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如何代表:政黨票、不分區立委,它們是什麼?
在本次大選中,除了總統、區域立委之外,台灣人手上還會握有第三張選票:政黨票。為了得到這張政黨票,各政黨莫不費盡全力、也會批評其他政黨的不分區候選人並不適格。這套制度究竟如何運作?可能有哪些問題?如何可能改良?
在本次大選中,除了總統、區域立委之外,台灣人手上還會握有第三張選票:政黨票。為了得到這張政黨票,各政黨莫不費盡全力、也會批評其他政黨的不分區候選人並不適格。這套制度究竟如何運作?可能有哪些問題?如何可能改良?
六十年後,曾一度遠去的戰意,似乎又隱約重臨台灣海峽。在台灣大選前夕,我們重返兩岸對峙的地理前線馬祖,這個因國共內戰、韓戰而生,被舊冷戰時代塑造的小島。半世紀以來,在一場還未真正到來、但也沒有離開的戰爭中,馬祖如何永遠地被改變?生活在「等待戰爭」之中,是怎樣的滋味?
隨著韓流興起,宮廟力量也在台灣政治討論中被神秘化。被境外勢力滲透?變信徒為選票?直接左右選舉?現實比傳說複雜許多。《端傳媒》深入走訪高雄多家宮廟,結合三位學者2014年與2018年兩次九合一選舉的數據調研,挖掘宮廟與選舉之間的真實關係。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於今(29)日14:00登場,首位登場申論的是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他首先以台北農產運銷公司(韓曾為北農前總經理)時期配戴領帶作為開場,宣示自己對高雄「不忘本」。接著,他大力批評現任總統蔡英文與民進黨才是賣台集團,而自己才是維護中華民國主權的最佳人選。 第二位登場申論的是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宋楚瑜同時是此次大選之中,唯一一位仍在中華民國統治下的大陸地區出生的候選人。宋楚瑜一登場,便以《憲法》中總統就職宣誓:「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作為開場白。 第三位登場申論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則主力批評,國民黨與韓國瑜所提的九二共識,在中國的版本裡其實「沒有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