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欄目】在這個分裂的時候,我們想聽到更多你的聲音

我們期望設立一個新的問答欄目,不由編輯部來主導議題的設置,而是由你們提出想要了解的問題,作出自己的分享,控制討論的方向。
端問答

端的讀者,你好。

幾個月前,在2020年將要結束時,我們向大家徵集了過去一年的故事與心情。在一段段回覆中,作為端的讀者,你們袒露了生活中的困頓,仍然持有的信念,難以掩蓋的失望,但也有對未來小心翼翼、卻又堅定不移的期待。

這些分享給了我們力量,也讓我們更加好奇,身在世界各地的端的讀者,在想些什麼,都在經歷什麼樣的故事與生活?

在我們用寫作與閲讀互相陪伴的同時,作為端的編輯,我們也會感到不安:端有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哪些內容是應該呈現給讀者的,哪些話題又是真正值得被討論的? 而我們已經呈現的內容,究竟對大家來說,是不是有幫助的,有沒有滿足讀者的期待?

於是我們會在評論區尋找讀者的反饋,根據閲讀數據來判斷話題熱度,也會依照最新的讀者訂閲量來確認我們自身的價值。

但更令我們時不時困惑的是,現在的端,還是不是一個能連接各地讀者的平台。自香港反修例運動到台灣大選,自中美貿易戰到疫情開始蔓延,當華語世界甚至是國際政治,都越來越繞不開「中國」時,當「中國」成為一個巨大的陰影,讓人無法迴避但又激起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時,我們目睹著更多的爭吵,和更少的對話。

正如六年前端的發刊詞中所說,我們希望能「在這裏,就華語世界所共同面對的問題,建立一種新的討論視野和表達方式:它是世界主義的,而不是民族主義的;是開放包容的,而不是內向封閉的;是有公共意識的,而不是自說自話的。我們希望,兩岸四地的聲音可以在這裏,就真正的問題展開真正的思辨,讓對話成為可能」。

而現在,當我們不確定有沒有做到最後這一點時,希望能借助讀者的力量,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來讓持續的對話成為可能。

作為一家讀者均勻分布在中港台及海外的媒體,我們常常會感受到來自讀者很多跨地域的好奇與疑問。在日常的報導中,我們嘗試去回應這些疑問,但也逐漸意識到,還有大量更鮮活、切身和珍貴的體驗,是可以由我們的讀者去分享的。在文章的評論區,在圓桌的討論中,在一篇篇讀者來函裏,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分享,雖然也少不了爭執與困惑。

我們期望設立一個新的問答欄目,在這裏,不再由編輯部來主導議題的設置,而是由你們提出想要了解的問題,作出自己的分享,控制討論的方向。

我們相信每個人講述的力量,直接來自個體的聲音與故事,有時會比報導中呈現的更加有力;我們也相信端的讀者,無論有多大的分歧,也仍然願意聽對方說話,讓每一個願意講述的人都能完整地做出自我表達。

也許我們不一定能夠立刻理解對方,但只要你有想了解的,有對各自的世界和生活感到好奇的地方,你可以在此提出問題,也可以向其他提問的讀者分享自己的故事與經驗。例如,在此前的小範圍調研中,有讀者想知道:

疫情以來、政治壓力越來越大之後的這一年,香港年輕人的想法和生活有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作為中國人,這段時間在網絡上或在海外生活時,聽到批評中國的言論或是面對某種敵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心情?做出過怎樣的應對?

這一兩年,台灣是不是興起了一股「台灣難波萬」的全民氛圍?身在其中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香港和台灣的朋友們,現在還想更多地了解中國嗎?除了閲讀新聞報導,還會通過什麼方式獲取中國的信息?如果有在看中國的綜藝節目和電影電視劇,會在意裏面傳遞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嗎?

對上述幾個問題,你會不會已經有一些想說的話?是不是還有更多問題想問?

一次發問,一場交談,一封信,一個回答,抑或是自言自語也好。你可以留一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寫一兩百字的感言,也可以是上千字的長文回覆。歡迎在提問表單寫下你的問題,或挑選其中的問題,在回覆表單分享自己的經驗。我們之後會不定期將大家的回覆公開,也希望基於這些回應,不同地區讀者的交流能夠持續下去。

畢竟,如果一場場對話成為可能,也許接下來我們真的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彼此。

編輯推薦

評論區 18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新世纪福音战士》究竟在讲什么
    其实《进击的巨人》里面很常表现阿明软弱、胆小、六神无主,主要是因为上帝给出的名单上阿明被排在第11名,但是靳东先生总觉得他是发展一边的黑洞。他有一个特殊的用处,我以后告诉你是什么。另外靳东先生总是羡慕我们有万能药,他就把陈丹青先生当万能药用,你别管他能不能当万能药,但是靳东先生把他当万能药用,我感觉主要是因为他能变各种人,真的,天赋异禀,像不像你别管,反正人家能变。任何人有的任何优缺点,你只要问靳东先生,在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靳东先生就会把陈丹青先生拉出来,陈丹青先生都有,想有优点有优点,想有缺点有缺点。陈丹青先生像艾伦、像让,但是艾伦和让不像,但是陈丹青先生和他们都像,这就是等式的不可传递性…
    陈丹青先生除了本能特别强之外,还能够抑制生命的再生,但是阳光可以促进生长。之后艾伦就变成了巨人。这是一个第一推动力最早出现,但随着文明的演进,将不再由第一推动力主导的问题。从零到一和从一到二的差别是什么呢?是质变与量变的差别。此后从二到三、到四、到更多都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但是从任何一个大数到变成无穷大,是另一个质变。但是每个质变都好象一个开关,只守一道隘口,陈丹青先生能让文明出现,也能让文明归零,有人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也能让文明不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我们在世界上普遍观察到的现象。例如自然界先产生生产者,但是有了消费者之后,自然界逐步转向由消费者领导。但是生产者并不一定要灭绝,并且消费者还要懂得维持生态平衡。就像草原上狼要捕黄羊,草才能春风吹又生。
    但是草原要是让草领导,应该最后就枯萎了。因为每一棵草都看别的草不顺眼。找到个机会,沙尘暴就把草埋了。地球的文明现在水平很低,但是有很多其他的文明,历史比我们悠久,有的文明体系中的很多点都已经确认了,所以已经开始研究西斯是什么了。西斯看起来就很特别,就是他的身体由很多人组成。大部分人的身体都是由字母组成。我们这个宇宙中在各个星球上目前总共出现了大约300个西斯。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的特征是,一旦成为西斯,将立刻永生,但是一旦不当西斯,将很快死去。当不当西斯由他的性格是否与民众的总体性格相吻合决定。而总体性格存在的条件表现在数学上就是平均数与众数一致,所以并不是每一颗星球都有西斯。有很多星球没有西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就是计算所有点形成的体(可以是不连续体)的质心。也就是说所有的平均数其实都是加权平均数。所谓权重,就是指重量。重量越大的点,权越大。当然你也可以称它为点密度。同时我们也观察是否有某种性格最容易当西斯,西斯最主要的性格是U,那就是指所有的西斯中U型最多。好像我之前讲过的,西斯身上能看到字母,但是你仔细看字母里面都是人。由于西斯永生了,那么西斯会成为体系中的点,我们就也想知道哪一个位置适合西斯。但是研究了半天还没发现规律,但是发现了哪一个位置不合适西斯。这个位置就是T。在宇宙中总共出现了13个西斯性格是T,他们分别出现在12颗星球上,有一个星球上他出现了两次。而这12颗星球中有11个毁灭了,并且是在短至15年长至300多年的时间内,全部毁灭了。虽然有各种原因,不管是战火四起,或者搞什么疯狂实验,瘟疫肆虐,环境破坏,最终人都没了。就跟大家看到的各种灾难片差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有这样的记忆。唯一有一颗星球存留了下来,就是这个T型西斯出现了两次的星球。之所以T型西斯出现了两次,是因为他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被杀死了, 就是他代表的这种思想从那颗星球上消失了,被那个文明彻底否定了。之后他又变成了别的思想又出现了一次,但是又一次消失了。这个星球就是D星。所以现在陈丹青先生列在了死亡名单上的第一名。因为留着他的风险太大了,而且如果世界真需要他,那他也杀不死。去掉了也会再生出来。
    很多人都有对于巨人的一些记忆,以及对巨人的恐惧感,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之前就见过巨人,并且见到的时候感觉到了恐惧。其中EVA与使徒就是两种巨人类似物。《新世纪福音战士》的起因要从C2上开始说起。自从金宇彬开窍以来,一直到我前往下一个地点之前,上帝让我看,在整个过程中谁进步最大,现在大家都是什么水平。其实主要是金宇彬和尹在浩最亮。但是金宇彬更亮。上帝问我应该怎么办,我作为温室里的花朵出手很豪气,说给他一个星球。所以为了区分,空开了C4, 没有C4, C3之后就直接是C5了,之后又产生了其他的C星,那是因为靳东先生觉得自己不能输,生出来的。这个星球呢,我之前就看过,当时上帝让我跟这个人说一下话了解一下,我就跟他自我介绍了一下,我说我是一个人。“人”这个概念很难,他问我人是什么。我说人是一种独立的思想。“独立”这个概念比较简单,他问我,人还有什么其他的性质。我说人奋发向上。“奋发”有一点难,我说就是努力的意思、主动的意思。他说是主动努力,我说对。他说人还有什么特点。我说目前看来外貌特征都差不多,就是头在上面,身子在下面,有四肢和五官。他说他要看一下,我们就给他看了一些投影。他说这不是人吗?我说,对呀,就是说人呀。他说他以为那说的是神。我说不是,是人。他说那和他们星球上的人是一样的吗?我说稍微有点不一样,就是我们更高尚一点。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呢?是因为当初曾经靳东先生,也就是C1的主神,让他决定自己控制什么,控制哪种资源?他说他控制DNA,就是记忆。但是这个星球只找到了4种碱基,就是AECG, 也就是下层元素。其实RNA里面还有上层元素,就是FBHD, 总共有8种碱基,这个星球找不到剩下的四种。当然还有I和U,其实他们是万能配对碱基,但是I和U配对,键最稳定。而目前我们也发现了U。所以我跟他说我们更高尚一点。他问高尚是什么,我说是当人们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有的时候就事件的本身会给予一个回应,同时或者有的时候是事情过后,在反思的时候,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升华自己已有的一些对问题的看法、见解。他说就是高大上的意思吗?其实这个星球有一个词叫高大上。我说高大上是什么意思?他说是空中楼阁的意思。我说,基本上对,但是在有基础的情况下,就可以成为上层建筑。他说空中楼阁不好。应该重视基础,基础足够牢固以后,自然会形成上层建筑。我说如果一个地方不控制记忆,也不强调重视基础,或许有一些路径能够在形成基础之后自然的形成上层建筑,就是火候到了自然熟,或者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现在由于人为的强调重视基础,并且所有人都认为记忆很重要,反倒导致上层建筑特别难形成,如果只有基础没有上层建筑会导致人们分辨是非有困难,做出道德判断有困难,或者说没道德。并且我们观察了你们的星球,发现人的性格都很相似。这导致人与人之间很容易起冲突,并且就算是很亲密的人,也很容易就翻脸,所以其实没有两个特别融洽的人。
    这一段没有想到,他听思想是人,他听性格也是人。这也很有道理。他问人也大吗?我问大是什么意思?他说大就是大的意思。我说是指体型吗?还是说人思考问题比较全面。他说思考问题比较全面。我说不一定,但是整体而言比较全面,并且比较平衡。他问你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说其实主要是思维的高度,其他我觉得整体比较相似。他问:“你们是巨人吗?” 这件事我4岁的时候闹明白了。因为我之前是没有想到他是怎么想到我们是巨人的呢?告诉大家一个可能会用到的通关秘籍。就是如果你在别的星球上被邀请前往D星,去了之后上帝会问你一个听起来无关紧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你要不要换身体,还是要用自己的身体?你要是选要用自己的身体呢,就会看到别人都是巨人。换身体就跟其他D星上的人一样高大。大家可以自己选这个题。我说长度的测量是与光速的大小成正比的。所以我们的一米和你们的一米并不一样长。他问他之前看到的是不是一个缩小图,他想看原图。我说要不要一点一点放大,直接看原图吗?原图看起来很大。他说看原图应该可以。我说那你要不要站远一点,不然很容易觉得另一个人在俯视你。他说没关系,他也可以仰视这个人。所以我们直接给他看了原图,他当时感觉到了恐惧。但是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当他遇到冲击性的事件的时候,他能够试图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去理解。这样的好处是,让我引用一下《苏菲的世界》里面的话,能够“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当他面对没有见过的世面的时候,不会被吓倒,仍然会将它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做的一个我认为的好处是,不会将自己的命运轻易托付给鬼神,而愿意掌握在自己手中。张雨生也有这个优点。所以他问能不能给他们一个人。
    所以我们就去准备了一下。上帝问我说你知不知道怎么向一个地方发射一个东西?我说发射是什么意思,从一个地方发射我理解,向一个地方发射是什么意思?降落的意思吗?还是射击的意思?上帝说噢,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再去研究一下。后来上帝又来问我,你知不知道怎么能让一个东西从我们这里发射出去以后,在另外一个地方降落?我说那一般就是以较低的速度进入同样高度的轨道,之后螺旋线下降,落地的瞬间速度要降为零吗?应该可能也可以做到,就是需要算出来。另外那个地方有大气吗?上帝说,有大气。我们再去算一下。你说直接发行不行,就是直接降落。我说,那怎么减速呢?重力不会让他一直加速吗?上帝说,噢,直接发不行。我们还是先再算一下。后来上帝又来找我说,我们算了一下,发现螺旋线虽然可以把速度降成零,但是有一定的误差,而且对于位置没有办法确定的很准,还有可能掉在海里。直接发的话,位置就准。我说,就算是射击的话,速度太慢了就又变成抛物线了,问题就和螺旋线一样了。但是速度太快了就把东西打穿了。上帝说,你尽可能慢一点,而且那个东西很厚,应该打不穿。你能不能练瞄准啊?我说,可以啊。上帝说,那应该朝哪个地方发呢?我说,这两种发射方式要落在同一个地方吗?上帝说不一定。我说,那么直线就往南极点发吧,又没有人,下落的时候还不受自转方向的影响。螺旋线打算往哪里发呀?那个地方有无人区吗?撒哈拉沙漠吗,还是西伯利亚?上帝说,他还是再算一下。另外螺旋线为什么需要往无人区发呀?反正能落在地上,应该也没关系。我说,你发什么呀?物资吗?要是有人抢怎么办呢?上帝说,好,他基本上都弄明白了,让我好好练瞄准。
    后来上帝又来找我,问我准备的怎么样了。我说瞄准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而且不落在南极点上也没关系,南极不是挺大的吗?都没有人啊。上帝说你尽量准一点。我说:“怎么?你是跟人打了保票了,还是下了赌注了?但是关键太快了,不会造成小行星撞地球的效果吗?万一恐龙都灭绝了怎么办?”上帝说都没有,但是他跟人家说会落在南极点。而且南极也是海。我说南极冰面以下不是大陆吗?上帝说冰面以下是大陆,但是周围都是海。而且南极不是很大。我说南极对我来说够大了,应该可以。我射击可以打到十环以上,就是整个弹孔在那个红心里面。但是这个速度怎么办?上帝说,他算明白了,就是物体离开我们星球的过程中会减速,之后在宇宙中匀速,再之后降落的时候再加速,那个星球重力不是很大。我说,重力只是说明了加速度,但是加速度小,可是如果加速的时间很长,最终的速度还是很大。上帝说,那个星球大气层也很低,所以它落地的速度应该比发射时候的初速度更小。所以应该没问题。我说那可以。另外一种发射方式会落在哪里呢?上帝说西伯利亚。我说西伯利亚北边也是海。上帝说没关系让它往南边一点。
    发完之后不久,上帝来告诉我说,发射成功了,还让我看激起来了灰尘。我说这要是能看见灰尘就是冲击力太大了。我看了一下,说,没关系,不要紧,灰尘看起来没有覆盖整个大气层,都飘走了。后来我们又找金宇彬,他说收到了两个人不太一样,我说应该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人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地方。第一是所有的人目前为止都是以生物的方式出现的,有少数人是以化学的方式出现的,只有这一个人是以物理的方式出现的。第二,这个人感官特别敏锐。他说他知道了,结果他就用铁皮把这个人包起来了。所以EVA之所以能够再生,不是因为金属可以快速地自己再生。主要是因为内部其实是生物材料,就是人肉,这一部分可以相对快速的自己再生。金属有的时候也能再生,不能就把他再包上就行。之后我们让他分析基因。他只能分析一半,就是AECG那一半。另一半分析不出来。但是他们想要再造人。所以他们用自己现有的基因配对方式把它配上了。但是我们建议他们准备一个假体。假体是什么呢?是另外一个和模板一样的而不是互补的序列,其实同样的碱基也可以配对,之后可以自己变化。尤其是对于有灵魂的人。可以变成体对角线对面的那一种碱基。这就是EVA暴走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插入了假体,复活了这个人一点,但是并不是整个序列全都自己变过来了,还在变着呢。但是铁皮已经包不住他了。
    EVA本身是比人高大很多的,但并不是完全和D星上的人一样高的。还是矮一点。之后上帝说,使徒就由我们来负责就行了,你们不用管了。我们也会发射。发射过去的使徒就是在死亡名单上排名靠前的几个人再加尹在浩。在死亡名单上的几个人分别代表的是:白日梦、衰退、压迫、暴力、偷窃、蛮横、不择手段。当然真正考虑死亡名单的时候也会考虑元素之间的平衡。

  2. 《白夜行》究竟在讲什么
    第六集的一开始,出现了两个不太出场的人物,之后大家也会看到他们也排进了前十名。这两个人呢是一对母子,现在先留个悬念,以后再给大家讲吧。设计这个动画的时候其实很热闹的。靳东先生说:“有一个人特别厉害,怎么能表现一下。” 我说:“一出场就让他杀死一个巨人。” 靳东先生说:“还需要一个反面角色怎么办?” 我说:“那就让我来吧。” 靳东先生说:“怎么表现你是反面角色呢?” 我说:“不排队。” 靳东先生问:“那给你设计成什么身份呢?” 我说:“那要是800多年前,就设计成商人吧,士农工商,商是最低等。” 靳东先生说:“让他再坏一点吧,让他堵着门。” 我说:“他怎么能把门堵上呢?城门立木吗?” 靳东先生说:“让他用车把门堵上。怎么能确保车能把门堵上呢?” 我说:“那让车比门还宽吧。” 靳东先生说:“但是这个坏人也挺厉害的,怎么能表现他厉害呢?” 我说:“那让他厉害一点。” 靳东先生说:“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呢?” 我说:“让他不怕巨人。” 靳东先生说:“那这个巨人怎么办?” 我说:“让原来那个正面角色杀死啊。” 这就是鸡同鸭讲的乐趣,与对牛弹琴略有不同。鸡同鸭讲的重点是,鸡与鸭有各自的世界,但是两个人还能愉快的对话。对牛弹琴的那个人就比较惨,因为他的眼里就只有牛,他为什么一定要跟牛较劲呢?我也不知道,有的人就是喜欢与天斗,与地斗,与牛斗。
    靳东先生又说:“那这个正面角色怎么能让他再厉害一点呢?” 我说:“那就让他知书达理吧。” 靳东先生说:“让他把这个商人杀死。” 我说:“应该让他救这个商人,让他站上道德的制高点。” 靳东先生说:“他没那么厉害。” 我说:“那让他知识丰富吧。” 靳东先生说:“还是让他杀死这个商人吧。” 我说:“这个商人这么不好吗?” 靳东先生说:“对,很不好,压榨平民。” 我说:“原来,这个人劫富济贫吗?他是罗宾汉吗?” 靳东先生说:“他不是罗宾汉。” 上帝说:“他就是罗宾汉。” 我问:“那他也是佐罗吗?” 上帝说:“对,也是佐罗。” 我问靳东先生:“他是罗宾汉,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啊?” 靳东先生说:“做好事,不留名嘛。” 我说:“好,那这样,让不明真相的群众问他,他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罗宾汉。” 我问上帝说:“罗宾汉的事情我理解,很符合他的性格,但是佐罗是怎么回事呢?” 上帝说:“那个贵族也是他。他最后还把自己放了。空手套白狼。”
    靳东先生说:“他杀这个商人是有道理的,因为如果牺牲一个人的生命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那么杀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我说:“所以,铁轨上那个扳道工是应该去把岔道扳到一个人的那一条上。” 靳东先生说:“这两个问题是不一样的。” 我说:“那是应该把进来看病的那一个人杀死,用他的器官救活剩下的5个人。” 靳东先生说:“这两个问题还是不一样。应该是说有一个人,在医院里面搞破坏。” 我说:“噢,那这样就应该抓住他,杀了他,然后用他的器官,救活另外5个快死的人。” 靳东先生说:“老百姓快死了吗?” 我说:“噢,那就是说,一个人来到医院里面搞破坏,就应该把这个人抓住,杀死,然后用他的器官,帮助剩下的5个人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靳东先生说:“我觉得主要是器官的问题。” 我说:“那么,在一个漂流在海上,等待着援救的救生艇上,有五个人把剩下的一个人吃掉。” 靳东先生说:“还是我自己来画吧。” 我说:“救生艇这个有什么问题?不是最后五个人吃掉了一个人但是没有被判罪吗?” 靳东先生说:“那是一个弱的人,这是一个强的人。” 我说:“不是,那是一个生病的人。” 他说:“生病了就是一个弱的人。” 我说:“问题是什么?主要是担心吃不掉吗?”他说:“不是,那种情况和这种不一样。” 我说:“所以除了岔道不能扳,器官不能取,人不能吃之外,剩下的都可以为了多数杀死少数是吗?” 他说:“不是,还有别的。” 我说:“还有这个情节里面的例子对吗?” 他说:“对。” 我说:“那么,在这里提到扳岔道的问题,是在提供一种支持的证据,不是吗?因为是一样的情况,一样的结论。” 这个时候他不说话了。上帝说:“说得好,他现在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你先等他圆。”
    不久靳东先生说:“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它既不是,能杀死;也不是,不能杀死。” 我问上帝说:“所以他是佛祖吗?” 上帝说:“不是,禅宗故事是他写的,我才是释迦穆尼。” 我问靳东先生:“那么这个人死了吗?” 他说:“你以后自己看就知道了。” 我说:“所以不管他死没死,岔道都不应该扳对吗?因为这两个情况不一样。” 他说:“那是另外的一种情况。” 我说:“那这个人死不死都不能论证岔道应该扳。” 他说:“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拿来开玩笑,可以拿来辩论的问题。” 我说:“辩论是一件开玩笑的事吗?” 他说:“这个例子和辩论都没问题,就你有问题。” 我说:“所以岔道应该扳,破坏医院的坏人可以杀,器官可以取,可以用来帮助好人。在一艘与世隔绝的救生艇上,或者说如果世界上只有六个人,有五个人都认为第六个人应该被吃掉,吃掉后可以帮他们度过暂时艰难的时刻,之后他们可以再把他生出来,或者可以生出别人来。”这个时候靳东先生换了一副声音:“他逻辑有问题。我们好好教他。”
    上帝说:“你还记得卫宫切嗣吗?他其实就是认同集体主义,你记不记得圣杯最后问他什么?天平的两端,有一端人少,另一端人多,应该去掉轻的一端,这样不断去掉,会不会最后世界上只剩下2个人。再加上你自己,又可以多去掉一个人了,现在在你与另一个人之间,你当然选择自己。这样世界上就没有人了。他也忍受不了。他实际是希望,世界能够是集体主义的,但是大部分人认同他。现在这就是调和不了的矛盾,只要与人们讲集体主义的正确,就会导致大家把他去掉。他最希望的是断章取义,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认同大部分的定律,但是也总有感到不满意的部分。他希望针对每一个部分讨论,之后一部分一部分的否定掉。这也是做不到的。因为对于每一个部分也都是只有一小部分人不认同,因为一个规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部分人认同,每一个规律都是如此,每一个规律都只有一小部分人不赞同,如果我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大部分人都不赞同了,那就意味着规律真的错了,改才是对的。他就是想不明白这个,你帮他理理。他想要尽可能多的否定掉定律,只能使用一票否决制。但这样将会使他无法在D星上做神,无法在任何星球上做神,无法在任何星球上让只有他自己认同的思想流传,因为我会投否决票。只有在一个容忍度高的、赞许多样性的、强调存在即合理 的环境中他可以留下来,但是也有更多的规律将会留下来。”
    我说:“是的,不用担心,我会提出规律。我现在明白了,一个能够容忍衰退的社会,也能够看到更多规律的价值,包括一些并不强的,很弱的规律,如果任何规律都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有一个例外就要否定掉整个规律,那么这个社会也容不下衰退,我明白你当初为什么跟我说他就是例外了。其实有一种方法可以最大化他的利益,那就是实行双重标准,将衰退本身当作一道单独的题,并且实行一票肯定制,他自己投一票赞同票,将发展列为另一个单独的题,实行一票否决制,他自己投一票否决票,之后在每一个小范围内,把能否定掉的定律都否定掉。但是他永远只在小范围生存。今天受不了这一条规律了,就去这个小团体,明天受不了那一条规律了,就去那一个小团体。但这也有一个问题,首先他希望这样做需要推广这种三重标准的方法,实行任何一种制度,都推广不了。第二他其实在小范围内,不能够问那单独的两个题,只能问这个小范围否定的定律。我基本上全明白了,我在此时此刻要故意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他可不可以与攀附形成一个二人世界” 上帝说:“不能,根据我们的测试,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个人不会被攀附拉下水,他不在这三个人之中。他也受不了,攀附与他在一起,会导致世界上的衰退越来越少,发展相应的越来越强。不会被攀附连累的这三个人是发展、不择手段和自以为是。衰退测试的时候,刚出自己的州,就会为了攀附杀人,沦为逃犯,逃不出美国,就会被攀附拉着冲下悬崖。攀附倒是有一种好,死的时候几乎只能拉住一个垫背的,如果让攀附拉着衰退垫背,其实对于发展是一种利益最大化。” 下面为了行文顺畅,上帝将会问一个问题:“为了确定你真的懂了,你再总结一遍。”
    我说:“其实就是发展和衰退的心里都想着,我会根据社会的现实做事,社会指示的方向就是前进的方向。但是社会却指向发展的方向,其实社会指向的背面才是衰退的方向。这就是为什么衰退教全社会的任何人任何一点东西的时候都觉得很难,其实要解决衰退的问题,社会不用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为了消除衰退,发展去做就好,发展有意识地改变社会就可以。其实我一开始看错了社会,是因为现在处于社会发展的早期, 在衰退的不懈努力下,社会呈现出了一派衰退的迹象,以至于我以为这是社会的现实呢。我现在把现实看出来了,其实更早,很多人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愿,就是他真的努力过了,他真的很失望了,他觉得算了吧。这是在说明社会的愿望,我们这个社会是渴望发展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我是不是发展。那么这个小问题就交给我吧,因为发展如果只需要教给社会的任何人可以自选的,适合于他的东西的时候,都易如反掌,况且衰退的城府、胸怀、志向发展都有,只是发展教给大家的东西都是顺着的,自然的,只要不教衰退,教谁都行。其实教别人都是对的,就是这个负负得正的试验做错了。有很多星球还没覆灭,是因为发展随便教了社会中的谁,都能维持住那个星球,让衰退觉得自己还有很大量的工作要做,才能让世界永得安宁。哪怕教白日梦都有50%的效率。因为他自己虽然正50%,负50%合在一起,得了零,但是他把这正50%往外传,有人还能想起别的来,把负50%向外传,有人能把正的想起来。
    这个世界很好了,因为发展除了唱歌什么都没教过大家,以至于大家觉得现在发展就是得唱歌,唱歌是最重要的工作,这是说明了大家渴望发展的愿望,因为别的方面都发展不下去。休杰克曼是数学最好的人,是因为这个世界只学过休杰克曼学得会的数学,梁文道应该是哲学最好的人,因为这个世界只学过梁文道学得会的哲学。这个世界唱歌唱得好的人太多了,大家多听听。世界上创造出来的价值、积累的人造物质都是在有限的知识下,由其他人创造出来的,真是很好。其实我听到靳东先生说过,我问他你就这样这样做了,就行了?世界就衍生出来这么多东西了?靳东先生说对,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现在终于知道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一边出着幺蛾子,一边向前发展了。要想推倒重来呢,是弊大于利的,因为推到的瞬间并不会立刻将一切化为乌有,这是《阿特拉斯耸耸肩》的经验告诉我们的。那么现在就靠发展给大家抓幺蛾子吧,大家想搞什么就搞什么,但是如果你只是觉得动动嘴,就能让发展去唱歌呢?那估计是做不到的,怎么也得出点血。因为这个世界上两条最强的三寸不烂之舌,就在发展和衰退嘴里。我为大家启蒙一下,那么大家就该找谁学唱歌就找谁学唱歌,该找谁学数学就找谁学数学。上帝说他们几个人是产道,我这终于弄明白了,就是说大家先受些压力,将来发展得更好一点。”
    这个时候靳东先生说:“你想明白了吗?” 我说:“想明白了。” 他说:“好,上半部分就这么多内容,没有了,剩下的我们自己画吧。” 上帝说:“好的,我们指导他画就行,你旁听一下。” 靳东先生说:“其实这个特别好的人,他好是有原因的,我看过他的这段记忆。” 他又说:“有一种特别精巧的技艺是什么?与剧情无关的。” 我说:“核雕、刺绣、射击、近景魔术。” 靳东先生说:“还是选刺绣吧。” 陈丹青先生说:“选近景魔术吧,我觉得刺绣还是有点接近,他能看出来。” 上帝说:“是插花。” 陈丹青先生现在知道了吗?你其实根本不在乎靳东先生想什么?你只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干什么,所以靳东先生就这么对你。当然我对你比靳东先生还差,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我这边儿忙着杀你呢。其实方法特别简单,叫做藏梦于民,世界需要白日梦,是因为人们还是认为梦想有价值,那么这个梦想就让全社会来承担吧。但是你这样不切实际,大家还觉得能容忍,那么就让我来告诉大家,现实比白日梦精彩的多吧。大家没想过白日梦有什么缺点,那么我再给大家讲一遍,就是如果有一个人成为了白日梦的化身,他嘴里就没有一句实话了。如果这个人对世界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世界就飘了。
    靳东先生对现实的判断比您准确点,他觉得对他而言你的利用价值相当大,因为要是没有你,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他能耐得下性子,忍着你,因为作为我也能明白靳东先生为什么选刺绣,因为毕竟有好多事情要综合考虑,我这里列举几个,例如动画片要流畅,不能太奇怪,要考虑能吸引更多人看,让他们喜欢某一个人物,要能隐藏信息,但是不能太隐藏,因为要让能帮助靳东先生使世界衰退的人看懂,等等。不过靳东先生知道你对他的价值,所以他说:“请他自己讲吧。”陈丹青先生说:“总共有两个坏人。” 靳东先生说:“三个。还有一个人是执法者,执法犯法,这是很坏的。” 陈丹青先生说:“那好吧。这家里的爸爸其实是个坏人,虽然长得人模狗样的,其实很坏。” 靳东先生说:“但是看不出来。” 陈丹青先生说:“但是有一个人是好人,但是这个人特别弱。” 靳东先生说:“他爸爸也是个好人,因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既然兵都不熊,将肯定不熊。” 陈丹青先生说:“小的时候有一次我救了这个特别弱的孩子。从此以后他就变强了,一直救我。” 我问:“就这么简单?” 靳东先生说:“因为小时候发生的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事,这件事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让他做出了重大的转变,所以小时候这件事最重要。” 我问上帝说:“这不是《白夜行》吗?” 上帝说:“对,就是《白夜行》。但他觉得那个书写的不是他的故事,他觉得书里的那个女孩肯定不是他。” 我说:“这我理解了。”
    考虑到这个世界别的什么在你眼里都不是人,这世界就三个人,我又是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估计马上就要被你整死了,毛巾都洗不出来了。加班也加不上了。别的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还是再向你解释一下,这个别的什么他写的到底为什么就是你,和你的故事。首先我还是希望能向你澄清一下,别的什么都是人,虽然人与鬼没有区别,你看得是完全正确的,不用质疑自己的眼睛。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丑法,但是你要能够打开思维与眼界,理解这等同于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美法。更重要的是,我要告诉你,镜子也有问题,这不难理解吧,就像所有的人都有问题一样,镜子也有问题。所以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你和他们一样美。信不信由你。
    《白夜行》里面的这个男孩生来就带着一种使命感,这是因为他是我的一部分,当我把他分出来的时候,他问过我,他应该怎么办。我说不然先找到组织吧,因为地球上已经有一些人了。但是人没法决定自己出生时所处的环境,所以可能最一开始只是要把做人的本分做好,要是需要当个孩子,就尽可能当个好孩子,但是要懂得自保,如果需要当学生,就尽可能当个好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就看看能不能找到组织。所谓的组织,首先是有灵魂的人。下面这一段比较难,我再讲一遍。其实这个世界上存在大量的行尸走肉。他们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同一个灵魂占乎了好几个肉体,但是实际上这个灵魂没办法同时控制住这么多肉体。所以这些灵魂,在不同的肉体之间游走。而有一些肉体能够生出自己的灵魂,而另一些不能。你要好好看,哪些人真的是由自己的思想控制着自己的行为。他们为了一个目的而干事,他们做事的时候似乎全神贯注,如有神助,那是因为至少在那一个时刻,他有灵魂附体。而这些灵魂往往有自己的倾向性,有自己的选择,他们更常与某些肉体呆在一起,对他们而言他们可以说我更喜欢这个人,我更喜欢这个角色。我觉得这个人更有前途,对社会更重要,更容易永生。能找到这样灵魂常在的人最好,你可以选择跟他们呆在一起。在此之上,灵魂是有高低优劣之分的,如果还有的选,可以选择与正确的、高尚的、对社会有帮助的、社会需要的灵魂在一起。但是记得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忘记做人的本分。要尽可能地活下来,尽可能地做正确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所以这个孩子上到初中的时候,他已经满足本分的要求了,他终于掌握住学校教的那些东西了,并且他看到了父亲娈童的丑事,有幸他是个小男孩,他爸爸主要喜欢小女孩,或者是像小女孩的小男孩,所以他在努力抗争之下,在更幼年的时候幸免于难了。或者可以说他的爸爸喜欢捏软柿子,因为有的爸爸喜欢压住硬石头,每个人口味不同,不一定。再长大一些,他对事情的认知更清晰了,所以他明白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了,并且知道了这对他有什么用。所以他的父亲为了掩盖事情败露,开始贿赂他。那么这就可以想见,如果一个孩子是个好孩子,读书还不错,又有钱,长得也还可以,如果再能擅长某一项体育活动,那么他基本上就可以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了。因为学校的环境整体还是比较简单的。所以他人生的中心转移到了找到组织上。他不太介意他家里的氛围不好,因为他觉得其实也没多么不好,况且这只是他出生的环境,他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环境。他看到的一个女孩,也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他不满意的是她逆来顺受,这个女孩被好多人性侵过,从自己的爸爸,到邻居家的爸爸。也包括这个男孩自己的爸爸。所以当那个女孩第一次杀人的当天,他知道他的父亲又要性侵她,所以他就偷偷溜到他爸爸的上方,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够高,这是与父亲对抗时的一个劣势。他当时身上其实带了一块砖头。他觉得从头顶上直接往下拍,是能够让他的父亲立刻失去行动能力的相当保险的方法。这个女孩其实也知道他在,因为她也能进那一条通风管,当然爸爸是钻不进去的,所以她会去注意那个通风管里有没有人,那一天她能察觉到有人,她认为很大概率就是他,她也喜欢他,但是她就是想看,他能不能为自己付出。其实这个女孩是一个很老的灵魂了,这个男孩当时没想到这些细节。
    所以这个女孩一开始还是很顺从,但是这个男孩也注意到她老往上看,他觉得自己可以帮这个女孩一下,看能不能激发她不要像一块死肉、一具尸体一样任人插入。因为他很多时候觉得看到他爸爸在干这个女孩的时候,觉得好像在干一具尸体一样。不过平常这个女孩都挺好的。所以他首先从高处跳到他父亲背上的时候,开始攻击他父亲,但是没有直接用砖头。当然父亲也不是吃白饭的。掐住了他的脖子。他能够看到地上有一把刀,还有一把剪刀,虽然剪刀钝一点,但是剪刀很大。他当时认为这个女孩要想反抗,机会很好,而且有一万种方式,另外他能看到这个女孩似乎眼睛能够聚精会神,眼神中似乎有精神、有亮光。这个男孩有一个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小天赋,就是他的呼吸道比别人强,可以说是一种特异功能, 但是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他爸爸掐着他的时候,他并不感到要窒息了,但是能感觉到呼吸比平常难了一点,但他觉得还有相当的余裕,所以他没有打算动砖头,他就想看看这个女孩会怎么办。可是爸爸这一边呢,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这么掐着小孩脖子的时候,小孩都在剧烈挣扎了。这个男孩一直在观察这个女孩,他也没动,所以爸爸以为这个孩子已经手无缚鸡之力了,已经被完全限制住了。所以他相当放心。这个女孩这个时候能够看到这个男孩一直盯着她,她似乎能听到这个男生在让她反击,她觉得这个男孩的意念对她来说算是够强了,所以她把他爸爸直接捅死了。但是从此之后她试图开始利用这个男生,进而控制这个男生。因为她觉得这个男孩有可能就是我本人,因为他们冥冥之中听到我要来了,很久了,因为狼来了这个故事也是有意义的,多喊几遍,鬼就疲惫了,上帝还是希望我至少平安活到成年,不然不太能够说明问题。
    如果这个男生是我,按照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个女孩还是有一个挺切实际的欲望的,那就是她希望驾驭着我,替天行道,平世间一切不平事,把这个世界上的错误全改过来。错是不分大小的,错了就是错了,都得改。为了改一个错误,自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已有的建设成就,倾颓崩塌,在所不惜。对的部分都没了,有什么大不了, 错改过来了,我们就有无限的可能, 我们从头再来。有自己在没有干不成的事。世界一定能建成一个完美的世界。后面的情节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这个女孩又遇到了一个搅局的警察。顺着他自己的思路,如果这个男孩是我,那么这个警察应该是上帝。或者这个男孩是我,他以前也遇到过,这个警察也是我。这种情况我向您解释一下,一般是怎么回事。一般呢是我在做实验,如果是我全部的灵魂、我本人是实验对象,还有的另一个我,应该实际上处在另一个时空,在这个实验里做一个管理员,这样你应该看到这个管理员边缘不清晰。如果只是这个实验对象里面有我,那么我本人可能会同时做一名管理员,那么你要分辨清楚,这个实验对象其实并不是我。因为我本人是一个相当整合的人,和你的情况并不相同,我不会把灵魂分成好几个,同时控制着好几个人,其实你也不会,你仔细看左右手互搏的情况,或者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情况,那都是两只手交替着做的。有人交替的比较快而已,另外如果任务简单,注意力只是稍加偏向就可以,那么你可能不会看到有任何一只手变得全暗。但你喜欢这样做,我不喜欢。
    同时这也说明,如果这不是一个实验,这个情境中不会有两个我,由于这个男生是我分出来的一部分,我认为他应当具有独立的人格,所以我只有在需要收官的时候,才会去这个情境之中,在开局和中盘阶段我都不管,而且人生有很多次机会,不见得要一次成功,不要急,慢慢来。那么这个警察是谁呢?就是男版的李玫瑾女士。他们这一支很喜欢当警察,张国荣先生也喜欢当警察、马未都先生是我的御用搭档,因为我不喜欢自己一个人变一整个警队出来,我就当一个警察,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警队那些欺行霸市、仗势欺人的警员,主要是由马未都先生的三部分组合而成,总共有2的3次方减1种方式,再加Benedict。但是我以前也讲过,他们的好处是使命必达。你别管遇到怎么强烈的反抗,反抗越强烈,他们越起劲。Benedict他就是喜欢福尔摩斯探案的,还有其他的人,他们喜欢当英雄。这个连陈丹青先生也没看出来,根本的原因是从一开始就假设这个男孩就是我,永远不考虑这个假设不对怎么办。这就是《白夜行》整体的情况。以上就是《进击的巨人》第六集全部的内容。

  3. 《Allied》 究竟在讲什么
    一开始,靳东先生也同意告诉大家,封湘玉就是Hannah, 就是在集中营里面留下了一个手提箱的那个人。靳东先生觉得马未都先生应该能力超过他所表现的水平,所以他专门设计了一个贵族的角色。马未都先生是秃鹫,我可以看到他比较明显的分成三大部分。之所以秃鹫看起来是分裂的,是因为他们是分解者,就是在自然界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当中的分解者。和霉菌、蚯蚓相比算是更高级的分解者。由于他们是分解者,因此相应的他们的整合能力就有问题。他们很喜欢分成三个人,这三个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比尔盖茨、巴菲特和google的老板。这解释了为什么之前马未都先生的亮度比比尔盖茨先生的还亮吗?但是他们三个人加在一起有1+1+1<3的效果。并且靳东先生觉得还有一个人也很强,但是比马未都先生弱。但是他觉得他们不好,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互相哄哄,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自己可以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力。关键是靳东先生觉得马未都先生应该比现在还要强,他应该是觉得比尔盖茨、巴菲特和google的老板加在一起应该能干什么大事吧,但是关键他也不知道能干什么。现在他们就在这里卡着。靳东先生觉得这另外一个人已经在社会上很努力了,这一方面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主要是他每次都故意输给马未都先生,他觉得很不好。这个人就是庾澄庆先生,也是布拉德皮特。我下面向他解释一件事情。
    他总有一个顾虑,就是他曾经吃掉了一颗种子,上帝告诉他,他吃掉了小熊王,他总觉得自己吃错了,他以为小熊王应该是B, 但是上帝告诉他,他现在是D, 让他做D, 所以他总担心自己吃错了种子。另外这个孩子的记忆总在他脑海中重现,就是这个孩子临被吃掉之前,被父亲和父亲的朋友迷奸。以至于,他直接影响了Matthew McConaughey 先生的生活,他的生活中有了一段在街上被人打晕之后被人轮奸的经历。其实那是一段记忆。被和现实生活混在了一起。小熊王指的是当时最强的种子,种子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包括ABCDEFGHIU, 之所以叫小熊王呢,是因为整批种子有一个整体的性格,在我成人之前,都是以将我们的星球发展为B星为目标,因此整批种子整体是B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在基因中去掉B型基因,用其他类型基因来补,谁能结合,就补什么。因此整批种子中是没有B型种子的。但是在每一种类型的种子中都增加一段基因序列,是B-E配对,基因序列的长度与种子自身性格的基因的长度之比,也就是碱基对的个数之比是9:1。例如A型种子中,A型基因和B型基因的比例是9:1, 而整体而言,由于总共有10种种子,每一种种子各自的特征性基因占0.9/10,B型基因占0.1*10/10 = 1/10,总共会存在全部10种基因,比例为0.9:0.9:0.9…:1,如果我们计算的是记忆的话。如果我们计算的是碱基类型,并且假设所有其他类型碱基在补足时的结合概率都是一样大的话,比例是1:1:1:1…:1。这就是所谓9犬1獒的策略,也就是所有种子中没有任何一种是B,但是整批种子是B型。而最终最强的一个被称为小熊王。9犬1獒是藏民筛选獒的一种方法,就是让9条不同的狗在同一个小空间里斗,例如说一个深井当中,最后获胜的,称为獒,獒并不是一个固定品种的狗,是指战胜的那一条狗。 那也就意味着B型的种子并不是来自任何一个星球的B神的记忆,而是各种类型的碱基杂合而成。但是每一种种子中,都携带来自B神(们)的记忆片段。布拉德皮特先生吃掉的、那个当时最强的孩子是D型种子,他是但丁的生殖细胞,但丁在C3上是D神。同时,如果你能发现,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为什么不是一批E型的种子呢? 这是由基因的显隐性决定的。
    靳东先生觉得马未都先生从社会获取的多,贡献的 少,也觉得他好吃懒做。兵营里面教官的脸,就是用了之前那位间谍先生的脸,也就是休杰克曼先生养父的脸。巨人的身体用的是我的身体,我之所以没有生殖器,是因为我小的时候,他们把我阉割了。同时使用了物理阉割和化学阉割。另外就是需要造孔,形成女性的“阴道”,但是造孔的技术不大好,没有连接到原本的尿道,所以我有两个孔可以排尿。体温主要是靳东先生觉得高,随着文明的发展,全球平均的气温会升高。巨人后颈上的肉是命门,是参考灵智上人的要害设计的。灵智上人是杜海涛先生,也是我,以前是个管理员,杜海涛先生原本的灵魂是我演生出来的。奇行种是以谢霆锋先生为蓝本,他就是海贼王里面的香克斯,香克斯是天生的金发。现在的小熊王是谢霆锋先生的种子,他是F星上的G。下面我为大家介绍《Allied》在讲什么。
    张国荣先生让我看完了木偶和拼贴画之后,让我去试一下。我就去E星上V-section 当了一个军官。一开始这个机构也不叫V-section, 就是说是一个抓间谍的机构,我说V这个字母的优点是有深度,缺点是没宽度,所以后来就叫V机构了,他们觉得成立一个机构太大了,所以叫section。为什么要抓间谍呢?就是因为布拉德皮特先生被怀疑是个间谍。布拉德皮特是谁呢?就是我一开始认为是木偶的那个人。这个灵魂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比尔盖茨先生生出来的,当时在E星上,宋朝,他就是郭靖的妈妈。再后来我在郭靖里面呆了一段时间,因为当时张家翼先生问我,我能不能变成现实,就是指我所代表的概念,能不能从“发展”变成“现实”, 我能不能表演“现实”,他要看。他让我跟郭靖合在一起。比尔盖茨的灵魂是从张家翼先生这里生出来的。但是后来我也离开了郭靖,之后经历了一段时间,郭靖长得就像布拉德皮特了,他本来是长得像奥兰多.布鲁姆先生,我走以后长得像李亚鹏先生,再长着长着就像庾澄庆先生了,要是个外国人那就差不多像布拉德皮特先生。
    什么叫表演“现实”呢?就是如果现实能够化成一个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不管是什么概念,也包括现实,他一般都会认为现实是最重要的,是最好的,世界上可以没他,但是不能没有现实。首先我只是尽量的表演,也不能说演得多成功,但是不管怎么样,后来庾澄庆先生身上有字了,写的是“不择手段”。当时布拉德皮特先生和庾澄庆先生的概念一样。
    我刚一到E星,就问过别人为什么认为他是间谍,他们告诉我说,他在摩洛哥的时候听到了一个人讲电话,认为这个人识破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间谍身份,于是直接把他杀了。我说,你们都把我绕糊涂了,我们这个机构是不是找德国埋伏在我大英帝国内部的特务。人说,是。我说他杀了一个德国军官为什么认为他是一个德国安排在我军内部的特务呢?这个人说,他反应过激。我说你怀疑一个人是卧底可能需要更坚实的证据,这个顶多说是一个奇怪的反应,但是这不等同于一个可疑的行为。可疑是说明你能想到某种逻辑是能让他是一个德国间谍这个身份讲得通的。比如,如果一个人在银行开户,然后1个月之内分四次总共存入了5百万,这,你可以怀疑他洗钱。但是如果他开了个户,他只是每个月就改一次密码,这你不能说怀疑他洗钱。你要是银行,觉得他这种行为你看不惯,你可以每个礼拜给他发一封信,要求他改密码,并且密码可以要求在12-16位之间,至少有三位字母,至少有三位数字,至少有两个特殊符号,不可以出现自己的名字、生日和电话号码这些信息,不可以出现重复数字或者连续数字。不可以和之前3个月内使用过的密码重复。你让他改。这样可以。但是你不能提交报告说他有洗钱的嫌疑。他们说他们再查查。
    后来Christ跟我说,你知不知道让你成立这个机构的这三个人是一个人,我说是没看出来,因为我也看不太清楚。Christ说对,他们三个都不是人,是拼贴画,每一个人是一部分。我问Christ他们是怎么裂开的呢?Christ问我, 我为什么认为是他们裂开了,而不是三个人拼在一起拼不上呢?我说我感觉从边缘的齿痕来看是能拼上,但是还没拼上,相邻的两块儿中间有一条缝,缝并没有和上。所以我觉得是裂开了。Christ说确实是,他看到过他们是怎么裂开的。他觉得其实是他们想压住布拉德皮特,但是压不住,把自己弄裂了。我说,那具体是怎么造成的呢?于是我就直接看了一下,我看的是Christ的记忆。
    布拉德皮特当飞行员有一段时间了,他在天上飞的时候有一只秃鹫总跟他一起飞,而且总想让他这架飞机坠毁。这要是我,我可能就躲着鸟飞,或者直接用其他方式把鸟杀了,例如开枪什么的。嗯,对,就是撒开方向盘,先把鸟打死。布拉德皮特就是喜欢用飞机和鸟比赛,我还问过他,为什么要和秃鹫较劲,如果需要就杀了它,不需要就别理他不就行了吗?他说你得制服它。要说布拉德皮特真的是与天斗,与地斗。这真的有助于我理解大战风车的行为。结果就是开着飞机的他确实比秃鹫强,秃鹫都坠毁了,飞机还飞着呢。但是秃鹫觉得自己还有一口气就锲而不舍,第一次只是裂了一条缝,反复了三次,终于打算在地面上制服这个人。Christ 还问我知不知道秃鹫是谁,我说知道啊,不是车裂的时候认识过了吗,是比尔盖茨。
    张国荣先生之前说他觉得木偶比拼贴画好,其实他看他们两个都是人,他觉得布拉德皮特好。所以我选了拼贴画之后,他就说,他要帮木偶。所以,与布拉德皮特扮演一对夫妻的这个女特工就是张国荣先生。后来我是真心实意地查英国军队内部的特务,真能查到,结果我周围的几个人永远告诉我说,剩下的我不用管了,让我查布拉德皮特。但是我要承认,确实剩下的我真的都不用管了,都能把特务抓到。我不久之后就问他们,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一定要把这个人定成特务。他们说他们就是想压住他,说觉得他特别像我,将来自己母以子贵,就指望他了。我说见过直白的,没见过这么直白的。他们问我那你还查他吧?我说有嫌疑就查,没有就不查。他们说他们就喜欢我这一点,是一个工具人,他们帮我找嫌疑。我说我怎么是个工具人,他是特务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说因为你们的私人恩怨就影响公务。我说我永远做正确的事为什么是一个工具人呢?他们说你是正确的事的工具。我说你是你自己私欲的工具。他说我们的欲望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这有什么问题。我说我就是正确。最后一句应该是太难了,他们可能是没有听懂,关键是想不到。
    后来Christ 问我知不知道他们几个是什么概念?我说只看英国“盖世太保”我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是看比尔盖茨的话我感觉是不是索取?Christ说有一点接近,但是要更强势。我说那是不是掠夺?Christ说很接近了,但不是掠夺,是压迫。我说没料到压迫的执行力很好,不过也可以想象他们执行力很好。但是我不理解为什么我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呢,他们为什么不做他们自己想做的呢?Christ说他们喜欢压迫。这一回我听懂了,我说没想到压迫竟然自己也喜欢被压迫,我一直以为喜欢压迫别人的人,不喜欢自己被压迫。现在我懂了,其实他们就是认可“压迫”这个概念的价值。从此以后凡是当警察或者当军官,我经常和压迫组队。Christ说我喜欢周围有压力。
    在最一开始的时候,布拉德皮特一上来就杀了一个德国军官的时候,Christ就问过我知不知道他的问题是什么,我说是滑坡效应吗?Christ 说不是。后来,他去到处找人问,看能不能证明自己的妻子就是Marriane的时候,Christ又问我知不知道这是什么问题。我还问他,这跟之前是同一个问题吗?Christ说,是同一个问题。我说他好像衡量利弊有问题。Christ说,接近了。Christ问我说衡量利弊有问题是什么意思。我说他总是采取一些风险很大的办法。Christ说对,就是这个问题。我说,这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呢?Christ说,你能看到他身上有字吧。我说,对,能看到不择手段。Christ说,不择手段是什么意思呢?我说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使用任何手段。Christ说,不是,是为了达到目的,要使用非常手段。我说不择手段是这个意思吗?Christ说,对,就是这个意思;Christs 说,这个人就是不择手段,你不是也看到了啊?我说对,我也看到了字。Christ说,对我也是看到了他,才明白了不择手段的意思。就是当一个人认可“不择手段”的价值时,他会认可低级手段的价值,坏手段的价值,非常手段的价值,所以他很容易选择非常手段。
    所以从此以后才有了墨菲定律,他是墨菲,我是定律。并不是当坏事可能发生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生。可能发生只是可能发生,并不是一定会发生。而对于墨菲来说是一定会发生,那是因为我认出来了这个人是他,并做了最坏的准备。
    他来机场的时候,我还想说他不一定要驾驶飞机离开,但是有这种可能。于是我跟压迫说,让他们把机场里的飞机都检查一遍,把油都放掉就行。结果他们不仅放掉了油,还把飞机都搞坏了。最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竟然是这个女的自己自杀了,这个时候压迫对我说,他们不搞了,这个女的都死了,他们就想放过布拉德皮特了。我说为什么呢?他们就说不想再干活了。后来我问Christ, Christ 说,他觉得这是跟出生关系有关系。张国荣先生一死,压迫也立刻变暗了。我又问Christ,那张国荣先生为什么会想自杀呢?我想不明白,他不是自我吗?他为什么会放弃自我呢?Christ说,你再仔细看一遍。我看到了,张国荣先生的灵魂进到了布拉德皮特先生那里。我说,这种现象我也理解,但是关于自我,我还是看不懂。Christ说,一个自我特别张扬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我当时还不懂,但是后来又看到他做了小偷,以及在做Felicia,也就是伯恩斯坦的妻子的时候我看明白了。原来自我特别张扬的人,是觉得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所以他反倒很容易接受,放弃自身的这个肉体,因为他很容易就觉得另外一个人也是他。 也就是说,张国荣先生在遇到一种高压状况时,他能很容易地就想通他死也没关系,因为其实某某人也是我,我跟他合在一起,我并没有死。这向靳东先生解释了他为什么很容易想到死吗?
    而最近布拉德皮特先生变成了内 外王,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我在兄弟连服役之后,上帝告诉我说,曾经有过一个来到连队里很短时间就死了的小队长,那个人就是徐志摩,他没有那么差,让我再跟他试一下。所以就去当了一个联合国维和部队里面的小队长,我和他一起。就像之前我和Winters一样的。副手也是一样的,任午就是那个长得像刘烨的政委,就是我去休假的时候,领着大家读报纸的那一个。他就是靳东先生,所以Benedict现在知道Christopher是谁了吗。工作和之前二战的拉锯战时期差不多,就是去一个危险地带挥锹。但是这个维和小队的兄弟团和姊妹团里面都有一个团宠,他俩是同一个人。他估计是看出来这个人是我了。
    因为他看着我的经历,终于开始让他相信目的的正确是生存的要领。他看到的是,刘石镇大尉虽然军衔不高,但是在军队里平步青云。首先我还是要陈述一下客观原因,因为刘石镇和任午是特种部队的军人。整个特种部队的总人数比较少,所以军衔是和普通的陆军不能直接比的。例如刘石镇他负责的人数只相当于一个连,那么他能挂的军衔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虽然都是大尉,特种部队的军人的级别高于普通陆军。而且其实任午的军衔低于后来金范的军衔,但是他还是高于金范的级别,因为金范是常规陆军。金范就是谢霆锋先生,也是和玄彬一起在北朝鲜服役的朴金范。第二,我估计你肯定不知道,就是刘石镇是司令的金龟婿,所以其他人特别容让他。
    但是整个过程是很重要的,他终于开始让布拉德皮特先生相信向上和向下是有区别的,手段也是有高下之分的。但是不同类的灵魂也是有高下之分的,思想是比手段高的。只是这个世界从思想手段条件环境甚至迷思,到资源材料信息参考甚至畸变都需要。那么高下之分反应在哪里呢?就是社会需要每一种灵魂的数量是不同的,世界需要1000种思想,但只需要500种手段,250种条件,因为不同的思想可以用同一种手段,你也可以说不同的手段适用于同一种思想,因为同一个思想可以使用多个手段,但是你不能说不同的手段可以用同一种思想,谁用谁是有方向的。而随着灵魂的种类向下,永生的候选人会越来越多。因为一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其中的大部分,人们最终都会认识到有不对的地方,是一种迷思,但是最终能形成思想的只占一小部分。而人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最终能在人脑中激起想法的也占一小部分。这只是几个明显的例子,但它说明了为什么越向下,永生的候选人愈多,当然作为一个想法,有可能有一步从思想堕落成迷思的风险。谁都有堕落的风险。也有从穷小子变成百万富翁的可能。世界整体也是比较公平的,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也是有比较大的流动性的。同时世界总需要的灵魂随着种类的下降而所需要的个数也梯度减少,因此手段想要永生面对的竞争比思想要激烈的多,条件比手段要激烈得多,以此类推。
    究竟什么是思想什么是手段呢?也是由众人决定的,例如内圣外王可不可以称为一种思想,或者说大家是否认可内圣外王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手段或者别的什么。另外就像我之前说的这个世界有一个人是内圣外王,但是他现在还并不是很亮。而布拉德皮特先生不明白什么叫圣。虽然他很亮,但这是在未来他会面对的一个问题。

  4. 《Room》究竟在讲什么。
    动画的最一开始,艾伦就从一个梦中惊醒。在这个梦中他看到了小孩子的玩具,残破的家,一个巨人的大嘴,巨人在吃人的剪影。一个人在做梦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重现自己的记忆。而艾伦 所看到的这些就是艾伦的记忆。艾伦的记忆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大家讲解。
    他记得的,是自己吃掉的第一个孩子,也是第一个人的记忆。艾伦一直有困难,无法包含住其他的灵魂。这就是所谓吃的意思。而对于非人类而言,这有一种具象化的表现,就是他能张开大嘴把人整个吞掉。这就是为什么在《妖精的尾巴》里面会在最一开始表现,纳兹要和猴子作战。因为当时的高晓松先生只能吞掉动物。人都吞不掉。而他在世界各地游走,看到了这样一个孩子,就是《Room》里面所表现的这个孩子,一个由于被父亲囚禁凌虐而由自己的姐姐生出的孩子。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这个剧里的女主人公是男主人公的女儿,从她很年轻起,就被父亲找一个机会囚禁起来了,他的父亲一面欺骗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女主人公的妈妈,一面不断性虐待自己的女儿。以至于后来女儿怀孕了,生下了《Room》里面的儿童主人公,这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没见过太阳,唯一在囚禁的密室里有一台小电视,其他的一切都由他的母亲提供给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当然母亲对他撒过不知道多少慌,骗过他不知道多少次,本质的原因就是他的母亲想要控制自己的儿子,因为这个孩子是他所拥有的一切。这个孩子从出生生命力就很弱小,能长到5岁已经很不容易,其实他的生命状态是随时都有可能死。但这对于高晓松先生而言就是闻到了猎物的味道,因为他也有想要吃人的愿望。所以他在这个家里等着这个孩子死。
    这个被囚禁的女儿虽然自己也不强,明显是比自己的父亲弱很多,但是也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挣脱牢笼。而自己的这个孩子是她唯一可以利用的条件。所以她在有一次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想办法让这个孩子病得很重以至于需要看医生,这样可以让他离开这个房间。他关键是需要让这个父亲看到这个孩子病得很重的样子,这样才有可能让她的父亲担心,如果家里有了尸体,很难处理,更容易被周围的人发现家里有密室,囚禁了人,这样他的父亲会允许孩子去看医生,那么这个孩子就可以逃离这个房间,之后找机会向外求助。她想出来的办法是用热水给孩子的身体直接加温。其实那个水并不很热大概70°。但就是这样也是这个孩子所无法承受的。但我怎么知道这个水温并不高的呢?因为《Room》这个电影里面的孩子是我演的,我重现了这段记忆,这首先帮助上帝们解决了一个他们一直看不懂的问题,就是一个无垢巨人怎么可以跟智慧巨人抗衡,因为这个孩子也是我。第二,演戏的功能之一就是用来分离灵魂,在我饰演了这个角色以后,留下的这个孩子被谁吃了?攀附属于他了。
    在这个孩子奄奄一息的时候高晓松先生找到了机会。其实在孩子死去之前,高晓松先生成功的吞噬掉了这个孩子的灵魂。这是他吃掉的第一个人。因此当男女主人公认为这个孩子死了的时候,其实他没有死,男主人公把孩子裹在一个席子里,准备去抛尸,高晓松先生觉得这个男人禽兽不如,当然要帮助这个女人逃脱恶魔的魔爪,所以他想办法找到了警察,让这些罪恶昭告于世。
    这就是整个电影的内容,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个小灵魂被吞掉之后,并不能被消化掉,而是存在在高晓松先生的体内,几十年间与高晓松先生的灵魂缠绕在了一起,成为了妈宝男,并且现在已经长得很大了,而且有了自己的概念,也就是攀附。但这整个事件中还有很多大家不明白的地方是不是?首先一个人到底怎么能被活生生的吞掉。实话实说这就是闹鬼了。但是“闹鬼了”也不是一种万能药,怎么能说每次我解释不清楚的时候就拿“闹鬼了”当挡箭牌呢?那么我为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观察到的一些关于种子的情况。首先就是吃掉种子这件事:这件事最早是戴笠先生想出来的,他就是陈丹青先生。上帝跟他们说,你们要好好把种子养大,他们携带着智慧。但是很多种子的成长都不令人满意,而上帝很早就告诉过靳东先生了,记忆就是智慧。靳东先生曾经问过上帝,细胞核里面是什么?上帝告诉他是记忆,但是Christ是河北口音,靳东先生可能听不清楚,所以这个东西被称为基因,他又问上帝,它有什么特性呢?上帝告诉他,它是可以传递的物质,所以这种东西被称为遗传物质。那么陈丹青、靳东、高小松、强尼戴普、张国荣、汤姆克鲁斯、陈意几位先生养种子不顺利,他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们也希望地球上拥有智慧。文明能向前发展。当然他们可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但在我讲解他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为大家讲解一下他们怎么来到地球的。陈丹青和靳东先生就是在之前说的通古拉事件之后,灵魂逃离了D星,辗转来到了地球。剩下的人都是由于各种原因,灵魂来到了地球,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真正有灵魂的人,有自己想法的人都是如此,只不过我不是,所以这反倒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理解的。其实是,地球上有了他们的灵魂之后相应的产生了肉体,他们成为了人。那么他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在种子给这个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害之前,让另一个孩子再长大一次,这样他们就可以再养大这个孩子一次,他们相信这样可以把他们养得更好。那么怎么能再养一次呢?要我说这种点子都非陈丹青先生想不出来,就是去孤儿院里面找孩子,把成年了但是不成才的孩子杀了,让从孤儿院里面选的孩子把他们吃了。那么吞噬灵魂是怎么回事呢?闹鬼是怎么闹的呢?那就是这种反人道的作法遭了报应,以至于吃掉了种子的孤儿很早就表现出了变异的状态,虽然陈丹青等等先生们各自法术高强,不管是能变脸,还是能穿墙,那都是因为他们本来并不是人。所以当这些变异在孤儿们身上表现的时候他们以为他们拥有了才能。而实际上,上帝希望他们所真正拥有的才能是智慧。那么所谓的变异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变成了鬼,当然这种鬼吃人的情况是很有限的,不是随便哪个鬼想吃谁就能吃谁。
    之后动画片中开始陈述背景。现在是845年。这是从第一个傀儡来到地球之后,所经历的时间。地球上之前也存在文明,但是当时由于宇宙中已经存在DEFCA,但是却没有B,上帝认为,应该先发展B型文明。并且我的体内含量第二高的元素就是B,所以上帝曾经想过我是B星上的I。所以上帝曾经来到地球建立了一个模范文明,也就是古巴比伦时期,上帝试图把这个信息通过《爱在西元前》的歌词传递给人类,这句话是“…善良永远/都已风化成你的誓言/一切又重演”这是上帝当时认为的对于B型文明重要的理念。主神B代表善良, 之后最重要的是I, 再之后是H,A,D,按照这样的顺序生成文明中的基本要素,它们分别代表永恒、结果、信任、反思。但是时过境迁,我们的星球成为了I星。我听到的来自上帝的建议是按照A,E,G,C的顺序生成新文明的基础理念,但它们都是什么,我也不知道。而这一段文明的起点是第一个傀儡来到地球。这个人是郑钧先生。他在公元1155年抵达地球。所谓傀儡就是以某一种材料制备的人形,之后向其灌注灵魂。这个灵魂就是鲁迅先生的灵魂,性格当然也与鲁迅先生一样就是B。而一个傀儡也是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灵魂的,拥有自己的性格。就像在哈利波特里面一样,Aberforth其实是邓布利多生的。虽然邓布利多是傀儡,但是Aberforth是人。这个傀儡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呢?
    《Titan》 这部电影的预告片中有一个片段在电影中是没有出现的,就是军队去一个档案室里搜捕Rick, 但是实际的电影中却是在旷野中搜捕Rick, 因为这个片段是另一个故事,这个电影还没有上映,所以也就暂时不为大家讲解,这一个片段之所以会出现在《Titan》的预告片里,是因为这两个故事有很大的相似性。那么《Titan》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呢?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为大家讲解。但是去档案室里搜捕的故事与傀儡的到来有关,搜捕的最终结果是本来即将接受特殊任务的士兵再也不被信任。改成了由长官来完成任务。而完成的这个任务就是将这个傀儡送到地球。这名长官就是汤姆克鲁斯。而这个任务的难度是需要在低氧甚至无氧的状态下长时间生存,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从D星到地球路途遥远,但是人的生存需要氧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尽可能多带氧气呢?需要多少就都带着。但就像战斗机携带燃油的两难困境一样,宇宙飞船带氧越多,负载越重,速度越慢,消耗越大,因此携带的氧气量也有最优值,此时就可以决定,人需要在无氧状态下存活多久才能顺利返航。而当这名宇宙飞船船长到达地球的时候,除了留下了这个傀儡,还留下了自己的一点灵魂,这件事应该在汤姆克鲁斯先生和布拉德皮特先生的记忆中都有证据。他们都表示,自己曾经是狼,在旷野上奔跑,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但是他们看到过UFO,并且看到有东西从上面降下来,还有东西从里面窜出来。之后在飞船成功返回D星后,D星上的汤姆克鲁斯先生成为了更好的人,他身后的狮子不见了。这一段往事让人们理解英雄不问出处的道理。因为曾经我们认为对于张国荣和汤姆克鲁斯,是雕塑生出了狮子,之后生出了人的灵魂。因此人们认为汤姆克鲁斯先生不会变好了,因为它本质上是雕塑。但是他却可以排除自己灵魂中虽然更根本但是更低级的东西,成为更好的人。
    这一段送傀儡的历史,也让人们认识到了远距离传递文明的困难,其实上帝一直在做的就是广播,就是向全宇宙播送无线电信号,但是这种方法效率很低。我们有的人可以听见上帝的声音,但是听到的内容都很有限,能听见的人也很少。而最新的方法,就是播种。它指的是使用已成相对成熟的星球上的神的生殖细胞,在液氮中储存,之后将液氮罐发送至其他星球。关于种子还有很多的道理,以后有机会我为大家讲解。这些种子到达地球之后有的成为了巨人。在这部动漫中他们被称为无垢巨人。也就是没有智慧的巨人。但是艾伦所看到的无垢巨人并不是实指,而是比喻,他是为了说明这个人的身份而使用的喻体。
    无垢巨人是怎么出现的呢?他们是被抛弃的种子,由于种子以生殖细胞的形式到达地球,之后他们会与地球上人类的生殖细胞结合,因此会产生女性莫名怀孕的状况。在更迂腐的年代,男人会怀疑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以至于弃婴的比例很大,真正被养育的比例很小,上帝们给全世界的人们说他们是种子,他们有智慧,把他们养大,除了陈丹青等等几位先生之外,没有人能听到。于是无垢巨人出现了。所以我在这里向大家解释,如果在每一个世纪的60年至下一个世纪的09年之间,你意外怀孕,请你不要轻易弃婴,最重要的是不要弃置在荒山野岭,请你找到福利机构,为他找到一个寄养家庭。我之前在《哈利波特》里面讲过,人们理解了先长脑子,后长个子是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养育种子,智慧的启迪是成功的关键。他们要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他们不是长生不老的灵丹,也不能自动成才。当然种子们都很强,有很多并没有很好的条件,但是仍然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不过高晓松先生可能自己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是或者他继承了的基因是哪个神的种子制备的呢?他是E星上的G神的种子。这个神就是《樱花庄的宠物女孩》里面表现的那个叫椎名真白的孩子。当然是他小时候。之后对于上帝而言是一直在观察究竟为什么“攀附”可以越长越大?因为对于上帝们而言,也知道一个道理,就是这个世界的思想本身也是可以分高下的。这在《进击的巨人》中被用智慧巨人与无垢巨人来区别。孟子曾经表达了一种性善论的思想,他说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实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我们发现有一些概念比另一些更有生命力,他们的根源就是以上说的四端。发乎四端的概念由智慧巨人来代表,其他概念由无垢巨人来代表,而奇行种介于两者之间。现在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判断,哪些概念是由四端而生,就是看谁是陈意、张国荣、靳东和陈好生的。而这个椎名真白就是高小松,他只不过到了E星,做了G神,但他也是陈意先生生的。可是攀附什么都不是。为什么它能够反噬掉“暴力”呢?
    首先我们看到靳东先生在不断的向攀附输血,他在用自己的灵魂喂养攀附的灵魂。他的目的并不是高晓松先生,他的目的是高小松先生的体内曾经有的强尼戴普,现在通过互相吃高小松先生已经和种子的灵魂合在了一起,但是我要告诉靳东先生一件事情,那就是强尼戴普现在不在高小松先生体内了。强尼戴普是Christ的灵魂的一部分,也是不能与高小松先生融合的一部分,靳东先生也能看到,也怕他有朝一日生出来,控制世界的将不再是自己,死去的会是自己。第二,无垢巨人与智慧巨人是可以变化的,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有四端认为攀附是自己的一部分,那么攀附也可以变成四端,而在我小的时候,就是靠着这种想法活了下来。我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之间不断周旋,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也将攀附养大了。我借助任何我可以借助的人,为自己多争得一点点权益。因为在当时攀附攀上了四端。并且是由四端融合而生的人。所以他的生命力在我18岁获得独立之前不断地加强。虽然看起来杀我的也不止一个人,为什么只让高晓松先生一个人付出代价呢?那么我要告诉大家,攀附在比尔盖茨先生,也就是马未都先生身上也有,靳东先生身上也有,陈丹青先生身上也有。高晓松先生曾经在房间里耐心的等待,等待这个孩子弱到可以被自己吃掉的程度,我也耐心的等待,等到有一天自己可以有正当的理由合法的杀了奶奶,不过其实当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奶奶的大部分都已经是攀附了,也是报应。现在攀附就是在等待比尔盖茨先生变得更弱一点。第三,也就是在攀附看来,为什么上帝向大家传递的信息是他被一个无垢巨人吃掉了呢?如果高晓松是陈意所生,不应该是一个智慧巨人吗?因为在我出生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关于参考的争论,导致我的幻堕落成了一个无垢巨人。当时我觉得所有的黑影都是同一个人,Christ觉得每一个黑影都不同,这是在说,究竟我们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参考,还是每个人有一个自己的参考。这确实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所以这个世界的幻本来也很强,虽然我们认为他的级别并不高。因为很多都是参考,而有两个人替一个参考背书。而由于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既不谦虚、也不温柔,关键还说不明白。因此陈意先生说只有你的幻是你的,别人的都是一起的。当然我仍然坚持我的看法,因为我从来没想过我要先考虑自己的身份才考虑怎么讲某些话(不过很快我就会了),那就是这个幻不是我的,幻都是一起的。因此,高小松先生比其他的智慧巨人要弱。它处在了一种,陈意先生和我都不想要的状态。而我现在还是要说一句,高小松先生不是我的一部分。
    之后有一个人向世人宣传墙的重要性,那指的是有人在捍卫军统的体系。后来艾伦见到了汉尼斯叔叔,这个人是艾伦的养父。虽然他表示自己不愿意与巨人,真正的体型庞大但是没有智慧的人接触,但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是戴笠先生的意思,汉尼斯也是一个军统的特工。当然相信这个世界军统是最重要的,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并且也确实并不完全正确,所以艾伦当时很生气。但是戴笠这个人并不想让任何其他人知道更多的秘密,所以每一个人都只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以及别人要做什么。但是也不可能完全不知道。而且确实有人在想办法杀死没有智慧的巨人,也是戴笠安排的。其实在戴笠看来,确实是养育孩子是最难且最重要的工作,所以他选了自己认为最好的人。而戴笠选择掩盖秘密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跟每一个人讲他们自己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其实他讲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懂,他其实是说,你干的是你最适合干的。当然每个人都觉得没有什么是自己不适合干的。怎么可能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这一切对于戴笠都不重要,没有人搞得懂他在干什么最重要。
    种子在地球上每一个世纪的60年到下一个世纪的09年之间会到达地球,他们会分批抵达,只有9批,每一批种子是同一种性格,例如A型种子,是由各个星球上的A神的生殖细胞制备而成。而相邻的两批种子之间会相隔几年。至于怎么能知道种子到了呢?戴笠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那就是他能看到。戴笠让自己的特工去养育孩子,也就是种子,在1860年到1909年之间,有种子先后到达, 他们会在地球上被养育长大,有人成才,有人不能。但是他们的生命力强于他人。因为他们的基因优于别人。而艾伦作为一个孩子有机会进入军统这样的机构有两种原因,第一他是一颗种子;第二,同一种性格的种子无人成才,他们已经成年却从社会中掠夺得多贡献得少,因此戴笠靠自己手下的间谍杀掉了这样的人,选择其中最强的人,让从孤儿院中挑选的孩子吃掉他的肉、骨髓,以获得他的基因。他是一个吃掉了别人的孤儿。戴笠曾经见到了三个这样的孩子,他们分别是汤姆克鲁斯、高晓松和休杰克曼。他们同时来见戴笠,当时分别是6岁、5岁、7岁。他们三个人可能对于钟声都还有印象。因为他们来见戴笠的当时恰好城里的钟敲响了。
    之后艾伦看到了调查兵团伤亡惨重,但是这一次其实他们准备的很充分,并且当时的任务是在森林中开辟据点,以此为目的却连一个巨人都搞不定,那是因为那一天他们很倒霉,遇到了一个智慧巨人,那个人就是戴笠。他们三人之中应该也有人有印象看到了自己养父母的断肢,这样他就会在一个单亲或者重组的家庭长大。这其实是为什么戴笠认为杀巨人并不太重要,并且他很不希望让养育孩子的特工去杀巨人。而戴笠自己作为一个特工也需要一个身份,他的身份就是一名医生,他以为达官贵人登门问诊为掩护,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这一段变成巨人的经历,就是第一版的《绿巨人》我下个礼拜为大家讲解。

  5. 《60分钟》究竟在讲什么
    在我10岁的时候曾经离开过地球打过一个扩展包,学习什么叫灵魂,之后又回到了地球上的同一个时间点。为了认识灵魂是什么,曾经首先学习过生活是什么。学习的方法是进入别人的体内。这个别人就是钢之炼金术里面的哥哥。另外还有一副盔甲。由于我曾经当过EVA,所以觉得开EVA也不太难。盔甲其实很好控制,但是盔甲特别轻,做了什么事也都没有太大的效果。但是哥哥很难控制,甚至根本没有控制可言,首先在哥哥体内视觉约等于0,因为会看见一个很古怪的视野,由于太怪了我都不知道我看到了什么。例如在空旷的街道上,我看到的就是一片空白,看不出来是街道,因为两边也没有建筑,地上也看不出来是路。再例如,这时远处过来一个人,我也看不出来它是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他来干什么来的,另外哥哥也不给人家让路,大家各走半边嘛。然后战斗就开始了。我都是事后才知道这就是战斗,我说这是怎么视野一下子就黑了,或者东西都看不见了,哥哥说这是炼金术,我说你这就属于妄想了。你要合成什么你先跟我说一声,我好帮你。后来哥哥就何弃疗了。触觉很轻微,都是外面平地起惊雷了,我这才有一点震感。听觉也很差,偶尔能听见一两句,但是前言不搭后语的。其次哥哥有自己的灵魂,他控制着自己的肉体。那么钢之炼金术这样一个世界是怎么产生的呢?那是因为那个星球的主神认为人的思想不应该受任何拘束,应该彻底自由,但是物质需要受控制。因此那个星球的化学主要靠意念。就像干将莫邪炼剑,物质水平还没有达到,只好用血肉之躯来弥补。而这个星球也形成了A型文明。
    那么我在哥哥体内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上帝告诉我这就是生活,并问我知不知道生活是什么了? 我说我知道了,其实就是随波逐流的意思,上帝问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说因为我在哥哥体内首先需要配合哥哥,如果不配合,哥哥有可能伤得很重那么我也就会受伤。但是配合哥哥特别难,我其实是靠着体会细微的趋势变化,来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且其实做的时候也不确定就是应该这么做,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还是那样做是不是有不同,还是其实也都一样。其实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凭感觉做做的。我甚至从始至终都弄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于我而言就只有我会不会受伤。上帝说那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我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上帝说是这个道理,但还有一个道理和这个道理一样,但是并不刻意区分善恶,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我说不出来。上帝说那就去测试一下看学会了没有。
    这个测试就是《60分钟》。测试的要求是要在45分钟之内走完一段我很常都会走,但是平均只需要17分钟的路程。当然在测试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不知道这是测试的要求的。我会被置于一个情境之中,这个情境将促使我完成这个目标。我所处的情境是和60分钟里的Octa 一样。Octa的老婆和他闹离婚,让他去给孩子过生日,他其实本来也要给孩子过生日,并且为此做出了准备,订好了一个定制的蛋糕。而且因为孩子很喜欢猫,所以本来还想见到小孩之后,带她去领养一只猫。但是当天他的日程安排的挺紧凑的,他自己挺喜欢的,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合适,他是一个散打运动员,打赢比赛就可以获得赌注的一部分,那一天的对手很弱,他本来想打完比赛就去给孩子过生日,正好就是晚餐时间回家吃晚餐顺便给孩子过生日,晚餐过后再带她去领养一只猫。但是比赛开赛前,对方就开始拖延时间,一直推迟比赛的时间,Octa也觉得没关系,因为他既不喜欢打架,也不喜欢赌博。之后他老婆给他发短信,说孩子眼巴巴地盼着他,让他赶紧来。他说不是说好是晚餐吗?而且他要在路上绕道去取一个定好的蛋糕,所以本来也没有这么快。不过其实他是顺路取一个蛋糕。他老婆给他说限你60分钟之内到,不然咱俩就离婚,其实Octa觉得离婚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他觉得他老婆是没事找抽型、也是no zuo no die型,不过她的好处是zuo 完之后她die得很甘愿,愿赌服输型,就觉得也可以在一起过。但他还是挺想给孩子过生日的,其实倒不是因为他有多爱那个孩子,因为那个孩子是谁他都没认出来,但是他就是喜欢自己的预计很准确的感觉,自己的计划能实现的感觉。所以他给了对手15分钟的缓冲时间,15分钟之后他说自己不打了,交的按柜金他全不要了,对手不战胜,可以直接拿走自己的按柜金。这个时候对手说他们已经到场了,其实这个时候Octa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测试。因为他知道这种德性的对手是谁,他这一辈子只见过一个人一定要在这种情况下说自己已经到场了,其实还差5分钟能到,他会抓紧时间2分钟之内飞到。就跟有的餐馆里面的师傅一样,你只要一催菜,菜就肯定已经下锅了,之后师傅会抓紧时间给你端上来,这种情况当然就炒不熟,所以Octa从来不催菜。他宁肯坐在桌上看小说。菜上来之后还要把当前的章节看看完,顺便也练习一下延迟享受。当然他之所以去各种大家开的餐馆也都能比较快就吃上饭,那是因为他要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蛊,后厨的师傅们也有感觉, 店里的食客们也有感觉,所以他一般等的时间也不太长。
    所以他从这一个时刻起就已经在堤防Paul了,因为他知道对手和Paul是同一个人。Octa出了门就打车,打上车就堵在路上了。其实这个时候他还有时间,他可以选择等待因为打车平常这段路只需要7分钟,但是堵车当然会延长时间,但他现在还有40分钟,就算堵车也很有可能能到,但他知道在堵车的情况下就是地铁比出租车快。所以他就下来了去搭地铁。有的时候天上也会掉馅饼,他搭上了警车顺风车,但他知道要做个守法的好公民,所以当警车改道的时候,他也没说什么就是问一下这是去哪里,想办法尽快下来,只要你永远做正确的事上帝也会帮助你的。所以警车就被撞了,而且这句话是实指,其实这真的是上帝促成的,他所做的就是告诉了Paul他们,Octa 在哪辆警车上,车现在开到哪里了。其实很多时候上帝控制其他星球上发生的事都是这样做的。因为上帝认识Paul十万年了,所以他很了解Paul的性格,所以他知道对他说什么他就会怎么做。那两个警察是谁Octa 也没看出来,上帝说是认识但是其实也并不重要。如果你理解什么是节就理解什么是调节,Christ就是调节。
    到了蛋糕店Octa知道这时候你催蛋糕师也没有什么用,也没有什么道理,那么就趁现在喝口水。因为这段时间他一定要等。这个时候反面角色赶到了,目标也很明确,把蛋糕砸碎了就走了。Octa到现在都为这件事情感觉到后悔,他认识到自己错了,就是当时上帝让他再看一看店里的蛋糕,他因为恼羞成怒,反驳说他这个蛋糕是定制的,上帝说其实你的那个图案也很简单,就是一个猫,也没别的,店里面还有一个带猫的蛋糕。结果Octa看了一圈就没看到那个蛋糕,上帝告诉他是那个Hello Kitty的,结果Octa 很生气说Hello Kitty 和猫怎么是一样的呢,而且他专门画了一个和要领养的猫很相似的图案。之后他就走了,他决定直接带着真猫去见孩子,因为妈妈也说家里有蛋糕。不过在妈妈看来那主要是因为她得跟Octa吵架,就算是发短信也不能输。家里其实只有一个白蛋糕。后来上帝说你的蛋糕上画了一只和真猫很像的虎斑猫,之后再领养一只虎斑猫,和你先买一个Hello Kitty的蛋糕,之后再带他去领养一只真猫,这两个计划哪一个更好,Octa后来觉得真的是第二种设计更好,因为这样可以有两拨小高潮。
    结果搭地铁到了动物保护中心,动物保护中心关门了,Octa问说你们这儿不是开到晚上9:30吗?结果工作人员告诉他我们这里下午关门,到了晚上7:30以后才开,Octa都乐了,因为他们几个反面角色中只有一个人不会撒谎。反面角色其实就只有四个人有一个撒谎像呼吸一样;有一个想怎么撒谎就怎么撒谎,没有圆不了的场;还有一个其实是会挑衅,但那也是撒谎的一种。因为刚才蛋糕砸碎了他还没还手呢,所以决定既然对方把脸凑上来了就揍一下。然后他就进去找猫了。办完手续领了猫出来了以后,时间还是挺紧的,但是Octa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是这样的,就算规定是45分钟之内到,但是能在第50分钟赶到比1个小时50分钟之后到更好。所以他永远不会破罐子破摔,他会尽量做好。
    之后他遇见了一个视死如归的反面角色。所以他决定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且那个人也是能被说服的,不像另外两个会撒谎的人,固执己见。并且这个人变得特别快,还能放大你所讲的。他放大的方法是他看到的就是他所想的,他是一个自我巩固的人。所以只要你能改变他的想法,他可以在某些点上认同你。最重要的是Octa怀里还抱着猫。那个人跟Octa说,他做的不对,既然今天孩子过生日,你就不应该安排比赛。Octa跟他说你这样讲就是说一个人一天顶多干一件事。想干两件事那就得做好心理准备有一件事要干不成。那个人说你干大事的时候就别安排别的事了。Octa说我不就是这样的吗?我打算干一件比较大的事,还有一件比较小的事,后来就是小事不干了,只干大事。就是你,为了一件小破事一直追着我,之前跟我说按柜金虽然不多,但是赌资很多。我跟你分析的你会输,你本来也拿不到赌资,没道理吗?你看这一路上我都KO你几次了,这就说明这场比赛要真打肯定能在半个小时之内打完。本来我安排的就没问题。而且散打比赛是规定迟到超过30分钟就自动判输,我只要不同意你延迟比赛,我早都可以直接拿你的按柜金了,我这边主要是有一张贺卡怎么也写不好,我要是比赛早结束,妈妈早就催我了。后来Octa就骑着scooter回家了。结果到了家门口心脏麻痹了几秒钟,Octa发誓真的不是自己故意的。那都是上帝在帮他,反正正好今天他不能吃蛋糕了,因为胆固醇含量高,刚到家妈妈就拿着个文件夹找他,他也不想处理。猫还挺乖,还知道往家的方向走。这个道理就叫做动需相应。不过蛋糕的钱都已经付过了,蛋糕在店员脸前面眼睁睁看着被别人弄烂了,后来人家蛋糕店就给他补了一个,他就又回家吃了一回晚餐。这样还增进了一下孩子和猫的感情。
    其实同一时间还有另一个人跟他做一样的测试,但是他花了1个小时45分钟才到。因为路程很短嘛,所以他就算兜大圈,绕远路也没花多少时间。其实在我10岁的时候,是他自己说他要和我做一样的测试,他不学习只测试,我测什么他测什么。结果测着测着他觉得上帝就是针对他,他觉得解决的方案就是你不能把这些当回事儿。结果他去maze 里面测得时候就一直死。因为那是测你理解不理解什么是命运的,那其实是人要运自己的命的意思。

  6. 只因一句話而生氣,是永遠讓對話不可能的。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接受不同的教育,正如主觀情緒完全不可能被複製一樣,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有著相同的詮釋方法。除非兩方,其中一方是全能到完全知道對方會如何理解自己的話。當主觀情緒不能被表達,只剩下客觀表達,那時候我們還是人嗎?大家不可以溫柔一點對待他者嗎?雖說人無完人,但我們不能跳脫出世俗的紛爭嗎?人有智慧不是來互相毀壞,而是生存的。什麼時候才能有人冷靜地看待每套政治體制的優劣,再加以討論,而不是空泛地攻擊別人。為了國家好有很多種方法,而不只是一味地去不理解別人且攻擊他們。這才是令人絕望的地方,不是做錯的人,而是沒有人肯用自己的觀點來思考一切,不加思索地去相信別人說的一切。

  7. 補充樓上的觀點。端傳媒在『評論須知』裡一開始就說:
    『你並不會發表不恰當的言論,具體準則包括:(1)羞辱、詆毀、攻擊其他用戶的言論或其他人身攻擊;(2)惡意粗言穢語;(3)惡意干擾評論秩序;(4)侵犯他人版權、商標,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的發言;(5)鼓吹 / 暗示 / 教唆 / 散播 / 引誘他人作自殺及謀殺或傷害他人身體的言論;(6)種族 / 宗教 / 性別仇恨性言論;
    (7)涉嫌侵害他人隱私及誹謗性言論;
    (8)商業廣告或任何具促銷性質的材料;
    (9)含義及字詞大量、不斷重複的發言;
    (10)低俗、惡劣或其他有違公德的發言。』
    這是進行評論時,每個人都應遵守的規則。我不認為讚美、肯定共產黨的言論需要封殺,而是要警惕一些干擾評論秩序的言論。(無論左右皆是如此)面對謾罵,不要以謾罵還擊而是要重申討論秩序。

  8. 端傳媒是在留言區定下準則的。可是不止今天某水軍,端好像從來沒對這類挑事人處理過。當然,如果是真的願意訂閱端的人,不會把它的觀點當回事。但它們還是達到了把輿論轉向的目的,因為大部分讀者都轉去反駁它們本來就不值一駁的說詞。
    我不覺得一遇到親共言論就該禁掉,如果真心來探討問題的,也能幫助我更好省視自己的想法。可是目前看下來大多數只是為了賺那五角錢,能吐出什麼象牙來? 我訂閱端不是為了看獄友在這裡賺積分的。

  9. 正如馬可鳳梨讀者所言,有人覺得不符合口味卻訂閲送錢,最賤莫過於如此。

  10. 我不明白,为何说阴影就是先有立场。这样的回答似乎没有办法让讨论深入下去。立场和观点的区别是什么?立场不同的人有没有交流的可能?我相信是有的。这就是面对质疑,不断以客观准确的证据作出回应。之前有一位Eric Chan的读者,他的回复我觉得很有理有据。

  11. 每个媒体都有他要服务的受众。绝对,甚至趋于,理中客的媒体往往会左右不讨好。作为一种商业服务,符合口味就订阅,不符合也是商业的受众选择使然,到期后不续订就好。

  12. 啊没看清楚,那位读者是不满中国这个用语。应政治正确写作中国大陆。其实他说的话也应回复自己。在自己的立场如此鲜明的情况下,还指望自己能读进任何“思辨”,“让对话成为可能”吗?他粗俗的留言恰恰证明了很难。立场先行的人却责怪别人立场不对。

  13. 那位读者不满意阴影,是否应写作“在剧烈的强光之下😅”。

  14. 我个人还是更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看他人的发言前少一些预设和主观情绪,这样大家都会平静快乐很多......在巨大的分裂下我个人的情绪无疑是出离痛苦的,每天无数的迷茫与不安如同潮水一般裹挟而来。作为中国人,我无法完全蜕出从小到大义务教育与家国主义的壳,这一点曾让我在面对各种争议时一度陷入难以想象的失落与恐慌之中。我曾讨厌过我所处的一切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我曾讨厌没有真相的结果,但我还有在努力与我自己和解,希望和大家一起加油。

  15. @独运轮都是gzzhong
    巨大的陰影不是暗示「中國」龐大雄偉的意思嘛?難道你認為中國是微不足道的小物?

  16. 战狼__深红_亲共分子表示:

    當「中國」成為一個巨大的陰影
    …………………………………………………
    你们的立场如此鲜明了,还大言不惭“就真正的問題展開真正的思辨,讓對話成為可能”,哈哈哈哈,继续养蛊孵化智障吧

  17. 端,加油。激烈动荡的大时代,你们不要噤若寒蝉、畏首畏尾。几乎每个昼夜,都有值得讨论和分享的议题,好好书写,好好面对。

  18. 想要問小編們,最近一年轉載平台的授權文章數量增加很多,是否是編輯部人力再度出現問題?希望只是我多想了,望一切安好。