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
      
        
  
        
          
          
              僅限會員
        
      
    
評論| 科爾奈:弗蘭肯斯坦的道德責任——關於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思考
我們當年都同意,通過市場化和私人產權的「電擊療法」,將為毛澤東統治下的僵化中國帶來新生命。我們所有倡導這一計劃的人都是弗蘭肯斯坦。如今,看吧,可怕的妖怪就在眼前。
      /
      
        
  
        
          
          
              僅限會員
        
      
    
評論| 羅四鴒:穿越四十年家國苦戀,我們拿什麼紀念白樺?
回望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體制用愛國主義規訓文藝創作,可以說從《苦戀》和《海外赤子》的不同際遇便可見端倪,並確認了一種持續至今的範式。
      /
      
        
  
        
          
          
              僅限會員
        
      
    
評論| 許章潤:中國不是一個紅色帝國(下篇:代際盲點與鬥爭哲學)
以排比句式連提「鬥爭」,予人浮想聯翩之際,等於宣告邦國和平不再,毋寧重啟內戰。而這恰是紅色帝國每遇危機之際的拿手好戲。「解決台灣問題」如利劍懸頂,一旦內政吃緊,大國關係緊繃,則隨時出鞘。
      /
      
        
  
        
          
          
              僅限會員
        
      
    
評論| 許章潤:自由主義的五場戰役,兼論啟動第四波「改革開放」
「慶祝大會」定調:「該改的、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筆者對此深表贊同。惟須補充說明的是,正因為事關國族命運和小民身家,則何為「該與不該」,怎樣才算「能還是不能」,絕非一黨一派說了算,更非獨操於宮闈政治暗箱作業之手。
      /
      
        
  
        
          
          
              僅限會員
        
      
    
評論| 習時代的「改革」是什麼?——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講話關鍵字分析
習近平一面批「左」,顯示改革決心;一面推崇「馬克思主義」,避設政改路線圖。「改革開放」四個字,已和40年前大為不同。
      /
      
        
  
        
          
          
              僅限會員
        
      
    
評論| 吳思: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深層規律與未來走向
按照歷史經驗,意識形態領域的嚴重自相矛盾狀態,往往是向某個方向突破的前兆。持續向左,代價太高,得不償失。第二次意識形態回調即將見底,明年或後年,重返鄧小平劃定的意識形態邊界,應該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