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美國《芯片法案》解析:地緣政治焦慮與令人生疑的效果

《芯片法案》對於美國來說,不一定利己,但絕對損人。其對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的助益有限,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殺傷力則比較確定。

美國《芯片法案》解析:地緣政治焦慮與令人生疑的效果
2022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草坪簽署《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

西方國家的政府大部分時候對產業政策不屑一顧——除非是在面對中國的時候。

在此前討論歐洲的反壟斷政策時,我提過一個有趣的調查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在歐盟否決了西門子-阿爾斯通併購案之後,對數十位歐洲知名經濟學家進行了問卷調查,大部分受訪者認爲以政府手段扶植一個本地龍頭企業無助於消費者利益。但是,當問題變成了「如果中國或者其他國家這樣做,那麼歐洲是否也應該這樣做時」,同樣一群受訪者就出現了明顯的意見搖擺,甚至是倒轉。

以前當我們說產業政策的時候,基本上只會考慮其經濟維度。但越來越多的,今天的產業政策開始呈現爲某種經濟政策和地緣政治的組合,有的時候其經濟政策的一面甚至完全淪爲似是而非的點綴。美國最近落地的《芯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芯片法案》能讓美國跑得更快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