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 / 僅限會員 政變帶來了轉機,新思想和新結構正在革命中生成——專訪緬甸民主活動家順雷伊 「緬族人開始理解羅興亞人曾經的處境,正是那個屠殺羅興亞的系統,現在把槍對準了我們,對準了緬族。」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緬甸政變 / 僅限會員 緬甸政變兩年:在台緬人經歷的動盪、選擇和「最後一搏」的希望 「我想,在推翻了軍政府後,我或許真的能實現踏查各個少數民族地區的夢想,而他們會在自己的珍愛的家鄉等著我。」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緬甸政變 / 僅限會員 評論| 劉忠恩:軍方解散全民盟後,緬甸人民、平行政府的未來? 或許可以慶幸的是,平行政府雖然還未真實地領導緬甸,卻似乎正在動搖曾固守在緬甸政治中心的種族民族主義。 端傳媒編輯部 4 年前
緬甸政變 / 僅限會員 在一個互聯網被切斷的國家,革命如何進行,人們如何保持聯絡 擁有2800萬上網人口的國家進入幾乎全面斷網狀態;人們身處信息孤島,籠罩在恐懼和不安之中,試圖保持聯絡,保持行動。 端傳媒編輯部 5 年前
緬甸政變 / 僅限會員 評論| 劉忠恩:緬甸政變兩個月,為何周邊國家還是觀望狀態?誰能動軍政府? 國際社會保守、不願正面對付軍方的作為,緬甸的民主抗爭怕是會演變成數月、數年的長期對峙。 端傳媒編輯部 5 年前
緬甸政變 / 僅限會員 緬甸軍變六周:公眾強硬、企業與新聞人,「挺身而出的,都是巨大的力量」 激烈、流血的抗議取代了開始的集會;憤怒的緬甸人民,不再允許國內外企業見風使舵;而新聞業,正腹背受敵。 端傳媒編輯部 5 年前
緬甸政變 / 僅限會員 評論| 緬甸軍方和民盟的「攬炒」式危機,讓北京的謹慎路線陷入尷尬 當下的緬甸民眾抗爭,對北京來說是棘手的「深水區」,將謹慎穩妥的「悶聲」選擇變成了尷尬的燙手山芋。 端傳媒編輯部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