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 僅限會員 人選之人、她和她的她喜獲金鐘獎:台「女性+」劇被陸觀眾譽「真正大女主劇」 《人選之人》在大陸被豆瓣下架,但在微博上聲量極高,絲毫不遜於同期大陸熱播的9.4分陸劇《漫長的季節》。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LGBTQ+ / 僅限會員 銀幕內外尋找拉子身影:台灣90年代前後影史中的女同性戀再現 女同志什麼模樣?拉子與酷兒又有何異同嗎?這些各模各樣的身分與認同的再現,如何被理解、建構或想像、投射?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影視 / 僅限會員 泰迪羅賓專訪:翻過幾條長命斜|港產音樂電影《4拍4家族》 「今日香港電影很淒涼,但我又不覺得它會死。另類的東西不一定不行,主流就是你跟著它走,不中也不遠,但我不喜歡。」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LGBTQ+ / 僅限會員 3部跨女/女同紀錄片:誰來定義,什麼是「女性」?|2023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你以為你是真正的女人你高我一等?你以為你是黑人猛男你高我一等?在白人眼裡,我們還不都是黑鬼。」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人工智能 / 僅限會員 好萊塢編劇罷工大結局:觀眾新體驗,花更多錢換更少內容,並被迫看更多廣告? 再成功的勞資談判,能夠爭取到的還是僱用期間的待遇,並未改變整個影視產業絕大多數職務帶有的「零工經濟」本質。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影視 諾貝爾文學獎頒予作家福瑟,譯者說他以新挪威語書寫極簡詩意戲劇|Whatsnew 福瑟的戲劇曾在香港演出。他的譯者告訴我們,被稱為「21世紀的貝克特」的他獲得桂冠,是諾獎重視戲劇這一文學形式的體現。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
影視 / 僅限會員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七月返歸》:擦邊球還是嘴砲?如何假裝不明白 不應該為趕時麾而輕率地追捧它們為「年度神作」,不妨看遠一點,它們都會是這一段「美麗新香港」傷痕年代的代表作。 端傳媒編輯部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