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殤
      /
      
        
  
        
          
          
              僅限會員
        
      
    
評論| 造假疫苗餘震回顧:失去抗體的迷霧國度
震驚全中國的造假疫苗醜聞,不到兩週已來到被公眾遺忘的邊緣。在「微信指數」搜索中檢索「疫苗」關鍵詞,其熱度已經從7月21日的3億量級(321733379),降到了7月31日的4千萬(40334269)。 但這次造假疫苗的傳播輿情,仍然值得我們記錄、梳理與回味。不厭其煩地梳理重演的悲劇,會讓我們更進一步理解在中國反復發生這類事件背後的核心原因。同樣,我們需要在官方敘述之外,留下屬於歷史學研究的集體記憶。 本輪事件肇始於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指長春長生公司的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三天後,長春長生公司被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罰款344萬餘元,緣由是其2017年10月被通報的「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 而最新的兩次違規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事實被重新打撈出來,公眾號作者獸爺在7月20日以一篇《
      /
      
        
  
        
          
          
              僅限會員
        
      
    
評論| 中國疫苗問題: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次生危機
中國公眾用對疫苗造假的憤怒的方式,和美國要求中國加速結構改革、促進公平和自由貿易的結構主義者一起,形成了一條共同紐帶。本次中國造假疫苗醜聞,可以說是中美貿易戰所引發的次生危機。
      /
      
        
  
        
          
          
              僅限會員
        
      
    
評論| 中國問題疫苗:形同虛設的管理與不斷重演的歷史
在一個形同虛設的《疫苗流通和預防管理條例》之下,無論是國有化還是市場化,都不會解決真正的問題。當普通人毫無權利去制衡與監督這個畸形的權力結構時,就只能憑藉僥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