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别做个只懂答问,不爱发问的人

“愿意提问,也能够提出好问题的人,就是一个善于想象与有创意的人。”

刊登于 2015-11-10

插图:Tina Ko

“爸爸,创造力与想像力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学习得来的?”读传播学院但是副修设计的A宝问我。

我有点好奇:“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疑问?”

A宝叹了口气:“我有同学好像轻轻松松就做出很棒的作品,而我却常常肠思枯竭,没有灵感。”

我安慰A宝:“不要担心,因为你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平面设计这个领域,所以现在一定比较吃力,你那些同学搞不好从小就很喜欢画画或拼拼贴贴,因此现在你会觉得他们很厉害。我认为想像力与创造力是后天可以学习得来的。”

看看A宝有点怀疑的眼神,我续说:“不过像你这样,花了很多时间应付考试,想像力就会愈来愈差。因为要应付以记忆背诵为主的考试,被训练成快速回答出标准答案,不容许我们胡思乱想,然而想像力最重要的根源,就是愿意天马行空的乱想。”

A宝问:“那创造力呢?”

创造力来自于想像力,就像法国物理学家庞加莱所说的,科学是靠事实所建立的,正如房子是用石头砌成的,但是一堆事实称不上科学,就如同一堆石头也称不上一幢房子一样。这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想像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会受限,想像力却可以包括全世界。知识是材料,是钢铁,只有想像力才能让它变成器具或武器。

听过我这番话,A宝还是有点沮丧:“那么如何培养想像力跟创造力呢?”

如果……会怎样?

我想了想:“我同意有专家说过的,创造力就是出题跟解题的过程。也有人说创意是松绑大脑的过程,创意来自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需要创造,因为创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逼自己对任何事物都要提出问题。比如说,常常想——如果……会怎样?同时也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摸索,去胡思乱想,动手做,乱做都没关系,从错误中学习。”

A宝忽然想起来:“原来你在我们小时候,跟我们一起看电影或看日本戏剧时,都逼着我们要提问题,就是在训练我们的想像力吗?”

我欣慰的点点头:“没错,愿意提问,也能够提出好问题的人,就是一个善于想像与有创意的人。”

一直在旁边听,没有说话的B宝忽然插进来:“问问题不只可以逼自己思考,也是保持自己好奇心的方式,记得爸爸也教过我们,问问题也是交朋友的好方法。”

我为B宝按赞:“我自己从学生时代就喜欢跟同学朋友闲聊时,不时抛出某个主题,分别请教不同兴趣或不同行业的朋友,常常会有很不一样的收获与灵感,因为每个人的生活圈不一样,一定有些他们知道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这些素材,往往是创意的来源,也是我们常说的跨界、跨领域的学习,这是杰出创意人常用的法宝呢!”

脑激荡与咖啡馆

A宝好像灵光一闪:“我学过脑力激荡法,据说这也是一群人收集创意的方法?”

我点点头:“这是非常著名且历史悠久的方法,我以前在童军团时就常常进行脑力激荡,收集点子,不过它也有局限性。妳们还体验过哪些方式?”

A宝回答:“不久前我参加过『世界咖啡馆』的分组讨论。这种讨论的人数比较弹性,从十几人到几十人都可以,参加的人分桌,每桌大约是四至六人,选一个桌长。然后就分几回合大家轮流换桌子进行讨论。比如第一回合,桌友轮流发言,桌长纪录重点,每一位说完后,桌长不动,其余桌友打散,加入不同的桌子。第二回合开始,桌长与新桌友分享第一回合的意见,之后新桌友也可以继续进行讨论,如此类推。最后再由各桌桌长报告各桌最后的几项共识,主持人整合所有桌长的意见,就算是这次会议所有人的共识。”

我称赞A宝说得很清楚:“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A宝回答:“可以认识许多不同的人,因为每次只有几个人坐在同一桌,彼此可以自我介绍,同时又强迫大家换桌,可以认识更多人。”

B宝则说:“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发表到意见,因为每桌人不多,也强迫大家听别人的发言。”

我点点头:“这是发挥群体智慧的好方法,而且大伙坐在咖啡桌边喝咖啡边聊天,可以消除彼此因陌生而带来的戒心,也可以打破彼此在社会上因职位身分带来的阶级。这就像我们自己一个人思考往往也会有盲点一样,只有多跟不同人交谈,多倾听别人,才比较能够跨出自己原本思考的限制。”

看着A宝总算满意的点点头,我内心也暗暗想着,或许我应该到书店找几本达文西的书,下次跟她们聊一聊这个世界上最有创意的人的故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