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 / 僅限會員 評論| 單信瑜:台灣地震防災之進化——「營運持續」能力為何重要? 營運持續概念指的是,在事前評估災害發生的風險,設想好災害發生的情境,並且為了營運中斷和恢復做好「實質」的準備。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災害 / 僅限會員 【現場】花東連續地震後:從繁榮走向老邁的玉里,遭震災夾擊的生機 對年輕人口不斷外流、獨留老年人的玉里來說,地震時的臨時應急,恐怕比人口結構年輕的都會區還要來得艱難。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極端天氣 / 僅限會員 評論| 林宗弘:921地震23週年——災害頻仍的台灣,如何成為韌性之島? 921震災帶來的啟示是,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參與,有助於災後發揮制度韌性,這是民主制度的優勢。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災害 / 僅限會員 【更新】918池上強震全台1死146傷,軌道橋梁斷裂修復估1個月以上 台灣17、18日連續兩天於台東關山與池上發生芮氏規模6.4與規模6.8強震,全台灣有感,並陸續傳出災情。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被疫情改變的生活 / 僅限會員 疫下失業者︰露宿、捱餓、吵架,他們仍未看到困境的終點 「小孩剛來香港沒有申請學生資助,老公工資也低。好不容易還完那些債,疫情又來了。不知道怎麼說,還挺倒霉的。」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被疫情改變的生活 / 僅限會員 四問香港健康碼和安心出行實名制:有個資隱憂嗎?醫生怎樣看新措施成效? 由推行疫苗通行證,到推出健康碼、實名制等新措施,政府與民間、專家和全球各地的想法接軌嗎?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氣候與環境 / 僅限會員 電纜橋大火、斷電斷訊號︰一場對香港社區受災力與未來電力規劃的考驗 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可配合儲能設備,在斷電時提供低限度社區電力支援;開放電力市場亦可能提高社區電網的自癒能力。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性別暴力 / 僅限會員 唐山打人事件:不是「惡性暴力」,而是「女性屠殺」 造成唐山事件的不是施暴者有勢力和靠山,而是父權制社會對一個普通男人也提供了足夠信心支持,讓他可以參與到「女性屠殺」中。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
被疫情改變的生活 / 僅限會員 腦霧、抑鬱和疲勞,他們懷疑自己患上Long Covid 「其實沒有一項徵狀影響到你無法工作、無法生活,但它就是存在,它好像跟你的身體一起,變成其中一部分。」 端傳媒編輯部 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