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黃星樺:藝人的認同,與國族/父權的焦慮

父權體制和國族主義隱然合謀:它們都借用「自主性」的話語,表面上譴責對自主性的侵犯,實際上卻藉此維護某些說不出口的自尊。

黃星樺:藝人的認同,與國族/父權的焦慮

總統大選前一晚,周子瑜道歉的影片在網路上傳開。許多人認為,國旗代表她對台灣的感情;就像許多留學生看到中華民國國旗,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政治意涵,而是對家鄉的思念。周子瑜拿國旗當然沒錯;也因此,許多人深深替周子瑜感到委屈和心疼。

影片釋出的隔天,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勝選晚會上,蔡英文說了一段讓許多人感動落淚的話:「只要我當總統的一天,我會努力,讓我的國民,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的認同道歉。」

這段話背後,暗示着「認同」應該是每個人自主決定的;每種認同,都應得到尊重。如果可以達成這個理想,就不會再有人為了自身的認同道歉。

然而事情並不總是這麼簡單。兩天後,亞洲舞王羅志祥在北京公開說:「我們都是中國人。」這句話傳回台灣,馬上被台灣網友抨擊,說他「背棄台灣」、「忘本」,應該要向台灣人道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