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路線的逆襲:「希望聯盟」能帶給香港希望嗎?
香港陷入「新三民主義」,順民、暴民或移民,還有第四種選擇嗎?北京漸行鷹派思維,田北俊說「香港人不是鬥爭的人」,兩地還能溝通嗎?又還想溝通嗎?
香港陷入「新三民主義」,順民、暴民或移民,還有第四種選擇嗎?北京漸行鷹派思維,田北俊說「香港人不是鬥爭的人」,兩地還能溝通嗎?又還想溝通嗎?
「歷史裡總是重覆悲劇,起起伏伏,未來可能會變好,或變得更壞。但當你看到月光照下來,大地承托人的快樂與痛苦,那種力量遠遠大於一個歷史瞬間。」
人人恐懼的時候,這個老頭子貪婪。一個72歲的生意人,在亂世中披甲上陣, 前往美國華盛頓四出聯繫政要,說要推動國際拯救香港,制裁中共。「我老竇那一代被人形容為東亞病夫,因為冇嘢食。我們這一代則叫東亞懦夫,因為不敢出聲。但下一代夠膽站出來,喂,是東亞勇夫喎!」他的見解有幾多成真,幾多如泡影,歷史會給這篇訪問一個答案。
基本上,政黨只是走在社會運動的後面,而未能將其訴求演繹為議會政治所可以代表、推動的議程。同時,政黨也未能為運動提供持久鬥爭的出路。反之,尾隨其後的政黨只想藉此而維持其民眾的接觸,並以此來吸收民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