而享受免税和减税。

欧洲银行业确实正在经历寒冬。今年以来,欧洲和美国的银行已陆续宣布了累计超过10万人的裁员计划。根据《金融时报》的统计,11间欧美大型银行的裁员比例超过10%。多间银行的获利情况同样堪忧,仅德意志银行2014年在英国的业务亏损就高达22亿欧元。

这不是第一次出现国际大机构出现类似的避税事件。谷歌、亚马逊、星巴克和 Netflix 都曾因在英国的避税策略被批评。2012年星巴克在英国的销售量为4亿英镑,然而,通过以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将部分资金转移到荷兰的姊妹公司、从瑞士购买咖啡豆、在其他业务支付高利息等方式,星巴克在英国并未缴纳公司税。2011年亚马逊在英国销售达33.5亿英镑,却只报告了180万英镑的税款。2011年谷歌在英国的税款也仅为600万英镑。

除了减少公共收入,跨国企业避税还将损害当地企业的利益。Institute of Directors 的总干事 Simon Walker 认为这关乎公平,“对支付巨额税单的公司来说,跨国公司能够避税非常令人沮丧。”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件事没什么可做文章的,这些银行的做法符合英国税法,而且自2008年以来,欧洲银行业确实持续处于亏损。

33000
摩根大通、美银美林、德意志银行、野村控股、摩根斯坦利、高盛和瑞银这7间投行在英国的员工总数为3万3000人。

声音

理论上你可以表达愤怒,正如多数人所做的,这也完全合理。不过,鉴于这只是中途进行的资产评估,大多数银行可能已经亏损多年,换句话说,由于累积亏损多余盈利,它们本不必支付任何税款。

独立报网友 bludger

使我担忧的是,下次危机到来时,这些银行还会向总理寻求帮助──用我们的纳的税。

独立报网友 AngryMan

公司税

英国从1965年正式开征公司税(Corporation Tax),此前英国政府将公司视为非法人企业(Unincorporated Business)征收所得税和利润税(Profits Tax)。根据住所(Residence)标准,英国公司税的纳税人可分为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对前者,需就其世界范围内的所得缴纳公司税;对后者,只有通过在英国的该分支机构或代理人从事业务并取得的利润部分,才需缴纳公司税。(资料来自MBA智库)

来源:路透社卫报独立报BBC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