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聲言「永不會有巴勒斯坦國」,簽署擴展西岸定居點計劃
路透社9月11日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日簽署一項具爭議的擴建定居點計畫,將在約旦河西岸擴張猶太人定居區,並明確排除成立巴勒斯坦國的可能性。
此計畫集中在被稱為「E1計劃」(E1 project)的地帶,該區位於西岸,與東耶路撒冷毗鄰,若實施,將切斷巴勒斯坦地區與東耶路撒冷的陸路連結。該項目已於上月由以色列國防部批准。
內塔尼亞胡在約旦河西岸的馬阿勒阿杜明(Ma'ale Adumim)定居點視察時表示:「這地方屬於我們,永遠不會有巴勒斯坦國家。」他強調此舉是為了「保護我們的遺產、土地與安全。」
美國代表團來訪後,白俄羅斯釋放52名政治犯
《衛報》9月11日報導,白俄羅斯政府在美國代表團造訪明斯克後,釋放共52名政治犯,其中包括多名外國人。這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規模較大的赦免行動之一。外界認為,這是他為修復與華盛頓關係、爭取制裁鬆綁的策略之一。
被釋放者中,有14人為外國籍,分別來自英國、法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波蘭與德國。其餘的是白俄羅斯反對派人士。
作為交換,美方同意解除對白俄的國營航空公司 Belavia 的部分制裁,允許其維修及購買波音飛機相關零件。
此次釋放的政治犯人數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要求的1300名仍有相當落差。
台灣《財劃法》修法出錯,政院將約地方協商
中央社9月11日報導,立法院修正的《財劃法》出現公式錯誤,導致地方補助款無法完全分配,且影響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分擔。
就此次事件,台灣的執政、在野雙方相互指責。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稱,行政院和財政部應為事件負責。行政院則指,當時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是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立委強行通過的。行政院稱,2月就該法提出覆議時,已指出公式問題,卻遭到否決。
報導指,行政院卓榮泰將於13日召集全國縣市長共同研商實務解方。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表示,公式確實出現小瑕疵,將啟動修法。
西班牙議會否決縮減工時立法
路透社報導,西班牙國會於9月10日否決了一項政府主導的法案,計畫將每週標準工時從目前的40小時縮短至37.5小時。
該法案由勞工部長狄亞士(Yolanda Diaz)與主要工會提出,旨在減輕工人負擔,提高生活質量。不過,法案遭到在野的保守派「人民黨」,極右翼「Vox」黨與地區性的「全力為加泰隆尼亞」黨(Junts per Catalunya,簡稱Junts)聯手反對,因而被否決。
反對者認為,縮短工作時間會增加小型企業與農業從業者的成本負擔,恐導致這些部門失業或營運困難,甚至對福利制度造成壓力。
此項法案被否決,對希望推動改革的社會黨領導下的少數政府而言是一次打擊。狄亞士對此結果深感失望,稱這項否決是「不可理解」的,並承諾會再次提交這項法案。
巴西前總統博爾索納羅政變罪成,判囚27年3月,可上訴
美聯社報導,巴西前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於9月11日被巴西最高法院依企圖政變等多項罪名,判處27年3個月徒刑。
法院認定,博爾索納羅在2022年總統選舉落敗後,曾策劃推翻選舉結果,甚至有計畫暗殺現任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
博爾索納羅目前被軟禁在巴西利亞。他本人一直否認所有指控,一直主張這是政治打壓。他已指將對判決提出上訴。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一直支持博爾索納羅,甚至對巴西的最高法院法官進行制裁。判決出爐後,特訪普稱判決「令人非常不快」,而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則稱這是不公的判決。
尼泊爾軍方逐漸恢復秩序,前最高法院法官任臨時領導
《印度教徒報》9月12日報導,尼泊爾衛生部指,當地近期的示威中已有34人死亡,1000多人受傷。
尼泊爾總理奧利(K. P. Sharma Oli)辭職後,尼泊爾示威者透過線上投票,決定支持女性前首席大法官卡爾基(Sushila Karki)領導臨時政府。由於示威者對是否應解散議會仍存分歧,她尚未就職。
尼泊爾近日發生全國性的示威及暴力衝突,導火線是政府禁止了包含Facebook、WhatsApp、YouTube和X等26個社群媒體。此舉引起尼泊爾年輕人大規模抗議。這是尼泊爾2008年推翻國王,改行共和制後規模最大的一次示威。
這是一場由年輕人佔多數參與的抗爭。有抗爭者手持「Gen Z」(Z世代)的手牌,因而被稱為「Z世代抗爭」。群眾於9月8日上街頭抗議,要求政府解除社媒的禁令。此外他們也要求政府反貪腐、改善經濟。
此次示威中,政府以暴力鎮壓群眾,造成多人死傷,激怒更多民眾,導致衝突更加激烈。抗爭者甚至縱火焚燒國會大樓等政府建築。儘管政府因應示威取消社媒禁令,仍難以平息群眾怒火。該國總理與多名部長因事件辭職下台。
更多關於尼泊爾Z世代抗爭的資訊,請見Whatsnew欄目的報導。
法國「阻擋一切」示威抗議預算削減,意圖推翻馬克龍
法國於9月10日爆發「阻擋一切」(Block Everything)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對政府削減公共開支表達不滿,要求總統馬克龍(台譯:馬克宏)下臺。
法國全國並未完全因示威陷入停擺,但從巴黎到各大城市,均有示威人群與警方爆發衝突的情況。政府指,已動員8萬名警察與憲兵參與維安。
法國內政部估計,參與示威的有17萬5000人,其中應有473人被逮捕;法國總工會(CGT)則估計有25萬人走上街頭。
這次運動是在社群媒體上發起,聚合了來自各地且各行各業的民眾。此前,提出預算案的法國前總理貝魯(François Bayrou)已在國民議會的信任投票中失敗下台,馬克龍並於9日任命新總理勒科爾尼(Sébastien Lecornu,台譯:勒克努),但仍無法平息民怨。
成都行人橋掛直幡青年疑似「被代表」拒見律師
「追·新聞」引述消息指,今年4月15日在四川成都行人橋掛出三幅巨型直幡呼籲政治改革的抗爭者梅世林遭捕後,疑似「被代表」,拒見家屬委託的律師。
梅世林因事件被指涉嫌尋釁滋事,先是遭到刑事拘留,三個月後又被正式逮捕,關押在成都市看守所。
據了解,看守所人員於9月10日向家屬委託的律師表示,梅世林只接受法律援助律師做他的代表,不接受其他律師做他的辯護人,也拒絕和其他律師見面。
梅世林在今年4月15日,在四川的人行橋上掛三幅直幡,分別寫上:「沒有政治體制改革就沒有民族復興」、「人民不需要一個權力不受約束、責任不可追問的政黨」以及「中國不需要誰指明方向,民主才是方向」。
當年馬英九執政,藍綠為了解套特別費爭議,共同修法卻出現「教」職員一字之差的錯誤;當時行政院長江宜樺拒絕配合立法院提出覆議:
「6月5日,台灣團結聯盟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林世嘉以擅自簽署《會計法》修正案宣布辭去黨團總召集人。6月6日,民主進步黨主席蘇貞昌拜會行政院院長江宜樺,江拒絕提出覆議;同日,蘇為該修正案向全國人民道歉。第二天總統馬英九向全國道歉,要求行政院院長轉請立法院覆議。」
.
當年一字之差,連同黨總統都不得不道歉表態,
今日錯誤離譜之至,始作俑者只剩一句「行政院和財政部應為事件負責」。
.
中國國民黨的行政院長就能直挺挺站著,
台灣本土民進黨的行政院長,不但要跪著求在野黨覆議讓執政黨擦屁股,還要被潑屎,一邊沾著滿身屎,
一邊求在野黨配合乖乖接受擦屁股;
.
台灣人當官,是不是就活該當得比中國人賤?
.
「吳思瑤直言,可以確定藍白無心成佛,作惡造業不會收手,所以她說行政院當硬則硬,別再佛心上身、委曲求全了。」
就此次事件,台灣的執政、在野雙方相互指責。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稱,行政院和財政部應為事件負責。執政方則指,當時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是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立委強行通過的。行政院也稱,2月就該法提出覆議時,已指出公式問題,卻遭到否決。
這一段寫得怪怪的,「執政和在野」一般可以簡化為朝野雙方。「執政方」應該應該用「民進黨立院黨團」代替?因為行政院的論述後面有提到,所以前面的應該是執政民進黨的立場。既然法案是藍白攜手通過,民眾黨的回應(不論回覆了沒有)都應寫出,而不是忽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