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李登輝:他不是他的他,「台灣」亦不是台灣的台灣
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人們總說一個時代畫下了句點。然而,在句點之前,故事究竟是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從台灣原住民、日本作家到中國國民黨員,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不同的李登輝與台灣故事。
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人們總說一個時代畫下了句點。然而,在句點之前,故事究竟是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從台灣原住民、日本作家到中國國民黨員,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不同的李登輝與台灣故事。
「地球」與「病毒」是兩個正在拳擊場上搏鬥的選手,而場邊還有一位塊頭更大、來者不善、等待上場的選手——他就是「氣候變遷」。
近年以來,中華民國外交工作持續面臨「斷交」威脅,眼看就要走向「邦交國歸零」的窘境。今年卻神奇地多了一個以「台灣」為名互設代表處的新朋友:索馬利蘭。索馬利蘭是怎樣的國家?它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它的戰略位置為何?面對這些困惑,我們替你與台灣外交部、索馬利蘭當地法律菁英聊了聊。
以健保制度為基礎的台灣「科技防疫」工作,除了成功守住抗疫防線、大受好評之外,也如其他民主法治國家一般,在運用大數據分析工具時,必須面對來自個人資料與隱私權保護領域的詰問。
媒體人的公共責任從不會因為他做的是新聞節目或娛樂節目而有差別,也不會因為他是知名記者、專業演員或何種類型的網紅而有不同。
疫情隔離政策之下,武漢包機爭議與滯留大陸的陸配子女返台問題,引爆了「小明」風波。我們專訪了「小明」本人與爸爸,回顧這段被卡在兩岸之間無法「回家」的旅程。而「小明」的家族故事,本身亦是一部近代兩岸戰爭史的縮影。
近一個月來,雖然台灣人也熱中討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疫情振興措施與罷免韓國瑜等話題,香港國安法議題與六四週年活動仍是網路關注與討論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