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華建平:2020美國大選,民主黨需要一位「白人奧巴馬」嗎?
他看上去就像一個標準的白人富家子弟、文藝青年,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政商成就,但是競選博彩市場卻相當看好他,把他放在了民主黨初選出線第三位。
他看上去就像一個標準的白人富家子弟、文藝青年,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政商成就,但是競選博彩市場卻相當看好他,把他放在了民主黨初選出線第三位。
剛剛過去的第一輪芝加哥市長選舉,決定了這個受老牌利益集團控制已久的美國大都市將會迎來第一個黑人女性市長,而最終上場的將會是代表低收入南部居民的她,還是代表城北中高產社群的她呢?
經歷了史上最長的停擺後,特朗普政府什麼也沒得到,而且輸得很徹底。民主黨拿下眾議院後和特朗普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大獲全勝,無疑讓特朗普接下來兩年的白宮生涯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也讓2020年大選疑雲陡生。
香港村代表選舉左右27名當然區議員、1名立法會議員,以及26名特首選委的產生;原居民村長擁有簽發丁屋的生殺大權。這些權力,卻源自漏洞百出的選舉制度,以及不透明的鄉事架構。
在政府停擺和人事變動之下,2018年中期選舉造成的地殼變動仍在隆隆作響,並對現行政黨體制造成深刻衝擊,這才是中期選舉對未來政治版圖的最大影響。
管理與預算局局長麥克·馬瓦尼本來是去白宮和特朗普討論預算,如何應付下週可能的政府停擺,出來時卻已經成了代理幕僚長,讓這場大戲倉促收場。值得慶幸的是,最後選中的馬瓦尼還算靠譜。
11月4日新喀里多尼亞獨立公投雖然未能通過,但對法國政府來說雖勝猶敗,其「敗」在無法妥善撫慰卡奈克人長期受到輕視而不滿的態度。同樣,任何人換位於台灣人的立場亦可心同此理:沒有真正獲得公平的對待下,怨懟與憂憤就不會平息。
因著虛擬世界的特性使然,始終存在系統性干擾的可能,導致最終結果出現偏誤。不可能單看網路聲量,而不把對手實力、選區結構與整體政局因素一併納入考量。
他承認,對於一些質疑,回應是慢了;他承認,民主派仍然難以跟本土派溝通;他承認,面對建制派「素人」陳凱欣,有時不知怎回應。但他強調,就算沒有大台,「政治」從來不能放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